摘要: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近日由科学出版社权威发布,福建省高校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厦门大学以全国第20位的成绩继续领跑,稳居"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其化学、海洋科学等学科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近日由科学出版社权威发布,福建省高校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厦门大学以全国第20位的成绩继续领跑,稳居"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其化学、海洋科学等学科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州大学首次实现并列突破,分列全国71和72位,均获评四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形成省内高等教育"双核驱动"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福建农林大学以农业科学为特色跃居全国第95位,华侨大学依托侨校优势位列第113位,共同构筑起福建高校的第二梯队。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以全国第72位的成绩稳居省内第三。这所以"工程师摇篮"著称的学府,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持续突破,其ESI全球前1%学科数量增至7个。
近年来,福大深化产教融合,与宁德时代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校园内占地2000亩的旗山校区,已成为东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5亿元,孵化出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师范学院以全国第323位、省内第12的排名实现历史性跨越。学校深耕海洋学科建设,建成福建省首个海洋与食品产业学院,鲍鱼遗传育种、海藻活性物质提取等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南音非遗传承基地,该校创新"传统文化+数字技术"教学模式,建成全国高校首个世遗主题图书馆。更与中化泉州石化共建产业研究院,年均为石化产业输送500名专业人才,服务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成效显著。
扎根闽西革命老区的龙岩学院,以全国第441位、省内第18的排名展现地方院校的崛起之路。学校聚焦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构建起稀土材料、机械装备、红色旅游等特色专业群,其永定红柿深加工技术助力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
投资3.6亿元建设的现代产业学院,已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红旗不倒"理论宣讲团深入238个革命基点村,用客家方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在特色院校方面,福建医科大学(187位)的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3‰,集美大学(245位)的水产学科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50强。新兴应用型高校表现亮眼,厦门理工学院(379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36项;福建警察学院(475位)则保持着98.7%的公安联考通过率。
这份承载着八闽大地教育梦想的排行榜,既展现了厦门大学等老牌强校的持续领跑,更见证了泉州师院、龙岩学院等地方院校的强势崛起。在"双一流"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福建高校正以学科特色化、服务精准化的发展路径,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随着"新工科""新医科"建设的深入推进,福建高等教育必将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来源:城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