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重生》从“窑调俗曲”到“非遗金曲”再到奇幻网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4 07:57 2

摘要:几年前火遍全网的《探清水河》,讲述了海淀火器营松老三之女大莲和青年佟小六相爱却无法在一起,最终跳河殉情的爱情悲剧。

“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

几年前火遍全网的《探清水河》,讲述了海淀火器营松老三之女大莲和青年佟小六相爱却无法在一起,最终跳河殉情的爱情悲剧。

最初的《探清水河》歌词过于直白露骨,在民间流传时被打上了“窑调俗曲”的标签。

1960年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伪装成土匪就哼唱了《探清水河》。

后来,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在演出中演唱了“和谐”版的《探清水河》,删除了“四更天”的敏感段落,将这首“窑调变成了更适合传唱的民俗小调。

之后郭德纲的徒弟张云雷又以吉他弹唱的形式让这首小调变成了民谣,进一步引爆了全网的热度。

如今,随着网络大电影《探清水河:重生》的播出,这首本身就经历了“重生”的小调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探清水河:重生 》从民间流传的凄美爱情故事出发,使用脑洞大开的奇幻剧情,融入了短剧、网文十分常见的循环、无限流和重生等奇幻概念,希望在网大市场杀出了一条“混搭美学”的新路。

总是用“赶明儿”推脱、逃避责任的“废柴”佟小六,在爱人大莲即将出嫁高副帅的这一天,终于鼓足勇气去抢亲。

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说每次。因为影片有一个奇幻设定,佟小六的双鱼玉佩可以让两个八字相合的人联通命运。“一人殒命则另一人逆转而生,两人同陨则共死共生。”

每次大莲跳河自尽后,佟小六都会回到这一天醒来的那一刻。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试错以后,他终于排除千难万险,来到了大莲面前。

佟小六质问大莲为什么不跟自己一起走,逃离这个困住一切的地方。

大莲却说:“你怎么知道我没试过。”

原来,这是一个双向循环重生的故事。

早在被迫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大莲就想跟小六私奔。

可每一次都是小六被松老三派出去的杀手杀死。一次次循环,大莲被逼无奈,只能说出了两人八字不合,就此一刀两断的绝情话。这才保住了小六的性命。

虽然小六经过一次次尝试终于见到了大莲,但大莲的父亲绝不可能放弃女儿嫁入豪门的机会。

惨无人道的他一枪打死了这对苦命鸳鸯,却也恰好转动了新的命运齿轮。

借助双鱼玉佩的力量,小六和大莲同时重生,也都保留了之前的记忆。

他们心有灵犀,为私奔做好充足准备,最后通过双双跳河“假死”逃出生天。

除了融入了自带流量的奇幻属性,影片的一大特色是将传统曲艺元素化作叙事密码。

佟小六的《报菜名 》贯口成了破解杀手围堵的声波武器,师叔们戴着京剧脸谱截击军阀的场面,活脱脱把相声舞台搬成了动作片现场。

这种将传统曲艺和现代叙事逻辑相结合的改编思路,与德云社新生代演员在综艺与影视领域的破圈尝试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这部电影传承与创新的思路是对的,但仍难逃网大通病。

民国街景的塑料质感、报纸传播比5G还快的时空bug、以及“粪勺大战”等低俗恶俗桥段,还是无法让这部电影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基本只能算是接近合格的普通网大水平。

正如佟小六的师父在让这对生死相依的爱人可以远离喧嚣,自由生活之后,把一个悲剧故事改编成了《探清水河》这个传世小调。

“窑调俗曲”可以净化成“非遗金曲”,民间爱情故事也可以打上浪漫奇幻的元素,终究还是本着传统曲艺“劝人向善”的初衷,让更多符合时代价值和凝聚社会焦点的内容与时俱进,日益完善,也许这才是这种跨界改编与传承的意义所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

来源:小才智讲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