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斥资337亿,耗时14年打造的瓜达尔港,成了俄方的突破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06:06 2

摘要:中东原油经此陆路输往新疆,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节省一半多的路程。要知道,中国60%的能源来自中东,80%的石油进口需经过美国影响力深厚的马六甲海峡,这一通道极易被封锁,构成重大能源风险。

中国耗资337亿元、历时14年打造的瓜达尔港,竟成了俄罗斯突破西方围堵的跳板,可事实上,它原本是中国破解“马六甲困局”的王牌。

那么,这本该上演在中国的地缘博弈剧本,为何会被俄罗斯借用?

中国投入建设瓜达尔港的核心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经济、政治、地缘等诸多因素,也正是因此,瓜尔达港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

在能源安全上,这座港口距离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处于这个位置就相当于在中国能源动脉上装了个“超强心脏泵”。

中东原油经此陆路输往新疆,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节省一半多的路程。要知道,中国60%的能源来自中东,80%的石油进口需经过美国影响力深厚的马六甲海峡,这一通道极易被封锁,构成重大能源风险。

2024年底,瓜达尔港已建成三个五万吨级泊位,配套的东湾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和海水淡化厂全面投用,俨然是座极具潜力的能源中心。

在地缘安全上,美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军事优势对中国形成包围态势,而瓜达尔港的建成使中国在印度洋获得重要立足点。该港口可监控波斯湾美军第五舰队动向及印度海军活动,甚至可能发展为海军补给点,增强中国的军事存在。

在经济问题上,瓜尔达港可谓是利好中巴双方

如果把中巴经济走廊比作一条巨龙,瓜达尔港无疑是它的龙头,网友称其为“中巴深圳”。港口后方2281英亩的自由贸易区里,中国的免税政策吸引着全球资本,油气管道直通喀什。

不过,当中国忙着铺设经济网络时,另一双眼睛正盯着这片热土——俄罗斯。

早在2013年,“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就报道过:瓜达尔港位于对国际政治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实际扼守从波斯湾到阿拉伯海的咽喉。谁能控制这个港口,谁就将有能力控制从世界主要能源产区向其他地区运输油气资源的要道。

可见,俄罗斯也对这里十分垂涎,尤其是在2024年,俄罗斯通过瓜达尔港向巴基斯坦出口了45万吨小麦后,他们想直接让这里当成跳出西方围堵的跳板。

2025年4月,俄太平洋舰队三艘护卫舰停靠泰国时,军事专家博尔特尼科夫在《消息报》上发表标题“俄罗斯海军重返印度洋!”的文章。

里面明确说出了这支舰队的目的:控制波斯湾能源通道、对冲北约东扩,重建苏联时期的第8“印度”分舰队,把印度洋变成“新后院”。

而瓜达尔港恰好卡在“黄金十字路口”——向东辐射马六甲,向西扼守亚丁湾。

2025年初,俄油轮首次通过该港转运乌拉尔原油,避开西方制裁直供东南亚买家。

更绝的是,俄军专家提议:“利用中巴经济走廊的公路网,我们的防空系统48小时就能部署到伊朗边境。”这种“蹭基建”策略无疑是在利好俄罗斯的突围之策。

中俄在瓜达尔港的默契很早就表现了出来。据悉,2016年冬天,瓜尔达港投入运营,由于俄罗斯展现出加入中巴经济走廊的意愿,巴基斯坦决定批准俄罗斯这一请求,允许它使用瓜达尔港出口商品。

经过谈判,俄罗斯承诺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且双方在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

此外,中国一直强调中巴经济走廊的开放性,欢迎第三方参与合作。毕竟中国也需要俄罗斯分散西方火力——“一带一路”被开发以来,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频繁活跃,而他们的破坏行动和西方不无关系。

2025年5月,两国签署协议,俄方参与港口液化天然气终端建设,中国则获得北极航线的优先通行权。这种“你用我的港口,我走你的冰道”的交换,可称之为绝佳拍档。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看来,中俄合作是在“双面夹击”,于是他们加速与美日搞联合。

针对此事,中国外交部则一直强调“我们俩是纯商业合作”,俄驻巴大使同样附和。有人认为,中国投资瓜尔达港资金不菲,轻易让俄罗斯占了便宜属实亏损,实际上,如果俄罗斯能够借助该港口和中方加强合作,那不仅会有利于中俄两国的经济增进,还将在地缘安全上面多加一层保护罩。

参考资料:

瓜达尔港加速向世界一流港口迈进_手机新浪网

外媒:巴基斯坦同意俄使用瓜达尔港 俄罗斯欲加入中巴经济走廊

俄罗斯否认欲加入中巴经济走廊 称巴方报道与事实不符

中俄签署联合声明:持续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能源新闻网

来源:地缘历史档案馆的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