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肥宅,二次元管人痴,需要靠朋友资助200美元出国打比赛,没有职业队伍赞助;他是社畜,中年程序员,靠摸鱼时间练技术、靠请假时间打比赛,还没下决心辞职打职业。
我打村肉?真的假的?
他是肥宅,二次元管人痴,需要靠朋友资助200美元出国打比赛,没有职业队伍赞助;他是社畜,中年程序员,靠摸鱼时间练技术、靠请假时间打比赛,还没下决心辞职打职业。
但就是这两位不够"职业"的玩家,最终站在了2024年《街头霸王6》卡普空杯的总决赛舞台。分别代表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争夺10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
肥宅社畜如我,我上我也行??
于是,抱着"赢一灯不亏,进一轮血赚"的心态,我在今年4月底报名了英雄亚冠ACL的《街头霸王6》项目,与来自日本、韩国、北美和国内的各路职业豪强,组成772人的选手池。
直到我看了一下分组抽签。
第二轮,我打世界亚军……
比赛当天,哥们迷路了……
没听司机再三叮嘱要下车下对位置的衷告,头顶着比赛要迟到的倒计时乱窜,一会被保安告知"此门无法从这侧打开",一会又被共享单车的陷阱吸引,扫码显示"此车损坏",已经废弃。
国家会展中心愣是被我玩成了《黑暗之魂》里的塞恩古城。
绝望。
所以,你们记得《辐射4》里第一次从避难所来到地面的豁然开朗吗?或是《塞尔达旷野之息》里走出山洞,海拉鲁的壮丽景色伴随主旋律展开的瞬间?终于"爬"到场馆的我,看到了满眼的Coser,正是那样的体验。
因为现场机器的"扫脸支付"功能,外国人无法使用。
比如有格斗之神称号的"梅原大吾",在贩卖机面前就像个无助的小老头。这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上去投喂。就有选手直播时被帮助,直播间刷满"乞食""讨饭"的弹幕。
疫情后中国的变化,看来有些让外国人不太适应。
ROUND2
本届ACL公开赛总共772人参加,突围赛阶段被分成32个小组,每个小组24到25人。赛制采取双败赛制,也就是说在胜者组如果输了的话,掉到败者组还有一条命的机会。
比较爽的事情,是原本188元的报名费给退了,相当于这次选手是免费参赛加游玩现场。
我被分到的组是D5,其中的种子选手是中国的"村肉"与新加坡的"Yagami"。只是不知到底算不幸还是幸运,当我在签到处拿到选手证时,得知第一轮的对手DQ没来(弃权),因此直接晋级到第二轮。
因此,要准备与种子选手的对局。
熟悉DOTA2赛事的玩家应该知道,运营商V社特别鼓励网吧队打比赛,哪怕是几千万美刀的官方赛事,官方也会开放一个"素人报名入口",给一个队伍名额去总决赛。类似的,卡普空也有类似的动作,像每年含金量最高的官方赛事CPT(你可以理解成格斗的S赛或Ti),都会在赛季末再开放一个叫LCQ的入口,每个人都可以报名。
所以我?第二轮要挑战CN"街霸"的最好成绩??
我怔了一阵才摇摇头——原来职业选手也很小心怕翻车,也得先确认对手实力之后,才敢不戴耳机不听声音对局。
对局结果没有任何悬念,CN四天王级别的实力强如怪物,普通玩家拼尽全力无法战胜。哥们四局对战被拿下两个无伤击杀,接着就是干净利落地0比4,兄弟我应声倒地。
能上那个拳台就好了,我这样想着。主舞台的灯光刺眼,我看着又一堆选手被请上中央擂台。观众的欢呼就像潮水一样涌来,又褪去。
"下一回合,定要让整个场馆为我的拳头——"
"战栗!!"
败者组第三轮,我的对手玩的是"本田",一个因头部主播"大司马"出圈,操作简单,逼迫对手猜拳对赌的角色。他飞行头锤技能的压迫感,就像重卡鸣笛。
第二灯,我学乖了。利用紫烟泡牵制,等待本田百贯落独自升天,我绿冲打下段恶鬼蛇形蛇连咬,重蛇鞭上毒滑行丢进板边出题,后走打拆一套,拿下!
决胜局,本田开启恶搞模式,我的血条很快见底。躲在板边,大招"睚眦"是我唯一的机会,但要赌吗?
"砰——!"
只见本田金光一闪,头锤结结实实地撞在我的身上。当KO字样弹出时,我苦笑着松开按键。这种打法,确实符合他的角色风格——纯粹、野蛮、不留情面。
但作为玩家,我的ACL才刚刚开始。
ROUND3
因为我来得比较晚,现场的安检并没有刚开始时那么严格。所以在休息区域会有很多人来找我借打火机,其中包括职业选手和工作人员,这就让我有了去搭话的机会。
当天ACL展馆除了《街头霸王6》外,还在进行像《三角洲行动》《金铲铲之战》之类的其他电竞比赛,我听到工作人员闲聊:"这边场馆(街霸)的比赛,玩家与职业选手在一起玩,氛围很有意思。"
的确,就像世界格斗大赛EVO,现场的氛围与其说是高度职业化的"电子竞技",更像玩家之间玩在一起的嘉年华。尤其遇到部分打游戏真的有瘾的选手,哪怕你就是个白金段位菜鸟,只要诚心邀请,他都会愿意全力以赴地与你约上几局。
最先在场馆内碰到的,是新科美国EVO冠军Punk。他的知名的事迹是与咱国内选手"小孩"有着很深的Beef(恩怨对喷)。但其实嘛,就是雌小鬼人设,属于黑人帮派文化特有的,输不起的自尊心。
"Hey bro,Sometime really,You are the best!"——所以我夸了他两句,Punk听到乐坏了,然后操着一口唐老鸭式的西海岸口音道谢。看得出来他第一次来中国很开心,回去还专门发推感谢中国"街霸"玩家的热情。
像是CPT唯一的双冠军,去年带着小孩夺冠的队长"猪皇",周围就有一圈多米尼加老乡开路,来帮助他保持对比赛的专注。
阿光,去年石油杯小孩的最大对手,曾被庵野秀明的公司选择代表EVA队战斗,因此获得中二绰号"新世纪适格者"。作为日本新星,大概真是EVA里碇真嗣的成长模型。
不知道有没有社恐的人告诉我被陌生人搭话是种怎样的感觉?我现在确实有点怕他后面i人自闭,干扰了人比赛的发挥,心里就很是过意不去。
她是大主播,是漂染唇环美甲裸足盘腿在线红温的十一区原产地地雷妹,又是M阶2300的传奇分段的手柄玩家,这次比赛中打进32强,取得了比很多老牌职业男玩家更好的成绩。
之前看过。情绪上讲,那事后来走偏到性别叙事上了,但报道里所提到的,男女合宿不方便,其实是可以深入讨论的问题。
所以才可以看到像桃井这样的选手,还可以看到首位考取职业证书,得到职业赞助的女玩家"Nyanpi"——红牛杯直邀,还在日本EVO取得第12的好名次。可以说是实力受到所有人的认可,多次和包括"小孩""猪皇"在内的冠军对战,也没有哪个对手敢说稳稳吃下。
但在这片场域,所有现实的重力都会消失。没有性别议题的窃窃私语,没有"职业选手"与"玩家粉丝"之间的高墙。有的只是按键打击的奏鸣曲,树脂面板上划出的细碎残影,以及"ROUND1"电子音炸响时,来自世纪末街机少年的竞技热情。
像隔壁Valve就一直有种反职业化的倾向,总是鼓励网吧队,想要让所有玩家都参与进电子竞技的生态。或许,《街头霸王6》公开赛现在的样子,正是G胖日思夜想的理想模型。
比较遗憾,这次我并没有遇到明星选手"小孩"。这届在家门口的比赛,大陆选手的表现其实也并不像之前很多比赛那样出色。
总决赛阶段除了香港选手"雨坡"和多米尼加的"Caba"外,几乎成了日本选手的主场。2轮激烈的BO5后,最终是由来自日本的39岁传奇老将,东京大学毕业的,与梅原大吾齐名的选手,"东大"Tokido获得冠军。
虽然也有很多人相信"与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但仍有很多选手"深入人民群众"。哪怕很多刚玩不到三月的菜鸟凑热闹,也愿意下场与水友认真对局。
其中人气最高的,自然就是原产地的地雷妹桃井。
里三圈外三圈围的,人人都爱"高分少女"。
的确。一是,因为我俩玩的都是港片元素很重的角色,打到后来画面几乎成了"蛇形刁手"大战"醉拳",哪怕掉招挨打我都能被自己帅到;二是,格斗游戏是个讲心理博弈的游戏类型,挑战对手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想象成他女朋友,去解读他的习惯,猜测他的想法。因此打到后来,我俩竟有点"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但《街头霸王6》,确实让我又回想起了"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体验。尽管每次玩两小时必红温——然而,这里没有聊天窗的家人问候,没有低分误入高分队伍的尴尬空气,有的只是在挨打之中不断成长,直到某个阶段悟道,然后超越过去的自己。
也正应了这届ACL赛事的Slogan——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我是资深球迷,但我不敢亲自代表国足上场比赛,可打游戏我能上啊,最好玩的当然是亲身投入,参与进去。
我们聊到他上班像上坟,所以请假来这玩很开心。聊到他想去卡普空的上海专卖店,我劝他千万不要去。聊到圈子里30、40多岁的老登,是怎么耐心教新入坑的小登打格斗的。聊到卡普空"铃木爱理"级别的游戏制作水平,以及"东北雨姐"级别的更新运营。
"《守望先锋2》和《怪物猎人荒野》的联动,做得挺勤啊?那说好春天上线的新皮肤呢?答应夏天公布的新季票呢??我钱都准备好了,你这懒狗运营憋出来的氪金点呢???"
——F*ck Capcom!
来源:风暴使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