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ound Steelheart“钢铁之心”动圈耳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23:38 2

摘要:这款耳塞是GSound基音声学的第二款耳机作品,也是最贵的一副,在准千元档,我甚至觉得他们为了避开什么Kadenz、SuperMix4等强力竞品可能刻意把原计划的9XX给改到了8XX,最终的售价是886这么一个比较戏谑的数字。声音方面依然有颇多自家那款云雾之湾

这款耳塞是GSound基音声学的第二款耳机作品,也是最贵的一副,在准千元档,我甚至觉得他们为了避开什么Kadenz、SuperMix4等强力竞品可能刻意把原计划的9XX给改到了8XX,最终的售价是886这么一个比较戏谑的数字。声音方面依然有颇多自家那款云雾之湾的影子,相当的老派、老烧向、模拟向,但不同的是,钢铁之心的包装内附赠了另一款红色导管来表达一种“现代派”的调音,而且完成度很棒,但本文我并不打算过多去提及另一个导管带来的声音变化,如果你冲着那个声音去买的话,可能会得到一个泯然众人的声音,就像See家的白夜标准版一定卖不过ACG版一样,有辨识度的声音在愈发红海化的市场里才是更有意义和推荐价值的。

看到包装盒与腔体的时候,会觉得“钢铁之心”确实属于个贴切的命名,饭盒似的设计、观感粗粝的腔体,给人一种原生金属的质感,喜欢的可能会觉得是美感、不喜欢的可能会觉得土里土气,是褒是贬见仁见智,但CNC的壳子本身就有着一定的起步价,你要说是不是为了省成本呢,它这玩意可能比那些看似切面复杂、表面更平整,却使用了粉末浇筑冶金工艺的壳子成本还要略高点也说不定,包括官方详情页上的照片也完全没有半毛钱的“美颜”效果,基本是所见即所得的状态。

包装内标配了两种不同材料的耳塞套,其中透明的那款液态硅胶套是我用过的同类型产品里佩戴舒适度比较令人能接受的,表面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种类似疏油层的东西,既能够足够柔软亲肤贴合、又不会像有一些同类产品那样戴着黏糊糊、卡耳道的感觉。另一个比较实用的配件是里面附赠的一块擦拭布,面积大、不容易留痕,擦擦眼镜或者屏幕什么的还挺好的,已经单独上架了,9.9元。标配的6N单晶铜原线用料很好、可以给一些同价位的型号当升级线用的那种程度,但只标配了单端插头,从我对基哥的了解来看应该和成本无关,感觉可能和它本身的调音有关系,或者是为了让用户加几十块买那个TK-01升级线?这个可恶的商人!但那个平衡线套装吧,几十块钱,带一根“暗铜”4.4升级线,送一个工具箱、一盒套子、一个擦拭布、一个6.35转接头,而且盒子可以用来收纳各式各样的播放器、小尾巴、耳机套装等,感兴趣的可以去他们官方店看看用户晒单,这个玩意属于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毛利估计都没有几块钱。

钢铁之心采用了一个12mm的碳化硅晶体振膜动圈,其特殊之处就在于通过高温炼化的木炭与砂石在振膜表面形成了坚固且轻盈的碳化硅晶体镀层来对抗动圈的分割震动,应该是能够提升振膜的整体刚性、减少多余应力的一种技术。

钢铁之心是比较好推的那类,在不同的搭配下呈现出来的音色也比较稳定,有着常态化的那种宽松、绵密、空气感很足的声底,而且在结像有很好形体厚度的基础上声场做的颇好,尤其是纵向的高度打的很开、高频的器乐有着无限向上的穿透力与弥散感,给人一种录音室的天花板很高的感觉,但在高频的亮度本身又是很中性健康的,器乐的质感比较偏平滑、细节丰富,但并不强调线条感的勾勒,如果用一些入门的HUFI前端来推可能的结果是声音偏散,但对于流行乐的应有场景来说倒不一定是啥“负面风味”。它在低频和人声的部分都有轻微的Delay感、速度稍慢,低频更强调深度而非迅猛凌厉的打击感,听感是比较下沉的、醇厚的,是比较典型的听感型低频,但实际量感并不多、结像也并不过分肥硕,是一个“相对健康”的范畴。

人声部分有着比较强的气息吞吐感和那种比较偏细密型的颗粒感,和市面上现在比较常见的那种明亮通透带着强烈润感的路子不太一样,换言之它所适应的曲风也会和这些产品不同,我觉得它的强项、或者舒适区在于一些抒情类的港台、爵士乐、谈不上有太多的男女声倾向性,你让它听带点颗粒感的、带点厚度的声线会更好听,比如玉置浩二、齐豫、Adele这种,让它听点什么Yoasobi之类的就真是难为了,既不够甜、也不够躁。当热了,红色导管便是这类音乐的解决方案,可以去听一些更金属类的摇滚和二次元ACG,所以你能够在钢铁之心身上感受到完全两派的声音审美,其声音区别不低于MA Ego两个模式的差异。

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烧友群体而言,钢铁之心的默认导管可能会听着感觉透明度不足、乃至偏闷,而且声音线条并不清晰,但把这个模式作为标准版调音的话其实也是一种审美的态度表达,总体而言,我认为钢铁之心是一个适合流行慢歌与古典室内乐的一个型号,而且在素质层面,信息量与空间感是绝对的强项。鸡哥这个人,早些年一直服务于媒体平台、后续入行在研发端和供应链端,他所接触到的技术深度与对用户的理解也是自成体系的一派,从目前打造的两款产品来看,我认为GSound的声音还是传达了一些old school的东西、并以现代化的结构和素质底子来完成,而比较低调的宣发与基哥本人的那种社恐的、软绵绵的性格,也是处在逐步寻找同频用户的慢热过程,希望这个品牌不要被埋没,可以走的更远。

来源:李凌佳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