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南沙再添三个“国字号”荣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21:57 2

摘要: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同日发布。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同日发布。

其中,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南沙海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湴湄村

擦亮星海故里文化品牌,推动农文旅研融合发展

湴湄村位于榄核镇西北部,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里,也是南沙区目前仅有的一座红色文化革命特色村,还是广州市首个入选中组部“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工作试点”的乡村。

近年来,湴湄村擦亮星海故里文化品牌,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价值,积极促进农业、文化、旅游、研学等业态融合,着力构建“红色+传统”“红色+生态”“红色+研学”的农文旅研融合的产业体系。

以星海精神引

文明新风

湴湄村丰饶的物产、淳朴的民风、浓郁的乡土文化,孕育了冼星海。他的音乐作品中时常能找到具有浓郁故乡气息的元素,如咸水歌(疍民歌)、木鱼、南音、龙舟、儿歌等。

走进湴湄村,通往村中的主干路叫做“星海路”,村中的街巷也以“星海街”“星河街”“海生街”来命名,黄河大合唱景观小品、星海主题墙绘、音乐符号元素、小提琴铜像更是随处可见,展现着薪火相传的星海精神。

那么,湴湄村如何通过深挖“星海故里”的红色基因,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呢

湴湄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湴湄村通过串联村内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星海公园、星海路、知音公园等红色教育点,形成总长约3000米的环形红色体验路线,与镇委党校、圩镇客厅、廉政教育基地、大生村杨忠公园等形成榄核镇红色教育带,丰富红色文化体验内容,使其成为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星夜的大海”“求学之路,永无止境”“为民族发出怒吼”“新音乐运动的旗帜”“在延安的日子”“魂系祖国”等篇章,展现了冼星海的一生。

与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一街之隔,是湴湄星海公园。湴湄村打破传统学习教育模式,在湴湄星海公园的大榕树下,打造了“红色教育,绿色体验”大榕树红色讲坛,在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节点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宣讲活动。

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年底,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累计约有5.6万余名党员群众参观学习。

除了主题宣讲之外,星海精神也在指引着孩子们的星光之路。“湴湄村内的幼儿园亦将星海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开设兴趣课堂,让孩子们学唱冼星海的歌曲,沉浸式体会星海精神。”湴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冼星海诞辰120周年,湴湄村还将在6月上旬举办以星海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届时村内的幼儿园、村民都会参与到节目表演中。

湴湄村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湴湄村正在建设南沙北部区域文化服务中心暨非遗展示中心,建成后将设置2000平方米的星海文化中心,展出冼星海的手稿、乐器以及伟大作品等。同时,将计划在融合延安精神与星海文化的基础上,推出情景党课、红色研学等项目,打造党员干部教育新阵地。

以文化产业引领

乡村旅游发展

“大概在2020年底,我们就开始做全村的产业规划,在梳理村内原有的旧物业、闲置地块、可提升的厂房后,陆续引进了一系列产业项目。”湴湄村相关负责人说。湴湄村依托星海红色资源,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动在农业、文化、研学、旅游方面融合发展,推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游、传统文化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的旁边,便是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其前身曾是旧学校、旧厂房,通过升级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香云纱非遗文化园。目前,该文化园已发展香云纱布匹染晒、成衣设计、成衣销售及香云纱非遗研学等项目,共开设11门香云纱非物质文化研学课程。

从浸染薯莨汁到涂抹河泥,再亲眼见证布料神奇变色,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香云纱的非遗技艺。从2022年至今,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已陆续接待学生及游客12万人次。

以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为圆点,其周边还分布着国家级水产养殖基地、大湾区高端岭南盆景展销基地、“南沙耕山小寨”农旅综合体项目。

湴湄村通过集约207亩农用地发展特色农业,引入省农业龙头企业生生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00万元,由广东省盆景协会专家领衔打造大湾区高端岭南盆景展销基地。在去年9月28日至10月4日开展大湾区盆景艺术文化节暨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精品展中,展示了近千家盆景企业的400余件盆景精品,期间场内盆景交易超过2000万,实现了文化魅力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通过创新开展耕地整备试点,湴湄村集约200亩连片基本农田引入“南沙耕山小寨”农旅综合体项目。依托星海故里红色文化与沙田水乡自然优势,打造都市生态农业综合体,涵盖红色文化、音乐、种植、观光、游乐等多种业态,共有30余项特色项目。该园区于今年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截止4月份,共吸引约14万人次游玩。

不仅如此,湴湄村打破传统的散户承包养殖模式,集约640亩鱼塘引进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水产养殖基地。谋划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休闲渔业、人文渔业等业态。通过耕地整备试点集约连片基本农田200亩,打造农业+文化+研学的综合体。

“摊开湴湄村的地图,可以发现湴湄村内纵横交错的水系正好成‘井’字分布,而村内的产业、红色教育点基本都在‘井’字之内。目前,我们正围绕着这个‘井’字,打造全长5公里的骑行绿道,将产业和红色教育点串珠成链,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感,在骑行中沉浸式感受星海文化、直观了解村内的产业发展情况。”湴湄村相关负责人说。

以数字治理

培育文明乡风

比积分、换奖品,这样的场景是湴湄村近来探索数字乡村治理的新形式。湴湄村修订完善了《湴湄村村规民约》,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和移风易俗、改善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积分制等写入自治章程,推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积分制具体如何实行、操作呢?

湴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湴湄村依托“数字乡村”平台发布活动,村民在平台上参与活动,完成任务后拍照上传平台,图片通过系统考核后便可以获得积分,当积分累计到一定的分值后,村民便可以兑换洗衣液、纸巾、洗洁精等礼品。目前,湴湄村内已有300余名村民在“数字乡村”平台中注册成功。

“积分制探索只是我们数字乡村治理的起步阶段,接下来我们会尝试在‘数字乡村’平台融入更多社会治理的内容,比如加入村内的资讯、产业落地、基础设施完善、房屋报建流程咨询等内容板块。”湴湄村相关负责人透露。

此外,湴湄村还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湴湄村规划建设约600平方米的农产品市场和180平方米的党群便民服务驿站,与星海公园连片打造休闲体验区,提升村民及游客生活体验。利用废弃用地和高速桥底空间建设8000平方米体育公园,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兵乒球场及儿童游乐设施等,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拓展休闲空间。

同时,全村污水管网已基本完成建设,铺设主管网1600米、支管网3500米、立管4500米,杜绝污水直排现象。完成7条河涌整治与景观提升,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南沙海关

枢纽海港千帆竞发 ,“湾区之心”奏响文明乐章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伶仃洋畔,南沙海关坐落于此,包含了一类开放口岸15个,31个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指定监管场地。

近年来,南沙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聚力提升海关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和监管服务能力,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落地见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海关为人民”的火热实践中彰显文明力量,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中国好人”“全国海关系统党建示范品牌”“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海关系统“党务之星”等集体、个人荣誉1300余项。

思想引领

锻造文明底色

南沙海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精神,牢记殷殷嘱托,注重忠诚教育,厚植“内在铸魂、外树品牌、发展辐射”三大工程,形成党委示范学、支部跟进学、全员深入学、结对共建学“四学”联动机制。

党建品牌不断强化,打造25个支部党建品牌,建成13个初心堂, 创新开展“揭榜挂帅”“党建品牌开放日”“线上主题党日”“带头讲政治,聚力防风险”支部共建结对等活动,先后与省直机关工委、海关总署卫生司党支部、广州港集团等多部门单位联学共建30余次,培育“‘三区’先行者”全国海关党建示范品牌,6个支部被评为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

深入推进青年理论提升项目,打造“星火·燎原”品牌,设立6个学习小组,全关40周岁以下青年干部225人全覆盖,配备理论、业务和团青三导师,建立“日周月”学习机制,以青年理论学习引领理论学习新风尚,切实以新思想浇灌文明之花。

为学之实,固在践屡。南沙海关切实发挥“两个作用”,围绕“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动人人争当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文明先锋”。始终铭记胸怀“国之大者”的重要要求,号召全体党员走在前、做表率、当先锋。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打造关政企座谈会、关长开放日、关长进镇街品牌,2024年以来深入镇街直接与300余家企业面对面交流,聚焦业务新情况、企业新诉求报送政研参考文章32篇,调查报告6篇,协调解决企业各类问题60余个。

探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举措,“南枫解意”工作室获评首批全国海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推广单位,1个项目入选全国海关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佳项目”。

创新开展“揭榜挂帅”基层党建项目,党员先锋队每年支援急难险重任务超400人次,青年集体被海关总署授予“国门卫士青年突击队”称号,助推南沙海关辖区2024年进出口货值突破万亿大关。

改革创新

凝聚文明力量

“对于进口冻肉水果这些商品,需要海关同志人工核对电子数据和纸质证书中多项要素,容易出错且耗时长,自从实行‘智慧审证’应用后,一份报关单审核时间由至少20分钟缩短到8秒,以往口岸大厦这边审单需要排队,现在我们很多报关单仅需线上操作就能很快审核放行,都不需要跑报关大厅了。”这是一位企业报关人员对“智慧审证”应用的评价。“智慧审证”的推广,保障了水果等商品最快1小时可达大湾区主要城市,助推南沙成为全国最大车厘子、榴莲海运进口口岸和全国规模最大滚装码头集群。

现如今,南沙海关不仅贯彻着踏实肯干的作风,更是通过“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现关区干部整体能力大提升,夯实精神文明“软实力”。

在人人争当服务高质量发展“文明先锋”的氛围下,南沙海关聚焦《南沙方案》增强“领航力”激发改革动力,累计推出58项自主创新举措,助力南沙综保区连续三年发展绩效在全国排名评为A类。

聚焦科技创新增强“牵引力”激发开放活力,全力推进“智关强国”行动、智慧海关建设,打造独具南沙特色“智慧海港”生态,集成37项港口作业节点信息,建成智慧堆场、集拼智管等15个应用项目,持续压缩口岸通关时长。实现港口物流全链条作业“一屏监控”,查验总耗时压缩超三成,有效提升南沙港国际枢纽竞争力。

聚焦门户枢纽增强“辐射力”激发发展动力,深化运用湾区“一港通”通关便利化措施,以“专业码头+产业集群+物流平台”模式,支持扩大进口、优化出口,打造南沙千亿冷链能级聚合平台。近四年南沙口岸进出口货值年均增长19.8%。

聚焦为民服务增强“吸引力”激发市场活力,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外贸综合服务专区”,打造线上“AEO智联培育平台”,目前南沙区已培育AEO企业92家,政务服务公众考核满意度测评屡获第一。与地方法院联合设立知识产权调处中心,压缩后续环节时长约1年,有效节约各单位资源成本。

2024年10月海关总署印发《海关支持广州南沙创新发展新一轮措施》,南沙海关抢抓做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大机遇、大文章,推动34个关地合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国际航运枢纽能级跃升。

例如为助力国产汽车出口加速,主动靠前服务,畅通出口监管全流程,依托“智慧海港”“智能监控”平台提升监管效能,打造“滚装海运+海铁联运”“滚装海运+滚装驳运”组合运输模式,促进多港协同运输出海,通过出口监管仓库等通道扩大出口业务,出口汽车到港1小时内即可完成查验放行,助力2024年南沙口岸汽车出口36.83万辆,同比增长43.2%。

“现在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关的同志们为我们企业提供‘量身定做’认证指导,构建了全链条通关服务体系,为我们新能源车企实现新赛道的弯道超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2月中旬我们小鹏汽车X9车型就在小虎汽车码头举行了全球市场启运仪式,宣布提速全球化进程。”小鹏汽车的一位进出口负责同志豪气干云地说道。通过类似项目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海港、助力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的蓝图正可见地逐渐实现。

履行责任

彰显文明担当

南沙海关致力营造“文明风尚”健康氛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沙龙”“榜样面对面”等群团活动百花齐放,打造职工书屋被评为“广东省职工书屋”,“爱心妈妈小屋”获评省级示范点。

培育“文明风尚”氛围, 开展“绿色生活月”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垃圾分 类工作。倡导志愿服务,深化“我们陪你一起成长”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海关课堂进校园”公益服务项目获评广州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深入开展文化宣传,打造“小南瓜”新媒体品牌,三年来创作鲜活接地气作品超300篇,在“学习强国”、海关“金钥匙”等平台总阅读量超百万。青年干部代表南沙区参加大湾区演讲家大赛获广州赛区公开组冠军,创作《一百年,正青春》等微团课获省直机关集体、个人二等奖。2024年,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南沙海关相关工作400余次。

“马老师,你要回去了吗,我们会想你的。”这是河南卢氏县的一所小学对结束支教工作的南沙海关关员马淑媛的声声不舍告别,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反馈。

近年来,南沙海关连续两年响应总署号召派员参加河南卢氏县支教志愿服务,多次与地方各部门开展“携手‘童’行”亲子游学、“国门安全共守护”海关进校园活动,坚持以小善铸就大爱。

南沙海关始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强化提质扩面,聚焦群众需求,注重常态长效,不断向社会传递出“我履职、我行动、我为民”的海关文明担当。

大幅提升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申报立项,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建设,2024年11月17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建成入列。该船最大钻深11000米,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综合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该船可执行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国家战略任务,有望率先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上地幔”和“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大幅提升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将为我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提高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提供强大装备保障。

文字:何倩蓥

图片:王敏杰、刘伟、资料图

编辑:张子笛

校对:叶雅欣

二审:梁思静

终审:齐华伟、黄增才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