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妻子是精神科大夫,但我的焦虑、强迫却不是吃药治好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21:49 2

摘要:那时我刚升职,工作压力大得像背了块铁板,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报表、会议和永远回不完的邮件。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失控”——出门前必须反复检查门锁,明明关好了,走两步又折回去拧两下;晚上躺床上,脑子里像装了台复读机,不断回放白天的失误:“那句话不该那么说”“客户会

去年冬天,我差点被自己的脑子“逼疯”。

那时我刚升职,工作压力大得像背了块铁板,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报表、会议和永远回不完的邮件。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失控”——出门前必须反复检查门锁,明明关好了,走两步又折回去拧两下;晚上躺床上,脑子里像装了台复读机,不断回放白天的失误:“那句话不该那么说”“客户会不会不满意?”

最要命的是,身体也跟着造反:心慌得像揣了只兔子,手心冒冷汗,半夜惊醒时胸口闷得喘不上气,仿佛有人拿塑料袋套住了我的头。

妻子是精神科医生,见我状态不对,直接给我开了抗焦虑药。可药片吞下去,症状却像打地鼠——压下去这个,冒出那个。她皱着眉头翻文献,我瘫在沙发上自嘲:“你这专家家属的头衔,怕是要保不住了。”

转机出现在一个周末。朋友拉我去郊外的寺庙散心,我本不信这些,但实在扛不住失眠的折磨,硬着头皮去了。庙里有个老和尚,见我魂不守舍地转着佛珠,忽然笑眯眯地问:“施主,珠子快被你搓出火星了吧?”我一愣,他指了指我紧绷的肩膀:“心里有事,连骨头都在较劲。”

那天下着细雨,老和尚带我蹲在屋檐下看蚂蚁搬家。他说:“你看这些蚂蚁,搬一粒米就只管搬,被雨冲散了也不恼,转头换个方向继续爬。”我嘀咕:“那是它们没人类这么复杂的脑子。”

他哈哈一笑:“人若能把复杂看简单了,倒比蚂蚁自在。”临走前,他送了我一句话——后来才知道是弘一法师说的:“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

这话听着玄乎,可当我某天又被“必须立刻完成工作”的念头逼到心悸时,突然鬼使神差地扔下电脑,跑去阳台盯着楼下的大榕树发呆。风一吹,叶子哗啦啦响,我竟想起老和尚蹲着看蚂蚁的样子。那一刻,我头一回没强迫自己“必须做点什么”。说来也怪,胸口那股闷气,反而随着树叶的晃动散了不少。

后来我试着把这种“摆烂哲学”用到生活里:门锁检查两遍还焦虑?干脆把钥匙扔给妻子保管;半夜脑子循环播放失败场景?爬起来冲杯热牛奶,边喝边看深夜档的狗血电视剧。最绝的是,我甚至允许自己“搞砸”——有次开会说错数据,我直接当着同事的面挠头:“哎,昨晚没睡好,脑子糊了。”没想到领导反而打趣:“终于见你像个人了。”

(推荐大家去看看《情绪自救》和《战胜强迫症》,这两本书对我帮助很大,讲到如何用正念应对焦虑强迫。)

现在回想,焦虑和强迫就像一场自己和自己打的官司。你越急着当“完美原告”,身体越要当“叛逆被告”。倒不如学学庙里那窝蚂蚁,路堵了就绕道,雨大了就歇脚。要是还难受,不如泡杯茶,对着窗外发会儿呆——管他什么“必须”和“应该”,先让骨头缝里的那根弦松松劲儿。

当然,我不是劝人放弃治疗。该吃药吃药,该找医生找医生。但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比脑子聪明。它撒泼打滚地闹,或许只是想告诉你:喂,你跑太快了,该休息休息了。

来源:心理师彭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