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南通爱尔眼科医院的CEO兼党支部书记于文娟,因违规宴请当地公职人员,被南通市崇川区纪委给予党内处分,政协委员的身份也被一并撤销。
近日,南通爱尔眼科医院的CEO兼党支部书记于文娟,因违规宴请当地公职人员,被南通市崇川区纪委给予党内处分,政协委员的身份也被一并撤销。
图源:爱尔眼科订阅号
这场风波的源头,其实是大家熟悉的「疫情吹哨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的一封实名举报信。
▲关注药财社 聚焦医药界▲
事情要从今年3月16日说起。当时艾芬向南通市纪委监委提交了一份实名举报材料,矛头直指于文娟涉嫌多次违规宴请当地的公务人员。
举报材料(部分)| 图源:新浪微博
纪委接到举报后,立刻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迅速展开调查,并在短时间内锁定了关键证据。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关键证据的来源并非纪委自行发掘,而是南通爱尔眼科内部的几名员工主动提供的。
他们将记录得异常详细的宴请账单交给艾芬,这些明细表清晰地注明了宴请目的:「业务拜访」、「业务拓展」。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内部账本,就像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不仅直接揭开了医院高层私下的违规行为,也给艾芬的举报提供了实锤。
事情到了这里,本人还能说些什么呢?于文娟面对媒体追问,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和回避,只简单回应了一句:「我不希望太多的事情被关注,反正官方都有结论。我不想说什么。」但她的不想说什么,并没有阻止这场风波持续发酵。
艾芬 | 图源:网络
其实,艾芬和爱尔眼科(300015.SZ)之间的纠葛远不止这次事件。
那一年,她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结果却遭遇了严重的视网膜脱落。从此,艾芬走上了一条漫长的维权之路,她不断指责爱尔眼科存在医疗违规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双方缠斗了数年,至今依然纠葛不断。
几年来,这场拉锯战不断升级,爱尔眼科的许多员工和下属医院陆续将艾芬告上法庭,起诉她侵犯名誉权。
这些诉讼有输有赢,比如2023年武汉爱尔眼科副院长王勇起诉艾芬侵犯名誉权一案,最终以艾芬败诉结束。但今年4月,艾芬也终于赢了一场官司,成功反诉爱尔眼科的一名职工。双方的胜败参半,官司似乎一时还看不到尽头。
不过,从此次事件来看,艾芬的坚持并非全无意义。正是她持续曝光,才引发了纪委对医院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有人认为:「艾芬能持续不断地揭开这些问题,说明医疗行业的合规监管仍然存在盲区。」而对于爱尔眼科这家迅速膨胀的大型连锁企业来说,眼下情况多少有些尴尬。
近些年,爱尔眼科在扩张速度令人称奇,截至去年年底,它旗下的眼科医院、诊所和专业中心已遍布全球,总数高达974家,其中仅中国内地就有811家。如此惊人扩张速度,管理漏洞和问题可能越来越多。
早在2022年,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还信誓旦旦地公开表示,企业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承诺容易兑现难,这两年医院负面新闻不断,医疗纠纷、医生举报、甚至内部违规问题都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外界不禁产生疑问,这家以规模取胜的眼科巨头,到底在管理层面出了什么问题?
眼下,南通医院的违规宴请风波,再次撕开了公众对爱尔眼科的怀疑。很多人私下议论纷纷:医院频繁与公务人员坐在饭桌上,真的只是简单的「人情交往」吗?抑或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可能这类问题在医疗机构中并非孤例,而且也不是什么医疗行业独有的现象。一般企业在快速膨胀的同时,管理容易变得粗放,甚至顾不上细枝末节,等到出了事才惊觉问题严重。
但问题的核心,不是简单地出现了一两次违规,而是管理层从骨子里对风险和合规的意识淡薄。如这份淡薄的态度持续下去,最终损害的可能远不只是企业自身。
说到底,企业做大了,同时要做到规范经营并非易事。毕竟,一家医疗机构面对的不仅是简单的盈利账本,更是数以万计患者的信任和健康,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与公开信息,包括不限于上市公司公告、各省证监局官网、交易所官网,各大新闻媒体网站等,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
来源:医食参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