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吹哨人”病逝:她被开除公职,却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11:29 1

摘要:“吹哨人”可以说是非常神圣的一种存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义无反顾的逆风而行,社会上才少了许多黑暗。

文|竹庐拓先生

编辑|竹庐拓先生

“既然我发现了端倪,就不能坐视不管,这背后关乎的是无数个家庭!”

“吹哨人”可以说是非常神圣的一种存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义无反顾的逆风而行,社会上才少了许多黑暗。

河南就有这样一位女士,她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千万的性命,却因为动了别人的蛋糕,处处被排挤,甚至很少人知道她的名字。

这件事不仅让她丢了工作,丈夫还因此跟她离了婚。

无奈之下,这个女人只能背井离乡,去到其他国家生活,就连她的去世,也几乎无人关注。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

她到底做了什么才落得这样的下场?

01

发现端倪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淑萍在河南周口的一个防疫站工作。

有一天她在办公室坐着,来了一个行为“诡异”的患者,他上来就说让王淑萍给他抽血。

当时国家禁止除了人血蛋白之外的所有血液制品的药物,有的手术需要大量用血。

为了鼓励群众们对国家医疗事业做贡献,当时是有偿献血的。

当时正值夏天,男子穿的跟秋天冬天一样,里三层外三层,还带着帽子。

即使他被热的满头大汗,也不脱外套。

男子问献血多少钱,王淑萍说医院都是30元。

这时男子急了“怎么你们正规的,还不如不正规的给的多呢,还不如人家给的一半!”

他思考了一会后,拉起袖子,让王淑萍给他抽血。

男子的胳膊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小红点,而且王淑萍看他整个人很虚弱,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嘴唇还泛白。

身为医生的职业素养告诉她,自己不能给他抽血,原本献血是一种好人好事,但也要根据献血者的身体情况来决定。

如果一个人身体很虚弱,盲目的献血,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男子看到王淑萍不给自己抽血后,骂骂咧咧的走了。

过了一会,王淑萍回过神来,想起男子刚才的种种行为,和身上的斑点,她觉得这很有可能是艾滋病。

一旦她心里有了疑点之后,整个人坐立不安,艾滋病是会通过血液传播的,如果刚才那个男性真的患病了,他还献过血,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验证心里的猜想,她去到血库,拿了血液样本去进行检测。

检测报告显示,四百多份样本中,竟然有62份的HIV都是阳性,感染率高达15%。

这个数字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她赶紧把事情告诉领导,可领导的答复却让王淑萍寒了心......

02

卖血风波

“老马,你听说了吗,现在献一次血能得50块钱,这可比咱种地的收益来的快啊。”

“肯定听说了啊,家里除了小孩,我们一家几口人都献了,这两天正改善伙食吃肉呢!”

余华老师有一本很火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多数人的日子过得都不是很富裕,当大家听说卖血可以赚钱后,纷纷蜂拥而至。

卖一次血50块钱,顶得上一家人几个月的口粮了。

在当时那个大环境,如果你不随波逐流的去卖血,还会有人说你是傻子,有钱不挣。

原本有偿献血,是为了补充血库,是一件很好的事,但被人性的贪婪和一些商人钻了空子。

有人为了赚钱,频繁献血,丝毫没有察觉到身体一天天的在变虚弱。

他们只觉得这样来钱快,不劳而获就能获得一大笔钱。

很多奸商瞅准了这个风口,开始在乡镇大量开血站,鼓励当地的村民们献血。

大家看到之后都蜂拥而至的来献血,商人赚的盆满钵满见识到其中的利润以后,为了赚的更多,他们开始想法压制成本。

很多病毒都会通过血液传播,所以正规医院里,这些医疗用品都是一个病人一套,用完就扔掉了。

但是在奸商面前,他们才不管卫不卫生,只会考虑自己赚的到底够不够多。

为了压缩成本赚得更多,他们压缩了针头使用量。有时候一个抽血的针头,能抽七八个患者的血。

这样一来,一旦有一个人的血液中有病毒,其他共用过针管的人都会被传染。

王淑萍发现这一情况后,有去告诉很多人,停止这样的行为,一旦沾染患病,这将影响自己的一辈子。

但很多人当时已经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是永远不会感到疼的。

更让王淑萍寒心的是,她写给领导的报告,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一直没有回复。

为了终止这一状况,她只好越级汇报,找到了领导的领导,但大家都跟“睁眼瞎”一样,没有人愿意出头。

无奈之下王淑萍只能自掏腰包,一个人前往北京寻求答案。

03

正义使者

王淑萍能为了群众做到这个地步,和她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影响。

她从小生活在医学世家,在家里人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对医学就有了很大的兴趣。

或许是经常听父母说医院的故事,王淑萍从小对生命就有一种敬畏之心。

长大成人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医学院,毕业后按部就班的在医院工作。

工作以后王淑萍并没有放松自我,没事就会看医学相关的书籍提升自己。

根据她的同事说,王淑萍在工作期间,一直都是敬职敬业,从不会对患者敷衍了事。

所以当她发现病毒后,写了报告给领导却被忽视的时候,王淑萍知道自己不能装作看不见。

随后,王淑萍带着16份血液样本,去到了北京,她在预防医学科学院门口徘徊了好几天,希望能找到相关负责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但当时大家都在忙,没有人注意她这个来自河南的小人物。

就当她快要坚持不住,想放弃的时候,曾轶教授听说了她的来意,主动找到了她。并表示自己之前在忙,所以没有见到她。

曾教授听说了王淑萍说的事,直接脸色骤变,这个病不是感冒发烧,一旦传播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立刻对这16份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16份样本中,有13份都是阳性。

这个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整个医疗界。

曾教授看到这个报告后,觉得势不容缓,立刻向上级领导汇报。

经过排查,确认这个事情属实后,中央下令关闭所有私人血站。所有献血的人,都要经过检查,看他是否患病才能献血。

在王淑萍的坚持下,病毒才没有持续扩散。

这次上京,王淑萍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积蓄几乎全部花光,拯救了很多家庭。

但她的这一些列行为,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回报,反而给她带来了很多麻烦,这又是为何?

04

好人有好报?

王淑萍虽然凭借一己之力,制止住了病毒的蔓延。

但是在一些无知者的眼里,正是因为她,阻碍了自己赚钱的。

原本他们两个月可以多赚50块钱改善家庭环境的,王淑萍的行为,让大家少了一大笔经济来源,所以她就成为了众人发泄的对象。

王淑萍的领导觉得她越级汇报,让自己没面子了,在工作上处处打压她。

以前和她关系好的同事见状也不敢给王淑萍说太多,害怕被连坐。

慢慢的她就在医院就被孤立了,以前人缘好的她,变成了独行侠。

丈夫在单位也是,就因为他是王淑萍的丈夫,不喜欢王淑萍的人,也会暗地里给她丈夫穿小鞋。

甚至还有人扒出了王淑萍的家庭地址,隔三差五的就会有人在她家门口贴威胁性和辱骂的传单。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阵后,丈夫实在是受不了了,便提出了离婚。

工作上的排挤,丈夫的离去,万人的唾骂,让王淑萍曾怀疑自己难道真的做错了吗。

但她的内心一直在坚定的告诉她,你没有错,你是对的!

2010年,王淑萍独自一人前往美国,在这里没有人认识她,王淑萍重新开启了新生活。

在美国王淑萍没有忘记初心,还在从事医学领域,并研究起了艾滋病。

她一个人在美国没什么朋友,也不常出去玩,没事就是呆在研究室,和同事研究病毒。

在这期间她发表的论文,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2019年王淑萍因为突发心脏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都是怀念家乡的,在美国的时候,王淑萍也曾想过回家,但之前的种种事迹,让她望而却步。

“吹哨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他们是以一己之力和一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做“斗争”,而且还会卖力不讨好,不被理解。

王淑萍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她因为自己的勇敢与坚持,揭露了真相,却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她的故事是时代的悲歌,也是人性的拷问。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在如今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更是如此,可能你的一个无心发言,会对别人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12-16 河南发现艾滋病十年

来源:竹庐拓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