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者悦,远者来,一座城市的魅力,跃动在平安喜乐的谈笑里,传递于幸福美好的烟火中。成都,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在千年文明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文明内涵,历久弥新的城市魅力不断绽放。
近者悦,远者来,一座城市的魅力,跃动在平安喜乐的谈笑里,传递于幸福美好的烟火中。成都,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在千年文明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文明内涵,历久弥新的城市魅力不断绽放。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202个城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授予3316个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授予4688个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授予798户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授予890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授予60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239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成都作为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城市代表、中西部唯一副省级城市参会。
近年来,成都践行“为民惠民靠民”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连续6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同时在第七届创建周期,成都市7次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特别是2025年作为唯一的城市代表在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也是中西部唯一入选中宣部组织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口述史整理研究的副省级城市。
成都、都江堰继续保留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在本届创建周期中
新创建成功1个
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简阳)
10个全国文明村镇
20个全国文明单位
4个全国文明家庭
3个全国文明校园
数量均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成都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
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
四川省简阳市
全国文明村镇
天府新区煎茶街道老龙村、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土城村、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简阳市平武镇尤安村、都江堰市石羊镇、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金堂县三溪镇金峰村、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
全国文明单位
中共成都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律师协会、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国家税务总局四川天府新区税务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波社区、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金牛区税务局、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龙泉驿供电分公司、大弯街道红锋社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青白江供电分公司、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新都区税务局、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双流区财政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国家税务总局邛崃市税务局
全国文明家庭
廖良开家庭、刘端元家庭、王启蓉家庭、缪莎家庭
全国文明校园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
以共建共治为路径
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在双流普贤菜市,嘈杂的市井却留有一方温馨安静的阅读之地。悦悦的妈妈在菜市卖鱼,放学后悦悦可以在菜市书屋里做作业,看绘本,烟火气混合着文韵和书香,安稳的幸福感流淌蔓延。成都以农贸市场商户子女的阅读难题为突破口,创新打造兼具“烟火气”和“书香气”的“菜市书屋”,入选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展示案例。
海纳百川是城市的气度,共建共治是运转的智慧。成都锚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将文明建设与城市治理有机结合,努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积极响应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造提升老旧院落616个、背街小巷1061条、农贸市场167个,支持“小缝小补”便民服务;“开门治堵”对拥堵点位进行微改造、微治理,通过“一院一策”“一校一策”、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龟速车”治理等方式系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治理擦亮街头巷尾,扮靓城市空间,2963项“微改造”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用“小切口”雕琢出城市治理的“新画卷”;微网实格深入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综治、城管、民生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11.9万余个微网格有序运转,“网格呼叫、街镇处置、部门报到”机制逐步完善。
2025年3月,成都市文明办在环城生态区组织“我们身边的文明事儿——文明赏花”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向旅客群众倡导文明出行、文明赏花,促进文明素养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一直以来,成都都将文明建设融入城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今年初,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布《推进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九大行动方案》,统筹全市资源推进以“城市交通治堵提升” “农村文明交通倡导”“背街小巷环境提升”“小区院落文明新风”“环城绿道文明骑行”等城市文明建设“九大行动”,将市民关心关切的身边顽疾整治作为“着力点”,努力推动“文明成都 温暖你我”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城市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合力构建城市文明“大建设”工作格局。
当“成都嬢嬢”融入基层治理,当外卖小哥成为微网实格的移动“摄像头”,一个个“小人物”正串联起城市大文明。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成立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会,创新丰富“文明实践合伙人”“文明公益大使”“文明骑手”等市民参与渠道,努力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让394万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年均20余万场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城市最美风景。
以为民惠民为宗旨
助推民生福祉提升
漫步于村间田野、乡里院落,和美乡风映入眼帘。文明实践“村村行”调研活动再次启程,社科领域专家导师、项目策划师、城市社区文明实践专管员、高校学子组成“城乡共创团”,深入乡村开展调研,感知村貌提升和文明实践的深厚内涵。
实施文明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持续擦亮文明实践“村村行”品牌,联动高校大学生开展乡村调研和品牌策划,成都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为抓手,着力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294个行政村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1个、农家(社区)书屋1801个,同时,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开展文明实践专管员素能提升行动,实施专管员全覆盖培训。组织全国文明单位与全国文明村镇结对,开展阵地共建、队伍共育、品牌共塑活动1500余场,培育“咱村里的年轻人”品牌,挖掘宣传投身乡村建设的有为青年近百人。
文明实践专管员素能提升行动正式开班,在龙泉驿区委党校开展首期培训会
人居环境方面,成都以以高质量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开展农村“五清”行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96.2%、5G网络覆盖率97%。
家风涵养方面,成都深化家庭教育体系建设,构建“1个总校+23个分校+2018个子校”家长学校三级体系,聘任权威教育专家300余名,开展主题活动1000余场,累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超10万次,市文明办创作的《重家庭 传家教 扬家风 报家国》获全国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
成都已连续16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市民满意是文明实践的“评分表”,为民惠民是文明建设的“压舱石”。成都不断优化提升“文明兴蓉”平台,打造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文明银行”积分激励系统,提升全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和动力。场景化打造“我们的文明+”“我们身边的文明事儿”“我们的节日”等品牌,让“文明街巷”扮靓城市,“文明集市”人头攒动,“文明画报”深受喜爱。
“我们的文明+”系列活动
摄影爱好者小刘穿梭在大街小巷,拍下他心中最美的街巷、小区,而这些照片,他准备用来参加成都文明网发起的征集活动。近年来,成都精准发力强化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以成都文明网和“文明兴蓉”为双核心的“1+1+23+N”多维联动宣传平台,“文明成都”微博上榜全国100个“文明+”矩阵新媒体典型案例,连续4年蝉联“全国十大文明办微博”前3名,多次获评地方文明网优秀公众号等荣誉称号,并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培育分论坛作主旨演讲。
以向上向善为导向
引领社会风尚弘扬
曾经的“献血大王”熊德金已经69岁了,近期,他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蓉善保,并参加了免费体检。成都联合爱心企业锦泰保险创新打造全国首个“道德模范专属保险箱——蓉善保”,向全市道德模范提供包含人身意外险、重大疾病险以及免费体检在内的定制化服务,将各年龄段、各类健康状况都纳入理赔范围,既解决了道德模范实际问题,清除后顾之忧,也在全社会树立起“德者有得、德者有荣”的鲜明价值导向。
爱人者仁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对先进典型的礼遇关爱,就是对高尚品德的赞颂弘扬。成都深入实施“德润蓉城”工程,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培育推选21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组“时代楷模”、213名中国好人、3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邀请榜样模范及家属参加世园会、百花奖、中超球赛等文化和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倡导关爱模范、尊重模范、学习模范的社会风尚。
道德模范点亮天府双塔
成都人都是热心肠,遇事总要搭把手,激流敢跳,火海敢闯,为陌生人仗义出手,拼尽全力。成都持续做强“平凡之善·蓉城之光”活动品牌,挖掘宣传“动车上的临时产房”“热心市民跳河砸车救人”等1500余件暖心故事,全网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
文明成都,温暖你我,市文明办联合市体育局、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创新打造中超球赛公益看台品牌活动,邀请2万余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和环卫工人、快递外卖骑手、社区志愿者等基层劳动者登上“最美看台”,培育健康向上体育风尚,打造了“温暖成都”鲜明标识。
来源:成都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