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9日,《纽约时报》一反常态的没有内涵、贬低中国,反而发出了疑似“捧杀”中国的声音。
“特朗普还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超越美国!”
5月19日,《纽约时报》一反常态的没有内涵、贬低中国,反而发出了疑似“捧杀”中国的声音。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凯尔・陈(Kyle Chan),在文章中言辞犀利的表示,有鉴于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中国反超美国的时间点,很可能在4年内就会出现。
那么,美国媒体突发这种论调,到底是要搞什么名堂?而中国真的有实力,在几年内对美国发起挑战么?
现如今,美媒突然对中国“大唱赞歌”,看似是在为中国的发展“叫好”,但背后却很可能隐藏着“捧杀”的意图。
回顾以往美媒对中国的态度,那可是充满了偏见和恶意。
他们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反而热衷于传播各种负面消息,试图抹黑中国的形象。
而这一次,美媒的态度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的真实目的。
事实上,从美国的一贯对华策略来看,“捧杀”并非是第一次出现。
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其在全球的竞争对手,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他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过去,美国就曾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捧杀”,比如夸大中国的实力,给中国戴上“世界强国”的高帽子,试图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从而限制中国的发展空间。
这次美媒发文称,中国即将全面超越美国,很可能也是美国“捧杀”策略的一部分。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在国际舆论上陷入被动,同时也给中国的发展制造压力,让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外部阻力。
与此同时,美媒还可能希望,通过制造这种“中国即将超越美国”的舆论氛围,来刺激美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势力,促使他们采取更加激进的政策,来应对中国的发展。
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在国际上制造更多的麻烦,破坏中国的发展环境,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特朗普上台后,那“关税战”的大旗一挥,好家伙,整个世界贸易格局,都跟着晃了三晃。
他这关税政策,核心就是想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来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减少贸易逆差。只不过,这个想法初衷倒是挺美好,可实际操作起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就拿美国的汽车产业来说,为了保护本土车企,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本以为能让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重振雄风。
可结果呢?进口汽车价格上涨,消费者买车成本增加,需求就跟着下降了。
本土车企倒是没了,进口车的竞争压力,可也没了进步的动力,创新能力那只会是越来越弱。
这就好比把孩子关在温室里,看似保护得好好的,实则让孩子失去了适应外界风雨的能力。
再看看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的美国企业,更是苦不堪言。
关税一涨,原材料成本蹭蹭往上涨,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一些中小企业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倒闭关门。
并且,美国的科技创新企业也深受其害,本来可以从全球采购,最先进的零部件和技术,但关税战一打,采购成本大幅增加,创新项目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
而这就相当于,给美国的创新引擎踩了一脚急刹车,长期竞争力直线下降。
另外,在中美贸易这场大戏里,特朗普的表现就像个,只在乎眼前小利益的角色。
之前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在90天内下调关税,这本该是一个缓解贸易紧张局势、共同寻求发展的好机会。
可特朗普倒好,协议刚一达成,就急不可耐地宣称胜利,仿佛在说他打了一场大胜仗。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这是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反观中国呢?则是一直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
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关键产业上,中国早早地就开始投入,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中国政府大力扶持,从补贴政策到基础设施建设,一步一个脚印。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火爆,还远销海外。
再看半导体领域,中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突破技术瓶颈,自主供应链正在逐步成型。
而特朗普呢,还在纠结那点关税,对美国产业的长远发展不管不顾。
他的政策就像是,在玩一场短期的战术游戏,只关注眼前的得失,却忽视了美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大局。
这种短视的行为,恰恰让美国在与中国的长远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
在文章中,作者还提到,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众多产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钢铁领域,中国不仅是产量大国,更是技术强国。
我国成功制备了100吨级低密度钢,打破了美日的技术封锁,相关技术领先美国近10年,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新能源方面,中国更是一马当先。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5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31.6%,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
过去十年,中国的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涨幅惊人,翻了十倍,清洁能源发电在国内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已达58.2%,光伏发电效率突破30%,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还占据了,全球风电市场的70%。
还有就是,在5G通信领域,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建设开通5G基站突破425万个,实现“乡乡通 5G”,5G移动用户普及率超71%。
另外,中国国家层面也是早早地就开始为未来布局,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研工作中。
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已经实现了反超。
再回看特朗普的政策,已经对美国的创新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他大幅削减公共研究资金,这让美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
许多科研项目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被迫中断,一些有才华的科研人员,也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研究经费,不得不考虑前往其他国家,寻求发展机会。
如果美国继续沿着,特朗普的政策道路走下去,未来的景象可能会相当惨淡。
所以整篇文章看下来,虽然有些许捧杀的意味在,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些,中美当前面临的问题。
只不过,中国复兴的势头已经出现,何时与美国出现“死亡交叉”只是时间问题,特朗普的政策,只能说在某些层面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来源:盖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