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雪豹、藏羚羊、牦牛、藏野驴等动物栖息于此,共同演奏着高原上的生命乐章。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雪豹、藏羚羊、牦牛、藏野驴等动物栖息于此,共同演奏着高原上的生命乐章。
在这里,大自然的伟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令无数人向往。回望2亿多年来的时间变迁:大陆之间的碰撞消亡了远古的海洋,地壳的变形与褶皱塑造了雄伟的山脉,曾经的海底崛起成雪域之巅,无数的生命故事就此被折叠在这部由千万层岩石堆积而成的时间之书里。鱼龙、攀鲈、古犀牛、三趾马这些已经消失的生灵轮番登场,它们的演化传奇汇成了一部令人惊叹的生命史诗。
穿越无人之境,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找寻生命的遗迹让青藏高原上的科学考察充满了探险小说的魅力。我国科学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青藏高原上进行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挖掘化石到分析研究,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背后其实是几代科学家波澜壮阔的科考故事。
吴飞翔从2009年开始在青藏高原开展古生物学研究,并在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多次担任领队。在15年的时间里,吴飞翔在高原上的行程达到数万里,他在研究青藏高原古生物的同时,也和同事拍摄了大量图片。这些图片展现了青藏高原的壮美风光和风土人情,令读者大饱眼福。
藏北伦坡拉盆地是重要的化石产区
同时,吴飞翔还是科研工作者中少有的能写会画的科普高手。他亲手绘制了大量精美的古生物插图,令他的研究对象跃然纸上,生动还原了多姿多彩的远古生灵。
3000万年前青藏地区生态环境复原图(吴飞翔/绘)
500万年前的原始长颈鹿——古麟(吴飞翔/绘)
在吴飞翔的笔下,我们看到慷慨的高原给予人们的馈赠不仅有触目可及的雪山圣湖,还有曾经在此繁衍生息、但已湮灭于久远时空的无数生灵。它们虽不曾与我们为邻,却将身形化于石中,留下曾经的印记,并通过传承与进化,汇入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河,随之流淌至今。
本周六,吴老师将和他的小伙伴们做客“首图讲坛”,讲述青藏高原科考的魅力,揭秘高原上2亿多年来的生物变迁。您还可以在一层观看“山海折叠: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图片展,更有机会获得作者签名图书和神秘奖品哦,快来预约参与吧!
主题
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
——《山海折叠》读者分享会
时间
2025年5月24日(周六)14:00
地点
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A座报告厅
(A座外东侧一层玻璃门)
嘉宾
吴飞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地层与古生物学博士,《山海折叠》作者。曾有三叠纪龙鱼类和侏罗纪、白垩纪七鳃鳗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重点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鱼类演化。自2009年以来,曾数十次进入青藏高海拔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并多次担任领队。科研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
朱幼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鱼类学家。
胡珉琦《中国科学报》资深记者,青藏科考随队记者。
来源:多元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