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秦晋:花开无界,清新独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16:51 2

摘要:女画家宋秦晋的作品,设色淡雅,富有韵味,将花卉的柔美与力量、脆弱与坚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美好、柔和、温暖、干净、灵动、自然,呈现出一名女性画家独有的对美的把控和敏感。何况画如其人,宋秦晋本人也是那么细腻温婉,知性优雅,又柔中有力,是一位极具特点的女艺术家。所以

《落墨生花》26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宋秦晋与美同在

文/陶斯亮

关于艺术,我是个门外汉。但对于美好事物,只要有一双懂得欣赏的眼睛即可。

女画家宋秦晋的作品,设色淡雅,富有韵味,将花卉的柔美与力量、脆弱与坚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美好、柔和、温暖、干净、灵动、自然,呈现出一名女性画家独有的对美的把控和敏感。何况画如其人,宋秦晋本人也是那么细腻温婉,知性优雅,又柔中有力,是一位极具特点的女艺术家。所以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宋秦晋和她的作品时,便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宋秦晋常将自己置身于美好中,当成大自然的一份子,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花儿虫儿的共语。无论是一丛野菊花,一棵狗尾草,还是一只小蜜蜂,小蝴蝶,她都能细致地观察它们,感受它们的呼吸,认真地记录下小小生命的生长与荣枯。她深度地与这些鲜活的生命交流,捕捉这份美好,并通过画笔、颜料,创作出独属于她的花鸟作品,将自然的灵感融入画作之中,传递给观者,让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慰藉。

四季轮回,花开花谢。那些短暂的生命,以独特的姿态、色彩和气息,将无尽的美好毫不保留地赠予给人们。而留在画纸上的百花,是永恒。当宋秦晋面对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时,她是幸福的,因为她与美同在。人们追逐她的美,亦被这些美好的存在治愈着。(陶斯亮,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创会会长)

《醉蝶》34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开无界

文/阴澍雨

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花卉是画家们钟爱的题材,形态生动,色彩丰富,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呈现出自然的美善。在艺术家宋秦晋的笔下,花卉竞相开放,精彩纷呈。在春天的暖阳下绽放;在秋日的微风中摇曳。色彩和谐,造型严谨,安静、朴素,是最纯粹的存在,是画家的生命体验的投射。

宋秦晋巧妙地捕捉花卉的微妙变化,运用传统技法,点染、勾勒、皴擦等,表现花卉的质地、纹理,甚至是花蕊的细微之处,都有耐心的刻画,笔触柔和而富有弹性。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和表达,通过花卉这一载体,传达出来。

宋秦晋一以贯之地描绘花草,积习表达,呈现了一个脱俗的艺术世界,如同一汩清泉,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观者。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即使身处纷扰喧嚣的日常,也要关注自然,即使是角落里不起眼的小花,也在展现生命的绚烂。(阴澍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二月来》26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万物有灵 花开无界

文/祝帅

秋风轻拂,带着果实成熟的香气,与你共赏属于这个季节的盛宴,拉开帷幕,目睹秋日里的百花盛开,漫步走进宋秦晋的花草世界。

在诸多的花鸟画家中,宋秦晋的作品一直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其没骨画法使作品空灵生动,对于技法的熟练,又使得作品轻松自然。明艳的桃花、明媚的海棠、淡雅的薰衣草、牡丹、紫藤、梅花……等等,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花卉,都在画纸上默默绽放,不争不抢,不紧不慢,她们呈现一种难得的松弛感,这种松弛感正是当下快节奏的人们所需要的精神慰籍。

可以想见,生活中的宋秦晋,也是以这样一种松弛的态度去生活,去创作,故能带给我们这一刻的轻松和美好。我们也不难看出,画家在创作这些作品时,饱含着对这些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亲近,抱持着这样美好的心态,去谱写百花的魂灵,吸收大自然给予滋养,也回馈给观者带有灵性的创作。

花开无界,她们尽情地吐纳芬芳,滋养着爱美、懂得美的人们;艺术无界限,将生命的、自然的美好传递给人们;那么,我们自然不会受季节的限制,这个季节,可以让我们沉淀下来,去感受这些沉寂的百花,再次绽放的绚丽。

这次展览,共展出宋秦晋最新精品力作50余幅,花卉形象生动,赋色明丽,笔法细腻,格调清雅。通过和谐的色彩展示出了独特面貌。(祝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创意设计与艺术管理系主任)

《芬芳》26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野趣充盈的当代“桃花源”——观宋秦晋没骨写意花鸟

文/裴刚

宋秦晋爱画花,也爱画野草等寻常风物。她笔下的金桂、紫藤、牵牛、菖蒲、海棠等等于平常淡泊的野趣中充盈着一个生机盎然的当代“桃花源”。

中国画是国人心中“精神故园”的皈依处,经历了百年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社会,“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泥土气息是被悬置的乡愁。而宋秦晋的没骨写意画鸟,视野聚焦于微末的故园乡土气息和青草花香之中,却可以安心神。

宋秦晋的没骨兼于工笔、写意之间,讲究物像的结构,又较工笔重彩而言,更自由抒情。

寻常人家的院子里常见的花草,作为中国画的图式传统自扬州八怪及海派之后,形成典型的中国画题材。宋秦晋表现的日常,从田园野趣入笔,在勾染涂抹见直写平淡天真,于物象的结构处起落,笔笔跟连,绵延一气,用的是传统书写的笔法。花鸟写意引书法入画法,目的在于放笔于形外,形简意赅,讲究运笔的收放自如。她的没骨画法用笔吸收了写意花鸟画逸笔草草的书写,精微处见写生的功夫,勾勒出叶片的筋脉,画面达到工写兼备效果。

没骨法不依赖线条勾出轮廓结构,而以墨、色渲染相互撞、挤出物象边缘。自北宋徐崇嗣以没骨画法创没骨花始,徐熙淡彩工笔进而转化形成没骨一路。恽南田(恽寿平)重没骨写生,以淡彩为主为画史中巍巍高峰。撞水、撞粉、撞色的没骨技法中,揉入了自己的心性和创意。她技法谙熟,擅长使用两色或多色的接染、撞染技法,并善于以过渡自然的色彩来写形,平实中显舒朗,质朴中见风骨。“没骨”通过细笔叠加,以色、粉为主,不勾边线,隐含用笔的骨法,强调含蓄表现,没骨作品整体呈现恬淡平和的气质。

花青、石绿、胭脂、朱磦等等中国色,是中国传统文脉系统中生长出的独特色彩系统,而没骨画法最难的就是“色”的运用。没骨画法以色晕染造型,工写兼备。从宋秦晋的用色中可以看到叶片花瓣的造型,整体画面的空间经营构图又借鉴西方绘画的视觉经验,于传统笔、墨功夫中体现现代气息。

观宋秦晋的芍药、鸢尾用色饱满且明艳欲滴,是其用“水”得妙法,水与色相濡以沫,相互交融,可以使色彩鲜活、灵动、丰富,幻化出鸢尾蓝的华贵蓝紫。于蓝中微显稍许紫色而已,便可爱动人。其笔下的花草如“薄施粉黛”的清丽美人,娇嫩欲滴的花草自然离不开“粉”的高难度表现,粉的浓、淡、厚、薄与水、色交融恰到好处的尺度正是最见性情处。花卉活色生香的生机勃勃,在浓淡干湿的笔墨,运用中既显现视觉的丰富又透出沉稳洗练。

在自然物象中见风骨心性,离不开这一绘画方式内在的文脉和思想史。在没骨画法约7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历经积色渲染的工细阶段、率写简淡的写意阶段、中和点染并用发展的阶段。而没骨画法的传承演变一直与“格物致知”为基础的宋明理学思想关系密切。作为花鸟画家对自然中花鸟兽虫精微观察和表现,在通过物象精细严谨的描写和高度概括中,转化为每个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抒发。

这一历史不仅是语言技巧发展阶段,也是宋人细致入微的格物态度,“阳明心学”由“格物”转向“格心”的率写心性的体现,进入近现代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思想,在视觉和尺度的呈现上又有新的发展。可以看到这一古老的绘画方式在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轨迹,也是绘画语言和思想史双重并举的流变历史。

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提出: “当代性是一种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独特关系,既要执着于其中,又应与之保持距离。”如果一个人沉浸于当下,盲目地与时俱进,就有可能跟随肤浅的时尚。只有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当下有冷静的思考,才有可能理解当代性。历史上所有拥有胆识和洞见的思想和艺术都具有某种“当代性”。

在当代水墨实验、图像滥觞的今天,宋秦晋的没骨画鸟却显得清新独立。(裴刚,雅昌艺术网资深主编)

宋秦晋,职业艺术家,西安美术学院毕业。2012年在北京创建“佰草山房”个人工作室,现居北京/上海。

作品赏析

《花开花落》45x34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花之物语》45x34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花间意趣1》106x15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间意趣》22x93cm 纸本设色 2024年

《紫薇花开》68x26cm 纸本设色 2024年

《秋之韵》34x45cm 纸本设色 2023年

《晨韵》68x4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百花拾萃》31x174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丁香》34x4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间意趣2》106x15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金桂吉兆》45x6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间意趣3》106x15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间漫步》45x69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间意趣4》106x15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碧桃旺春》34x46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心即是花》137x6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醉春》34x4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花开盛世》120x24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一年好景》45x6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来源:艺术绘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