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坚守反诈阵地 书写为民答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16:17 2

摘要: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日新月异、犯罪手法层出不穷的严峻形势下,金融安全防线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贵州银行以守护百姓“钱袋子”为己任,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列为全行重点任务,通过构建立体式宣传体系、打造专业化防控机制、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多管齐下、协

坚守反诈阵地,书写为民答卷

——200余封感谢信背后的反诈攻坚之路

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日新月异、犯罪手法层出不穷的严峻形势下,金融安全防线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贵州银行以守护百姓“钱袋子”为己任,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列为全行重点任务,通过构建立体式宣传体系、打造专业化防控机制、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势头,筑牢百姓财产安全的“防护墙”,切实为客户资金安全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2020年至今,贵州银行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依托智慧安防、反欺诈交易平台等智能系统,向公安机关精准推送可疑账户线索2010条,协助成功破获涉诈案件19起,抓捕买卖账户人员23人;先后收到公安、人行、金融监管等单位的表扬或感谢信241封,群众感谢信2封、锦旗12面,先后4次荣获省市级反诈工作突出单位称号。

全面宣防,让反诈知识“活”起来

在贵阳地铁2号线省医站,一群身着制服的年轻人走进地铁车厢,他们手中的卡通玩偶与宣传牌色彩鲜艳,与身上素净的制服形成反差。

此时,车上的乘客大多捧着手机打发时间,突然,一个高昂的男声打破平静:“欢迎乘坐贵阳地铁2号线《全民反诈在行动》地铁专列。”乘客们纷纷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这群年轻人热情洋溢的笑容。

“打击治理电信诈骗,不只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更与咱们银行、通信行业以及在座的每一位息息相关……”原来,这是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联合贵州省公安厅、贵阳市公安局以及各家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的一场极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全民反诈在行动”主题地铁快闪宣传活动。贵州银行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三个身着休闲装的年轻人分别戴上狮子、狼和猪的头套,贵州银行总行安全管理部反诈宣传员罗永丰,仔细确认三人的装扮,帮“狮子”扶正头套后,看着他们和警官走到最前面开始表演。

他们表演的节目《我不是一只猪猪》,是一首反电信诈骗歌曲,女警官在前面深情演唱,三个卡通角色在后面活力伴舞演绎情景。乘客们被深深吸引,热情鼓掌,知识问答送礼物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引得不少乘客争先抢答。

罗永丰认为这类宣传方式十分值得推广。“反诈宣传必须贴近生活和实际,主动走进公众的活动领域,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才能真正见到成效。”

除了线下的快闪活动,贵州银行在线上宣传方面也不遗余力。

“贵州银行官方视频号上,反诈内容占比颇高,点击量也相当可观。”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AI行骗真假难辨,巧设暗号远离诈骗》反诈视频以AI换脸诈骗为背景,通过“女儿车祸住院急需缴费”的情景演绎,层层剖析骗子借助AI伪造声貌、利用情感胁迫诱导转账的套路,同时将“家庭暗号身份核验”的防诈关键点巧妙嵌入情节,让观众在沉浸式观看中,既能深刻感知AI诈骗的隐蔽性,又能切实掌握“转账前对暗号”的实用技能。该视频在用心贵银视频号获得1.8万次浏览量,453次点赞,650条转发,形成了广泛的传播效应。

此外,贵州银行还精心拍摄制作了《“诈”暖还寒 “罪”难将息》《反诈骗之灵魂拷问》《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多转账务必要谨慎》《金融反诈脱口秀》《“爱”的尽头是转账》《反诈骗指南》等一系列反诈短视频,以情景再现、脱口秀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全面覆盖AI换脸、情感诈骗、话术陷阱等高频骗术,并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要点与银行风控措施(如账户监测、资金拦截、信息保护等)融入视频,实现了反诈知识的趣味化传播与场景化渗透,持续提升公众对新型诈骗手段的识别力与防范意识。

同时,贵州银行持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通过构建全行上下“一张网”,线上、线下“两条线”,营业网点、外拓营销、惠农业务“三个面”的全方位宣传格局,组织开展“最安全银行”创建“六进六联”宣传活动,积极鼓励客户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广泛发放反诈宣传折页等,向客户普及金融安全及反诈宣传知识,不断提升客户与员工的识诈、防诈、反诈意识,助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2020年至今,贵州银行开展各类线下反诈宣传高达2.53万次,发放宣传折页135.56万余份,宣传受益人数达152.62万余人。

专业人防,练就反诈“火眼金睛”

在贵州银行,“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深入人心。员工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素养,多次成功识破骗局,为客户挽回巨额损失。

一天晚上11点多,肖云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了客户伍阿姨的电话。

“肖经理,我想跟你咨询下保险退保的事情。”电话那头,伍阿姨的声音颤抖,带着哭腔。

“您别着急,慢慢说。”肖云赶忙安抚道。

伍阿姨几分钟前接到一个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伍阿姨在某个手机购物页面误点了保险购买按钮,如果12点前不退保,保险公司就会从伍阿姨的账户里扣除9000元保费。

伍阿姨顿时慌了神,没来得及仔细思考,就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自己几张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都告诉了对方,期间,对方还多次向伍阿姨索要短信验证码。

“操作成功,保费已经取消了。”对方说完便挂了电话。伍阿姨越想越不对劲,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骗了。伍阿姨独居,儿女远在外地,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向肖云求助。

听了伍阿姨的描述,肖云当即判断这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伍阿姨更加着急了。“怎么办,我这辈子的积蓄都在这些卡里。”她算了一下,这些卡里的钱加起来有120多万。

肖云当机立断,“您别慌,我教您用电话马上把这些卡挂失”。

在肖云的指导下,伍阿姨当晚通过电话进行了银行卡口头挂失,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到黔南分行办理补卡业务。肖云通过查询发现,就在伍阿姨完成口头挂失的前一分钟,诈骗分子就已经把伍阿姨的定期转为活期并尝试转账。

“如果再晚一分钟,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伍阿姨感叹道,“还好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找肖云帮忙”。

员工能在关键时刻识破骗局,离不开该行对员工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视。

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员工的反诈能力,贵州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自2018年6月开始,总行安全管理部每日向全辖支行网点推送以反欺诈为主的各类安全小知识,要求营业网点每日组织员工利用晨会时间进行学习;定期开展“安全大讲堂”,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一方面邀请专家对全行员工进行安防培训,一方面通过行内员工轮流主持大讲堂培训项目,以教促学;将每年六月定为“安全文化宣传月”,在安全文化宣传月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行进行安全工作评比,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贵州银行还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一个人,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任务。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印发《贵州银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贵州银行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任务)清单》,将安全责任任务化、可视化,推动全员“对单领责、照单履责、依单问责”,拧紧了责任链条。同时,坚持常态考核问效,将日常监督、现场检查等纳入考核内容,对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从严追究责任,以强力问责倒逼工作落实。

科技智防,“神器”反欺诈

近年来,贵州银行大力构建“主动防御+智能监测”的安全体系,创建了全行级、全生命周期的名单管理模块,联合公安机关建成全渠道、全流程的反诈平台,实现了7×24小时全时无间断闭环管理,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业内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反诈体系,为守护客户资金安全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

除了智慧安防系统,贵州银行同步建立的反欺诈交易平台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平台以“名单控制规则 + 风控规则模型”为核心,集成了包括各类外部监管名单、行内监测名单在内的60余种行内外黑灰名单,覆盖10余种风险场景类型的超过1000条交易规则,实现对可疑交易、可疑账户、可疑人员的事前预警、事中拦截和事后管控。

在实际操作中,该平台会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交易行为异常,如短期内频繁转账、资金流向可疑账户等,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暂停交易、要求客户进行身份验证等。

平台上线以来,每天平均预警拦截10-20万笔交易,目前已完成对各渠道超54.10亿笔交易请求的监测,阻断客户风险交易2.05亿笔,识别疑似风险交易3356.27万笔,有效防范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2023年,贵州银行涉案账户下降47%,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贵州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表扬。2024年,贵州银行涉案账户数量保持平稳,涉案万户数呈现下降趋势,较年初下降10.26%。

在智能反诈体系高效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安全管理“大脑”支撑——贵州银行安防数据集中监控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安防数据指挥中心)。

2018年,贵州银行提出深化创建“最安全银行”,建设安防数据指挥中心。2020年底,经过两年的建设开发,贵州银行安防数据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4年的不断迭代更新,中心已建成包括大数据分析系统、物联网成像系统、智慧消防系统、智慧用电系统等16个子系统,应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感知智能化、信息数据化、研判精准化、防御主动化的安防数据监控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实现对安全生产重要场所的实时监控、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测,并做好安全风险预警,做到安全应急事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大脑”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结合定制建模,可以对账户进行分级和精准管理。贵州银行安全管理部数据分析员彭磊介绍:“比如,寒暑假,在学生群体中,网络电信诈骗案发频率可能会增加。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建模,加强对学生账户的安全管理,避免账户遭受损失。”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7月,在日常监测的过程中,安防数据指挥中心主动挖掘出多起可疑交易事件,累计处置移送公安机关风险事件线索、刷单、冒充客服、网络贷款、钓鱼网站、账户盗刷等各类疑似欺诈风险事件104余起,涉及金额超775.9万元。

收获认可,二百余封感谢信见证反诈成效

“贵行最大限度地为公安机关争取了时间,让犯罪分子‘遭受较大资金损失’,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六盘水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给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的感谢信上这样写道。

2023年6月,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盘江支行受理A企业网银UK补办时,运营主管发现一个异常情况:客户刚到网点时,该账户余额是200余万,现在变成90余万了。客户UK丢了还能转账交易,其中肯定有诈!

“请问您是不是出租出借了账户?为什么您本人来补办UK的同时,账户却存在网银动账?”运营主管询问客户。“正在使用账户的是我的‘合伙人’,因为最近联系不上了,为了不影响经营,所以我来补办网银UK。”客户无奈地说。闻听此言,运营主管当即决定对账户进行控制,并拒绝了客户补办UK的要求,耐心向客户解释了出租出借账户危害后果。同时,将可疑线索推送到当地反诈中心。

盘江支行随后监测发现,当日仍有可疑资金转向A企业账户,为及时截留可疑资金,帮助群众挽留损失,运营主管及时对后续入账资金采取管控措施,可疑资金得到有效拦截。

该账户最终被银行截留可疑资金150余万元,在银行管控20日后,多地公安机关进行了冻结。贵州银行六盘水盘江支行敏锐、机智、果断的处置,为公安机关争取了时间,让犯罪分子“遭受较大资金损失”,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

无独有偶。2023年8月,贵州银行贵阳花果园支行收到了来自西安市新城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发来的一封表扬信,对支行主动甄别异常客户行为,成功拦截对公账户涉诈大额资金230万元提出表扬。

贵州银行贵阳花果园支行的运营主管在柜面工作时发现,某公司一对公账户突然出现异常资金交易,与该客户以往的资金交易明显不符。运营主管主动联系客户核实具体情况,客户无法说清楚具体资金来源且态度强硬,结合当前反诈的严峻形势和反诈经验,运营主管判断该账户极有可能是涉案账户。

运营主管顶住压力沉着应对客户,并未同意客户账户网银转账业务。次日,支行接到了西安市公安局的电话,表示该账户存在可疑,感谢支行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涉案资金230万元。随后,支行进一步配合民警开展工作,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贵州银行始终践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社会职责担当,聚焦警银协作、精准拦截、创新宣传、锻造队伍等举措,守护人民群众财产。未来,贵州银行将持续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全链条反诈防护体系,提升反诈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继续深化与公安机关、监管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形成强大的反诈合力,共同守护金融秩序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