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论坛”深入探讨

B站影视 2024-12-23 21:20 3

摘要:此次论坛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当下发展需求,以 “聚焦新质生产力,赋注发展新动能” 为主题。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各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对于国家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 “大力推进现代化

2024 年 12 月 7 日,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一场跨学科交流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此次论坛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当下发展需求,以 “聚焦新质生产力,赋注发展新动能” 为主题。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各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对于国家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列为首项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奋进方向。基于此,本次论坛立足不同学院学科特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融合了武汉大学能源材料、国土资源、城乡建设、测绘遥感、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电气及自动化等多学科群,从创新智汇、协调智享、生态智绿、城乡互融等多角度深入探讨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 这一重要工作,致力于搭建一个紧跟时事热点、聚焦国家发展的高起点、多领域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广大研究生对新质生产力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营造共同关注、积极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氛围。

论坛的举办得到了全国各高校的积极响应,收到了众多优秀硕博研究生的踊跃投稿,大家都渴望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与同行们交流切磋。同时,也吸引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深知这样跨学科、多视角的交流探讨对于推动学术进步、促进学科融合以及助力国家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当日下午 14:30,论坛准时召开,现场气氛热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成海容老师、吴东星老师、王海军老师、曹丽琴老师以及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韩震宇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了此次论坛,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博研究生也纷纷参与其中,共同开启这场知识与思想碰撞的学术之旅。

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中,能源材料学科涌现出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展示出该学科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来自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邸文皓同学针对信息化时代的能源挑战,聚焦于高效能数据存储技术。通过研究具有优异磁光特性的 YIG 材料,采用液相外延法制备出大面积、高质量的 YIG 薄膜,并创新性地 Co 掺杂优化其磁性能。这一研究不仅显著提升了数据存储效率,还深入探索了薄膜结晶质量与磁性能,为超快激光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充分体现跨学科融合的优势,且成果在光磁存储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为解决数据存储能源问题开辟了新思路。

还有来自武汉大学的黄争辉同学,针对木质素电催化解聚过程中酚类物质易发生过度氧化的难题,率先开发了催化木质素解聚的一体池对电解体系,成功实现了 C-O 键的选择性断裂和高附加值三芳胺衍生物的高效合成。该成果在为木质素电催化定向转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助力我国生物质资源化和高值利用迈向更宽、更高、更深的维度,对于能源材料学科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从不同角度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贡献了力量。

这些能源材料学科的创新观点与技术突破,契合当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有助于加快推动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赋注发展新动能。

国土资源学科方向的参会者们同样带来了精彩纷呈且极具价值的研究内容,从多个角度探索在土地资源利用、资源保护等方面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有的学者深入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与新使命,提出要从土地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本质属性出发,强调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并在整个社会层面设立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深化现有领域研究,以更好地应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保障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为新质生产力在国土资源领域的扎根奠定基础。

还有研究者着重探讨在新时代和中国特色视角下,如何重新审视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客观性、重要性和独特性,关注提炼核心问题,面向重大需求发展学科,持续关注学科发展与其他领域的关系,为学科未来找准方向,使其能更好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契合,例如助力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释放更多可用于创新发展的空间资源等,进而促进相关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为国家在国土资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另外,像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的研究员,则认为土地资源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强调必须以自然资源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为抓手,从科学原理、工程技术、规划编制、制度设计出发,完善和坚持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可持续的土地资源安全,这对于稳定国土资源这一基础,让新质生产力能在稳固的 “土壤” 中持续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全方位助力国家在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领域不断进步。

城乡建设学科在本次论坛上也是大放异彩,呈现出诸多有关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中运用新质生产力的新思路与新实践成果,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积极动力。

例如,有来自武汉大学的同学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镇域活力的研究缺失、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尺度与研究范围以及方法与模型等方面开展了中国镇域活力评价及其区域差异格局分析。其研究指出当前国内对镇域活力的探索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统一的内涵体系,且对交通因素的考量较为欠缺,这为后续进一步聚焦镇域层面,借助新质生产力如数字技术等手段,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域活力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还有学者关注在城乡建设中如何通过深度整合数字技术,打破传统界限,推动城乡间信息互动、资源共享,着力构建城乡全覆盖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均衡配置,像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城乡居民对于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配与设施建设等,切实为城乡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展现出城乡建设学科在运用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对于未来打造更具活力、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中,“创新智汇” 分论坛备受瞩目,该分论坛以 “智能创新生产力,数字汇能新发展” 为主题,着眼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在基础建设、行业发展、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创新及运用,为大家指明了新质生产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自全国各高校相关领域的同学们齐聚于此,积极交流研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深入讨论其在城乡数字化建设领域的实现路径。他们还分享了以数字技术这一新质生产力为基础的智慧城市设计、城市管理科学等现代数字城市建设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最新理论、技术和实践应用成果,倡导城乡数据治理新理念,致力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例如,有的同学分享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进而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还有同学介绍了云计算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通过网络更便捷地服务偏远地区的患者;也有同学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安防领域的实践,通过智能监控、图像识别等手段,助力打造更安全的城市环境。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先进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所产生的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力量,也为后续更多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让大家看到了数字技术在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协调智享” 分论坛同样精彩纷呈,其围绕 “汇聚学科新智力,协同促进谋发展” 这一主题,利用遥感、测绘等高科技技术获取地理空间、生态环境等数据,并与数字技术进行跨学科融合,有效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在城市、乡村等特定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在这个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相关领域的同学们纷纷分享地理国情、北斗导航、遥感影像、城市制图等数据图像资源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技术和实践应用成果,涵盖了土地覆盖和利用变化、天气预测、船舶分类、灾区定位、遥感精准农业等诸多话题。

比如,有同学介绍了通过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土地覆盖变化情况,为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还有同学展示了如何借助北斗导航与数字技术结合,实现对船舶的精准定位与智能管理,保障水上交通的安全与高效;另外,在遥感精准农业方面,有的同学分享了利用卫星遥感获取农田信息,再结合数据分析指导农业生产,像精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这些分享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跨学科融合下的技术应用对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落地的重要意义。

“生态智绿” 分论坛以 “数字引擎减污降碳,科技助力护蓝增绿” 为主题,聚焦于现代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该分论坛邀请来自全国各高校相关领域同学分享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环境监测、生态预警、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最新理论、技术和实践应用成果,为推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同学们的分享涵盖多个维度,有的介绍了利用智能传感器网络进行环境监测,能够实时、精准地获取大气、水质等环境数据,一旦数据出现异常便可及时发出生态预警,为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争取时间;还有同学分享了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精准核算与管控,助力企业实现减污降碳目标;另外,在生态修复领域,有的同学展示了借助数字技术模拟生态系统演变,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扩绿增长方案,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和效率。这些成果彰显了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独特优势,也让大家看到了科技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激励更多人投身于生态智绿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之中。

“城乡互融” 分论坛秉持 “城乡智联共融,数字引领发展” 的主题,旨在通过深度整合数字技术与城乡发展,打破传统界限,推动城乡间信息互动、资源共享。

该分论坛邀请来自全国各高校相关领域同学分享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社会服务、城乡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模式。同学们积极分享如何着力构建城乡全覆盖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以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均衡配置,为城乡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例如,有的同学介绍了利用大数据分析城乡居民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差异,进而通过线上教育平台等方式,让优质教育课程能够在城乡间更均衡地传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还有同学展示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城乡社区治理,实现智能安防、智能便民服务等功能在乡村的落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另外,在文化资源共享方面,有的同学分享了搭建数字化文化平台,将城市丰富的文化活动、展览等以线上形式向乡村延伸,同时也把乡村的特色民俗文化传播出去,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探索与实践让人们看到了数字技术在促进城乡互融、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广阔前景,也为后续进一步完善城乡数字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上,武汉大学的学子们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风采,带来了多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汇报内容。

来自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黄争辉同学,在 “生态智绿” 分论坛进行汇报。他针对木质素电催化解聚过程中酚类物质易发生过度氧化的难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运用创新思维,率先开发了催化木质素解聚的一体池对电解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成功实现了 C-O 键的选择性断裂,并且高效合成了高附加值三芳胺衍生物。该成果的意义重大,不仅为木质素电催化定向转化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助力我国生物质资源化和高值利用迈向更宽、更高、更深的维度,在能源材料学科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技术方向,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而在 “协调智享” 分论坛,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杨冉茂同学,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镇域活力的研究缺失、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尺度与研究范围以及方法与模型等多方面,开展了中国镇域活力评价及其区域差异格局分析。她指出当前国内对镇域活力的探索还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统一的内涵体系,而且对交通因素的考量也有所欠缺。这一研究成果为后续进一步聚焦镇域层面,借助新质生产力如数字技术等手段,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域活力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对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武大学生的汇报内容,彰显了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敢于创新、深入钻研的学术精神,也体现了武汉大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深厚实力和丰硕成果。

除了武汉大学的同学们,来自其他高校的代表们同样在论坛上贡献了精彩纷呈的汇报内容,展现出不同高校在跨学科研究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独特视角和成果。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刘杰同学,在 “生态智绿” 分论坛分享了自己极具价值的研究。他选取东部湖区的太湖、洪泽湖和骆马湖作为典型湖泊,进行多年期逐月采样,通过比较同一气候背景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的差异,基于连续型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太湖 Chla 模型,模拟了不同气候背景和营养盐下的太湖 Chla 浓度,从而能够 “动态” 评估不同气候背景下的营养盐控制目标。这一研究对于湖泊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利用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李涛同学,在相关分论坛汇报了关于稻壳生物炭对镉铅的竞争吸附特性与机制量化的研究。他以稻壳为原料,在 700℃条件下制备得到稻壳生物炭 RHB700,深入研究其在单金属和双金属体系条件下对镉(Cd)和铅(Pb)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条件下,稻壳生物炭对 Cd 的最大吸附量为 9.22 mg/g,对 Pb 的最大吸附量为 38.69 mg/g;在竞争条件下,稻壳生物炭对 Cd 的最大吸附量降至 4.68 mg/g,而对 Pb 的最大吸附量增至 41.75 mg/g。并且通过动力学分析等手段,揭示了稻壳生物炭对 Cd 和 Pb 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矿物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官能团络合作用以及其他吸附机制,在竞争条件下,离子交换作用的贡献率有所增加,而其他吸附机制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该研究对于土壤等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方面,结合新质生产力探索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有着重要启示。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邸文皓同学,在能源材料学科方向有着突出成果并在论坛展示。他针对信息化时代的能源挑战,聚焦于高效能数据存储技术,选择具有优异磁光特性的 YIG 材料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液相外延法制备出大面积、高质量的 YIG 薄膜,同时创新性地 Co 掺杂优化其磁性能。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数据存储效率,还深入探索了薄膜结晶质量与磁性能,为超快激光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充分体现跨学科融合的优势,且成果在光磁存储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为解决数据存储能源问题开辟了新思路,也为能源材料学科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应用提供了优秀范例。

这些来自不同高校代表的汇报,从多个学科领域、多个研究角度出发,展示了跨学科研究在探索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也为广大学子和科研人员带来了新的启发与借鉴,共同推动着相关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中,各位专家的点评成为了一大亮点,为参会的同学们指引了学术研究的方向。

出席论坛的点评嘉宾阵容强大,包含了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成海容老师、吴东星老师、王海军老师、曹丽琴老师以及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韩震宇老师等。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对学生们的汇报内容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点评。

在各分论坛中,同学们展示了精彩纷呈且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专家们在肯定同学们积极进取与探索精神的同时,也针对每位同学汇报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在 “生态智绿” 分论坛,当同学们分享有关减污降碳、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成果时,专家们先是认可了研究方向贴合当下绿色发展需求以及在对应领域所展现出的创新思路,随后也从专业角度出发,指出部分研究在数据样本选取范围、长期跟踪监测的完整性以及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紧密性等方面可进一步优化完善,引导同学们后续可以往更贴合现实治理需求、提升成果转化可行性等方向努力。

又如在 “协调智享” 分论坛,对于同学们汇报的利用遥感等技术获取数据推动新质生产力应用的相关内容,专家们表扬了大家善于跨学科融合运用技术手段的能力,但也点明在不同地区数据对比分析、跨学科理论基础支撑阐述等环节还能够继续深化,鼓励大家拓展研究视野,加强多区域、多场景下的共性与个性研究,让成果更具普适性和指导价值。

这些专家点评对于学术研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专家们站在学科前沿和宏观发展的高度,能够精准地指出同学们研究中的优势与短板,让同学们明晰自己的研究处于何种水平以及后续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专家们的建议往往蕴含着对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有助于引导同学们紧跟学术前沿,把握研究热点,避免走入学术研究的误区,从而更好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深耕细作,为推动学科进步、促进学术创新贡献更多有价值的力量。

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促进跨学科交流方面,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让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能源材料学科的新成果可以启发国土资源学科对于资源利用中能源相关问题的思考,城乡建设学科的实践探索也能为生态智绿方向提供关于空间布局与生态协同的新思路等,不同学科的思维碰撞,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增进大家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其次,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而言,论坛聚焦于 “聚焦新质生产力,赋注发展新动能” 这一主题,通过多个分论坛以及众多学者的汇报分享,展示了在数字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如何在能源、资源、城乡建设、生态等重点领域发挥作用,从理论探讨到实际应用案例的展示,都为新质生产力在各领域的进一步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支撑,加速其融入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

展望未来,此类跨学科论坛的持续举办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持续变化,每一次论坛都能紧跟时事热点、聚焦国家发展需求,成为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的汇聚地,让学术研究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它能够吸引越来越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参与其中,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广大学子和科研人员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助力国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

来源:郭青松老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