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也不会把“胃癌”这两个字和自己联系起来。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来得快、去得快,也不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天天耳熟能详。它更像是个沉默又狡猾的老狐狸,一不小心,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也不会把“胃癌”这两个字和自己联系起来。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来得快、去得快,也不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天天耳熟能详。它更像是个沉默又狡猾的老狐狸,一不小心,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胃癌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可能中招
很多人一听“癌症”两个字,就自动联想到七八十岁的老人,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根本不可能得。而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直到确诊那天,我才知道自己多天真。
我今年才42岁,平时爱运动、不抽烟、酒也喝得少,按理说“得癌”这事,怎么也轮不到我头上。但命运就是这么讽刺,我被确诊为胃癌早期,还是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的。
那段时间,我一直以为是胃炎犯了,吃点药就能缓解,谁知道背后藏着的是一个足以改写人生的定时炸弹。你以为的“胃不舒服”,可能正是身体在悄悄报警。
这些“老毛病”?小心,是胃癌在试探你!
说几个我当时的症状,你对照看看有没有:
吃一点点就觉得饱,甚至觉得反胃;
上腹部隐隐作痛,尤其是饭后更明显;
有时候突然没胃口,对油腻的食物特别抗拒;
体重莫名其妙地往下掉,一个月瘦了6斤还没觉得不对劲;
偶尔还有点黑便,但以为是吃了补铁药的缘故。
这些症状听起来是不是很“普通”?对,正是因为太普通,才容易被忽略。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忍一忍就过去”的想法,可胃癌就是在你“忍”的时候,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我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确诊的?
说来惭愧,我是做医生的,但也不是常年盯着自己的身体。那次其实是陪我老婆去做体检,她说顺便我也一起查查,刚好那年单位也有补贴。我想着反正没啥事,做个胃镜也无妨。
结果胃镜一出来,医生面色凝重地看着我,说:“你这里有一块黏膜,看起来不太对,我建议你做个活检。”我心里咯噔一下,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可能不是小问题了。
几天后报告出来,确诊为胃癌早期,分化程度中等。我记得那天我一个人坐在诊室外的长椅上,看着手里的报告,脑子一片空白。即便明知道是早期可以手术,但那一瞬间,你还是会觉得,人生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
早期发现,真的是命运给我的一条生路
很多人一听“癌症”,第一反应是“完了”。但其实胃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治愈率是很高的。我们医院有一组数据:发现得早,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等到晚期才发现,哪怕开刀、化疗、靶向一个都不少,五年生存率也不到20%。
我做的是腹腔镜下的胃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得还算好,没用上化疗。但我知道,我是极少数的“幸运儿”——真正的关键,是早发现。
你以为“忍一忍”的胃病,可能是胃癌在试探你底线;你以为“吃点药就好了”的胃胀气,可能是癌细胞在悄悄扩散。
为什么很多人错过了胃癌的“黄金窗口”?
原因有很多,但我总结了三条最常见的:
1. 把胃癌当成胃炎或消化不良。
很多人对胃不舒服已经习以为常了,尤其是应酬多、吃饭不规律的人,胃胀、反酸、恶心成了“家常便饭”。
2. 害怕做胃镜。
我身边太多人说:“胃镜太痛苦了,我宁愿吃点药试试。”结果就是,一拖再拖,等到做胃镜时,已经是中晚期。
3. 误信偏方或保健品。
我见过不少患者,确诊后不肯接受正规治疗,却花大价钱买所谓“抗癌神药”,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做胃镜到底有多重要?我来告诉你真相
很多人对胃镜的恐惧,都是建立在“听别人说”的基础上。我亲身做过两次胃镜,说实话,确实不舒服,但远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现在还有无痛胃镜,全程睡一觉就检查完了,检查时间也就十几分钟。
你会忍受牙疼、忍受抽血、忍受输液,为什么就不能忍受一次胃镜?
如果你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病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经常抽烟喝酒,饮食重口味;4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胃癌“喜欢”什么样的人?这几类人更要警惕
说几点你可能没想到的:
1. 爱吃腌制食物的人。
像咸菜、泡菜、咸鱼、腊肉这些,含有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增加胃癌风险。
2. 经常熬夜、压力大的人。
精神压力会影响胃黏膜修复能力,让胃更容易“出问题”。
3. 喜欢吃烫食、重口味的人。
吃得太烫,会反复刺激胃黏膜;吃得太咸、太辣,也容易造成慢性炎症。
一句话总结:你怎么“虐待”你的胃,它就怎么“报复”你。
那些我曾经忽略的小信号,现在全都刻在了脑子里
我现在特别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年对身体的信号视而不见。比如:吃饭后总觉得上腹发胀,以为是吃多了;有时候嘴里发苦、打嗝,觉得是“火气大”;睡前爱吃宵夜,胃里翻江倒海也不在意。
你以为的“小问题”,可能就是癌细胞悄悄发芽的地方。
得了胃癌后,我才真正理解“健康是1,其他都是0”。这句话以前听了无数遍,但没有哪一次像这次这么刻骨铭心。当你没有健康,一切都成了空谈。我在住院那几天,看着窗外阳光明媚,却连下楼走一圈的力气都没有,那种无力感,真的像是一把钝刀在心口慢慢磨。
健康不是你有时间才去管的事,而是你必须优先考虑的头等大事。
现在的我,反而比以前更“健康”
听起来有点反讽,但是真的。我现在:每天固定时间吃饭,不再暴饮暴食;每晚11点前睡觉,不熬夜刷手机;每年做一次胃镜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不抽烟、不喝烈酒,连饮料都戒了;学会释放压力,偶尔也会冥想、写日记。
你不用等到生病才开始爱惜自己,现在就可以做出改变。
胃癌这件事,写在最后的话
我不希望你经历我经历的那一切,也不希望你在未来某一天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拿着一份化验单发呆。如果你读到这里,请用三分钟想一想:我最近的胃还好吗?我有没有忽视什么信号?我多久没做过体检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胃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消化杂志, 2022, 42(12): 721-739.
[2]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年)[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09): 672-686.
[3]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4年)[R].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马医师健康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