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4日,由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发起的“京冀同心·智勇同行”城市生存挑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市和河北省7所小学的154名少先队员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广场上集结成33支混编小队,共同完成挑战任务。
5月14日,由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发起的“京冀同心·智勇同行”城市生存挑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市和河北省7所小学的154名少先队员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广场上集结成33支混编小队,共同完成挑战任务。
据悉,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小学、北京市平谷区第七小学,北京市昌平区崔村中心小学,河北省沧州市重庆路小学,河北省沧州市解放路小学和河北省沧州市迎宾路小学。孩子们每人仅携带1元启动资金,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出发,穿越二十多公里抵达北京陶然亭公园。在完成任务与公益实践的同时,他们还要通过售卖手工艺品,向路人表演等形式,赚取当天的餐饮、交通等全部开支。
“最初拿到1块钱时,我觉得自己肯定完不成任务。”沧州市重庆路小学学生王馨然回忆道。她和队友们尝试在奥森公园街头卖手工饰品,却屡屡被拒绝。“有位阿姨直接说‘这东西网上才卖几毛钱’,我当时特别沮丧。”但团队没有放弃,他们调整策略,向游客讲解手工饰品的设计感和盈利后钱款的公益性,最终换得一顿午餐:“当阿姨听完我们的介绍后开始有了耐心并主动掏钱时,我突然明白,真诚和创意比钱更重要。”王馨然表示。
这样的故事在活动中屡见不鲜。平谷七小的学生用书法作品换饮用水时,被商家质疑“小孩子能写好吗”;有的队员因英语不熟练,在向外籍游客介绍中轴线文化时屡屡卡壳……但每一次挫折都成为成长的契机。“我们小组设计了‘速写定制服务’,把速写和书法打包卖给游客,既传播了文化,又给游客留下了旅游纪念,又赚到了钱。”海淀区红英小学五年级学生郑雅琪骄傲地说。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不仅完成了任务,还主动将剩余的钱捐赠给公益项目。“原来帮助别人比得到奖励更快乐。”郑雅琪同学的话道出了孩子们集体的心声。
“这些孩子的身心素质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强大。”红英小学德育主任张琦全程跟随观察。她注意到,当有的同学因英语发音不标准被外国游客摇头拒绝时,队友们没有埋怨,而是轮流帮忙补充,并鼓励同学再试试。张琦表示:“这种团队互助精神,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中午12点,各小队面临当天最大的挑战——用口袋里的收入自行解决午餐。“咱们换一家吧,我们目前赚的钱还吃不上30多块的炸酱面。”记者在商场美食区看到,孩子们为了在预算内让每个队员都吃饱,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队员主动询问店员有没有价格稍低的儿童餐;有的则在列竖式,仔细计算怎么买套餐最划算;还有的用才艺表演获得食物。全程参与的家长志愿者姜科宇爸爸深有感触:“这个环节最能检验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他们要学会谈判、分工、妥协,这些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在地铁购票环节,不少平时内向的学生,和同伴们一起主动请教路人,共同完成换乘并抵达终点;平谷七小和红英小学的几个孩子组成了“方言翻译组”,将北京孩子的京片子与河北学生的乡音融合,设计出趣味路线指引语音包。“这些实践让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翠湖小学带队老师感慨。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种。”红英小学党委书记卜国超在活动总结会上强调。他向家长和师生介绍了学校启动这项挑战的初衷:“ 最好的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更在社会和生活这个大课堂当中。这场‘一元钱生存挑战’是一次对勇气与智慧的考验,更是一次对责任与担当的锤炼。孩子们用一元钱解决午餐、用才艺换取资源、用合作突破困境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在挑战中理解团结的过程,也是读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最好机会。”
据悉,为了让活动更具教育价值,红英小学还联合京冀多校开发了《城市生存》校本课程资源库,将孩子们在社会生存、社区服务等真实生活场景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截至目前,我们共收录了百余个成长案例。”卜国超介绍,“学校将开发更多实践课程、建立挫折教育案例库、扩大京冀校际合作,让孩子们带着任务走进社会、体验生活。”红英小学将创造更多真实的实践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拥有健康积极的身心状态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最终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