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淘宝平台经营的一位普通商家,某天突然收到一则通知:其销售的一款T恤短袖因涉嫌商标侵权被投诉。投诉方为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编号为46821746,商标名称为“森马”。违规类型被平台定义为“商标权-不当-不存在此样式或型号”。
一、突如其来的平台通知
在淘宝平台经营的一位普通商家,某天突然收到一则通知:其销售的一款T恤短袖因涉嫌商标侵权被投诉。投诉方为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编号为46821746,商标名称为“森马”。违规类型被平台定义为“商标权-不当-不存在此样式或型号”。
这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但这次不同,处罚不再是以前的“售假”类不扣分处理,而是直接被平台认定为一般违规,每个链接扣除6分,并伴随商品链接的下架风险。
二、误用热词引发的风波
原来,该商品标题在某一属性中写入了“森马风格”字样,以蹭品牌热度获取流量。这种行为在以往被视为轻微违规,但随着规则更新,平台对此类行为的定性更严格,“未生产”类型的举报也从以往的售假类转为实质违规,不仅可能删除链接,还直接影响活动报名与店铺信用评分。
三、逆转的申诉结果
商家在了解情况后进行了申诉。经过平台核实后,最终认定该情况不构成实际侵权,商标权投诉不成立,商品链接恢复,原有处罚也随之撤销,所扣分数也一并消除。
这不仅让商家松了一口气,也引发了行业对平台规则变动的广泛关注。此前“未生产”并不扣分,如今变为直接影响信用分,算是变相加重了处理结果。
四、案例的启示
这一案例提醒商家们:即使没有实质侵权行为,只要在商品信息中出现了品牌词,也可能被认定为“未生产”类商标权违规。平台规则不断迭代,唯有时刻关注变化,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悦谈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