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丝绸之路的璀璨历程中,敦煌始终以文明交融的见证者绵延至今。当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浪潮奔涌而来,敦煌以“美丽敦煌我来绘”系列活动为笔,在敦煌大街小巷的方寸之间勾勒出文化自信的生动图景,书写着文明传承的创新篇章。
在丝绸之路的璀璨历程中,敦煌始终以文明交融的见证者绵延至今。当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浪潮奔涌而来,敦煌以“美丽敦煌我来绘”系列活动为笔,在敦煌大街小巷的方寸之间勾勒出文化自信的生动图景,书写着文明传承的创新篇章。
艺术让城市更美
在敦煌市月牙泉镇月牙泉村,游客发现一处民宿的墙面上绘有四幅大型“敦煌壁画”,名为《丝路传奇》。“用壁画讲述丝路故事,民宿居然也能这么有文化。”游客由衷地发出赞叹。据了解,该壁画由敦煌青年画家段晓阳手绘完成。
2024年8月,敦煌清美艺术培训学校的师生们拿起画笔,在城区主次干道的空白区域描绘富含敦煌元素的画作。从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到敦煌飞天的飘逸神韵,再到九色鹿故事传递的诚信善良,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符号。通过现代艺术手法跃然眼前。敦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亚林说:“这种艺术创作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美化,更是对文化基因的唤醒。当敦煌文化以如此生动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正是文化自信最鲜活的体现。这种将艺术与城市公共设施结合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界限,让文化自信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街头巷尾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美学。”
目之所及皆美好
“美丽敦煌我来绘”活动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全民参与性。从专业艺术家到普通学生,从返乡大学生到热心市民,不同群体在活动中找到了传承文明的共同语言,让敦煌文化在全民共创的艺术浪潮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在敦煌市沙州镇兰馨花园小区,原本单调的小区墙面和塑料管等公共设施,在社区干部和居民志愿者的共同创作下,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成为“目之所及皆美好”的温馨港湾。社区干部李红燕说:“以前小区里这些公共设施平平无奇,自从开展这个活动后,每个人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大家一起调色、勾线、上色,在创作中不断交流想法,邻里关系更融洽了。现在看着这些被赋予敦煌文化内涵的画作,小区一下子有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居民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更强了。”
2025年4月,敦煌市文联与艺术培训学校的志愿者们在敦煌主干道并肩创作,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接力传承的生动画面。中央美术学院返敦大学生李帅尧说:“在敦煌元素绘画创作过程中,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敦煌壁画,更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传承文明的使命。这种参与感让我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结。”敦煌清美艺术培训学校创始人冯世兰介绍,活动开展以来,在校师生已累计完成110个配电箱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如同散落城市各处的文化驿站,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敦煌文化的微型窗口。
移动的文化展厅
在敦煌市第五幼儿园的外墙,莫高窟、九色鹿等经典敦煌元素以童趣盎然的笔触跃然墙面。每当放学时,孩子们总会拉着家长的手用天马行空的想象续写敦煌故事。这些充满童真的壁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敦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肖永强说:“‘美丽敦煌我来绘’活动突破了传统文化展示的固有模式,将敦煌壁画艺术从洞窟、博物馆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间,创造出‘移动的文化展厅’。这种创新不仅让敦煌文化跨越时空与现代生活融合,更让千年文明得以用更加鲜活的方式传承。”
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敦煌市将陆续完成空白区域的艺术美化。这些承载着敦煌文化元素的“方寸”,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成为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国内外游客驻足欣赏这些街头艺术作品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愉悦,更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人人都是传承者
“美丽敦煌我来绘”活动的深远意义,更在于其对文化生态的培育。通过持续多年的实践,激发了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营造了“人人都是文化传承者”的良好氛围。
敦煌市民陈云超说:“这些绘画作品。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让我们受到了文化熏陶。”敦煌市北街小学六年级学生窦晨说:“我最喜欢九色鹿的故事,自己在画画时,也喜欢画九色鹿。”
这种文化传承方式,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新一代文化守护者。当孩子们在街头驻足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当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敦煌文化之美,文明传承的接力棒已在代际传递中愈发坚实。
从一支小小的画笔,到城市空间的文化重塑,“美丽敦煌我来绘”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一次深刻的文明传承行动。它向世人证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动能,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唐囡囡)
编辑:杨阳
见习编辑:石英
来源:酒泉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