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好,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你该如何选择呢?(生:文章)没错,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我们今天也有叫议论性的文体,表示言论主张。在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经常看到文章,有想说的,比如说。看到马想说(生:马说)看到医生想(生:医说),看到老师就想说(生:医
一、揭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生:少年中国说)。“说”这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这篇课文我觉得应该是一篇议论文。
生:“说”是一种文体。
生:我觉得应该是说话或交谈。
师:好,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你该如何选择呢?(生:文章)没错,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我们今天也有叫议论性的文体,表示言论主张。在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经常看到文章,有想说的,比如说。看到马想说(生:马说)看到医生想(生:医说),看到老师就想说(生:医说)。那么少年中国说是什么意思?
生:对少年中国的言论和主张。(师:非常好,是梁启超关于少年中国的言论主张。)
二、新课教学。
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课文。作者是梁启超,谁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生:我知道他是康有为的学生。而且他和康有为一起进行戊戌变法也叫维新变法,还有著名的那个公车上书。
师:非常好,他对历史这一段历史查阅的非常的丰富啊,而且把重点给我们说了出来。
生:我还要补充一下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
生:作品有《饮冰室合集》。
师:很好,你们从他的作品,从他这个所做的事儿来了解。孩子们,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我们还了解一个人,还可以关注他的号。好,我们来读一读(出示作者资料,学生读。)
生:我们说这个号不是随便起的,表达了一个人的爱好、志趣、志向,从号中你觉得梁启超又是怎样的人?
生:他是一个向往自由自由的人。
师:向往自由说明当时的处境并不是非常好想要自由的人来最后一男生
生:他是一个走在时代最前面的领导人。
师:他想做一个和当时中国不一样的人。
生:从这个号饮冰室主人。大家都知道啊,这个冰在古代来说是非常纯洁的一种表现。那么就说明这个梁启超,他非常的纯洁高尚。
师:他可以从这个方面角度来解读。没错,饮冰室主人,是他广为人知的一个号。庄子里面这样写道“吾今朝受命而夕饮冰”。当时的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进行戊戌变法。面对中国内忧外患,他内心是非常焦灼的,恨不得饮冰解渴。所以我们说呀,梁启超是一个热切的爱国者,那么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一九零零年,我们近代的中国,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谁来说?
生:当时日本人大肆屠杀,能看到的就是抢,抢不来的,就烧。然后不管男女老少都杀又强烧杀抢掠。
生:清朝末年政府腐败,然后当时首先是两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其次是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入侵中国。然后入侵完中国之后,中国又和日本打了个甲午战争,然后中国战败签订了一一堆不平等条约。
师:这个孩子,对历史看来了解的比较详细,而且他在摘取资料的时候,把最重要的分享给了我们,这也是我们查阅资料的一个好办法。一堆资料中我们可以选取(重要的)
(出示资料)我们来看看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我们和列强签订了1000条不平等条约,并赔偿给英国赔偿军费白银2000万两。再看一八五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又给英法联军赔偿八百万。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海战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索取白银两亿两,割占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还有,一九零零年,写这篇文章的那一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10国共9亿多两,分36年还清。孩子们,九亿多两,相当于今天人民币的三千五百四十五点六三二四四亿。
如果你一个人一天花一万块钱,你要花九万七千一百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当时的中国很弱,被迫签订了条约,而且赔偿的金额赔偿的金额非常的多。
师:政府无能,所以我们只能给别人银两。
生:通过这些数据,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一句话叫弱国无外交。
师:当时的中国就是这样,一百多年前我们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八国联军认为你们中国只能有我们共管由我们瓜分。更可怕的是,中国的一些卖国求荣者也认为中国三天不灭亡,没有天理,只能由列强主义来瓜分。可是我们的清朝政府呢忙着割地赔款,割地赔款。红色部分割出去的一共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印度。
面对国家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所以梁启超呐喊道——
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故”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是,所以)有,所以就一定要有“因为”。这篇课文注意咱们是节选,它全文呢一共三千七百九十八个字,除去文章的二百二十一字。你觉得前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师:我觉得前面应该写了中国怎样被欺负?
生:我觉得前面应该写了中国被欺辱和对少年的一个期望。
生:我觉得学校还写了八国联军怎么开始分配中国的领土,然后清朝的皇帝是怎么腐败无能。然后讲了,他怎么希望中国少年,希望中国以后会怎样。
生:我觉得可能会说中国鼎盛时期与现代时期的一个对比哦。
师:我们要想说现在最好有个对比,毕竟国家咱们中国有两千年的历史,泱泱中华。
生:我觉得他可能写了怎么样才能拯救现在这个局势。
师:哦,提出了一些方法,对不对?不能光说中国的屈辱。
生:我觉得他可能之前说的日本人是怎么对待我们中国人,然后称我们为什么?
师:而且不光是日本人,还有各国对我们中国态度好。我们来看看作者梁启超在全文的开篇写了这样一段话,全班齐读。(出示)
师:恶是什么意思?(生:可恶),再关注这两个句子的标点,再读。(生:是何言!是何言!)说的什么话?他们称我们为(生:老大帝国)。这不是表扬我们吗?(生:不是)
意思是说我们?
生:意思是说我们老而腐朽,大而无用。
师:特别好,老大帝国就是老而弱小,大而无用。梁启超认吗?他说(师指屏幕)
生读: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
(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生:梁启超认为少年中国是智慧的,然后精神上是富裕的,是强大的,也是独立自由的,可以进步的。他更希望是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师:非常好,能从文字中读出我们的少年中国。
师;孩子们这段文字,写于一百二十一年前,跟今天的表达略有不同,它属于文言文,谁能读好这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出了层次感递进,而且关注到了标点,对不对?还有谁想来试一试。
指名读。
师:,他们都关注到了标点。当我们关注标点,关注断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篇文章读好,全班一起试一试。(全班读)
师:大家都能读得连贯而且有气势。当我把这段话这样排版。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征?发现了什么特点?
生:这段话里面有节奏(师:从哪可以看出来),从每句都有“少年”和“则国”
师:哦,都有一个句式叫:少年怎么样则国怎么。这个则是什么意思呢?(生:就)
意思就是说少年富国就富,少年强国就強,少年独立国就独立。非常好。那么我们刚才说都有层次感。那“智”“富”“ 强”都是一个字,我可以调换顺序,不可以不可不可以,为什么?
生:就是如果调过了顺序,就打乱了中国走向未来,走向富强的一个进步过程。
师:那你觉得为什么要把智放在第一位。吃饱肚子,解放思想和哪个更重要呢?
生:应该是智慧。因为中国在唐朝时期是很富裕的,人们都说古代人是很有智慧,造就了一些就比如造纸术之类的一些东西。所以现在中国在面对其他国家侵略,梁启超先生应该是认为,让国家先要智慧起来之后,才能打败侵略者。
师:他特别了不起。他联系了我们唐朝鼎盛时期的历史来理解“智”。那所以这个智说的就是智慧。
生:智不仅代表智慧,还代表开放。只有开放了,不再是迷信,信奉宗教,才能变成少年中国。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智慧不光指的是智慧。对还是思想的解放,是明智要开。为什么把智放在第一位?我想梁启超先生一定想了很久,但是他之所以把它放在这里。想一想,当时的清朝,人们还扎着还梳着辫子呢,见到皇帝还在磕头呢,而且人们认为下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们是非常的愚昧落后的,所以他认为开启明智,解放思想是第一位。我们把第一句再读。(生齐读:少年志则国智。)
师:那么为什么是富呢?富指的是钱吗?
生:“富”精神上的富有。不光是有钱。
师:不光是有钱呀,因为少年哪里来的呢?
富指的是(生:精神富有,知识富有)
师:只有开启了明智,拥有了知识,人们才会强大,进而独立。独立指的是(生:不受他人欺侮。)特别好,我们已经是自我管理了,不需要你们来共管了,对不对?非常好。接着。
才能自由。这里的自由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说。(生:不再受别的国家的约束,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了)在我们的国土上不犯法的情况下,想做什么做什么,人们只有身心自由了,才会取得进步。进步可能是?(生: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进步。)还可能是经济的进步。特别好,还可能是文化的进步,还可能是工业的进步,对,各个方面的进步。只有这些进步了,我们才会于欧洲。为什么一定要胜于欧洲呢?最后一个男生。生:因为当时欧洲侵略中国,而且当时欧洲的这个国家都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发达,所以他们欺负我们,我们当然要(生: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师:孩子们,我想梁启超想说的,可能远远不止指富强、独立、自由、进步。他也许还有很多想要说的,但是没有说我们。也许少年智则国智,我们还可以说:少年利则国利。
就按照这样的趋势,我们来写一写好不好?写在你们的作业。(出示)
谁来给大家分享分享。
生:少年立则国立,志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勤奋则国勤奋。(还有学生用了这样的词:昂扬、兴盛、文明、节约、无私、强于美国、自强不息……)
师:你为什么要说强于美国?
生:因为美国是目前是最强的,只要我们强于美国,就等于雄于地球。
师:他还结合现在的发展形势特别棒。
(还有学生用幸福、努力、诚信、奋发图强、兴、兴旺、勇往直前……)
师:我们把梁启超先生想说,却没有说的话补充完整了。那么现在呢我们就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番话。(出示,师生配合读,师读前面,生读后面。)
师:全部都在讲少年怎么样,国家怎么样?如果我要让你们给少年和国家之间加一个关联词,你们会加什么呀?国家是少年的后盾,加一个关联词。
生:如果……就。如果少年富,国就富。
生:因为少年智,所以国智。
生:只要少年智,国就智。
师:说明我们加“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都可以。那到底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是什么?少年对于国家来说——。
师:我觉得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少年长大以后,会领导这个国家,建设这个国家。
师:所以,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未来和希望。
师:那么国家呢?
生:国家是少年 的后盾。因为少年如果没有依靠的话,很容易像当时去外面留学,回来报国了,结果就被美国给扣在那儿了。
师:你说到这个当时指的是袁隆平,但是这两天刚好发生了一件事。谁回来了(生:孟晚舟)这是一个人的胜利,还是一个国家外交的胜利。(生:国家外交)所以国家强才能少年强,国家是我们少年的后盾和依靠。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少年和国家的关系。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气势磅礴的文字好不好?好,这次读呢。读出变化,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然后谁来给我们展示。(出示)
指名读。(师:他读出了层次感。)
生读。(非常好,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还可以再把语速放慢一点,对不对?)来全班学着他们的样子。全班齐读。
师:马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让少年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生:因为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是要承担这些责任,才能挑起这个。
师:承担祖国重任的担子。
生:之所以,梁启超认为少年是中国的希望,是因为当初的腐败的思想还不是。深深的烙在他们的脑脑海里,永远改不了。比如说像那些老官,他们那些思想在他们脑子里已经无法改变,无法抹去了。
师:他的意思是陈旧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成人的心里,而少年当时接受的是新的教育。
师:那好,我们来看看梁启超先生是怎么说的?我来读白色的。你们读少年的部分。出什么样的?(出示,师生合作读。)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没有新的理解,你说。
生:他们思考的内容不一样,少年人他是有未来和希望。但是老年人呢,他只有回忆和死亡。
师:那么这里的少年和老年一定指的是年龄吗?(不是)是什么?(思想)很好,那么我们的少年就是这样的冒险的,豪壮的、盛气的。所以梁启超才会说:
生接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好,接下来我们试着背一下,马老师,只提供这些字。(出示)学生齐背。
师:好,这样大家看来大家都会背。我现在要加大难度,你们快速记一下这些字之间的关系。马上我要把这些字也去掉了。非常自信啊。一起来,(出示)学生齐背。
师:了不起特别了不起。那么孩子们,这是梁启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那么他心中的少年中国前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段文字不好读,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不错。马老师把这些字标红了,你们能读准吗?同桌交流一下,看看这些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下来?
生:因为“泻”它就是个形声字。左边是形,右边是声,它含义和一个水有关,因为它是三点水。
师:特别棒,联系字音,联系字形来记忆。“泻”的意思就是液体流出来。所以是一泻汪洋。
再问林找飞扬的林。
生:“鳞” 我把它想象因为龙有鳞片,跟鱼有关,所以是“鱼”字旁。
师:这是他用想象法,还可以用换偏旁。
生:波光粼的“粼” 换偏旁。
生:百兽震惶的“惶”, “惶”是惊惶的意思嗯,这是竖心旁。
师:非常好,加一加的方法也可以,而且它跟含义有关,是心情比较惊惶。
师:鹰和隼都表示禽类。
生:矞矞皇皇,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把橘子的橘减一个木字旁,就是矞啊。
师:矞矞皇皇什么意思啊?
生:我借助书的注释,知道矞矞皇皇的意思是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师:书中的注释是我们学习字词的好方法。“干将”这个词的是从干将莫邪来的,所以它是一个宝剑。“硎”是什么意思啊?(磨刀石)
师:地履其黄,这个履还能组什么词,(生:如履平地),履是什么意思?(生:踩、踏)
师:好,我们现在把这些词再送到课文中,一起再齐读一遍好吗?好。稍微慢一点。(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非常好,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梁启超心目中的少年和少年中国,也明确了少年和国家的关系,并且熟读了第二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那么今天有这样的一项作业。首先呢是口头作业,要求背诵全文。第二项作业是实践作业,二选一。第一,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小组合作办手抄报。
第二是中国人的强国梦。最后实现了吗?梁启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实现了吗?可以从科技呀、体育呀、航天呀、文化呀多个角度来思考,好吗?好,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里下课。
来源:荷香芬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