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个岛国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
在荷兰统治海洋100多年后,又出现一个世界霸主。
在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个岛国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
但在世界近代史上,却以“日不落帝国”闻名于世。它的殖民地遍及地球上所有大陆板块,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01.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英国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经历十八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英国迅速发展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开始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推行自由贸易,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和殖民扩张,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大门,对中华大地的物华天宝早已惊羡不已。
公元1792年,英国以给中国的乾隆帝祝寿为名,派使团访华。乾隆帝闻听,认为这是大清威德远播以致万国来朝,当即传下圣谕,命沿海督抚好生接待。
9月26日,使团出发。经巴西、南非好望角,于1793年6月19日抵达澳门。
当时来华外国商人只可在广州登陆,但乾隆帝考虑到英人不宜陆路颠簸,破例允许走海路。6月22日,使团到达天津。船只一到岸,立刻被插上“贡使”的彩旗。
此时,乾隆帝正在热河行宫避暑,于是着徵瑞护送使团经北京赴热河谒见皇帝。
徵瑞提出,要按各国贡使行三跪九叩之礼。英国正使马戛尔尼当场提出异议。声称他在英国向女王行的也是单膝跪地之礼,而双膝下跪只对上帝。
“礼仪之争”自天津,经北京,一直争到热河。理藩院尚书和珅假称腿部有疾,意欲英使先去府上拜访。
马戛尔尼只派副使安东尼与之晤面,并提出若非要行三跪九叩之礼,那么贵国官员,须对着英国女王的画像照此例行礼。
和珅当即否决对等磕头的提议。双方僵持不下。最终乾隆以“僻居荒远、不懂礼仪”免除跪拜之礼。
02.
9月14日,乾隆八十大寿。
当日拂晓,上百名天朝官员、各国贡使列队静候乾隆帝的到来。让英国人第一次见识了中国人的早朝。觐见时,满朝文武及各国使臣跪倒在地恭迎圣驾。
乾隆帝一落座,马嘎尔尼便呈上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乾隆帝依例赏给马嘎尔尼一柄如意。接着,副使斯当东父子上前致礼,乾隆帝对会讲中国话的小斯当东很感兴趣,于是解下腰上一只荷包送给了他。
乾隆帝咋也不会想到,47年后眼前的这个男孩儿,会成为力主对中国开战的英国议员。
其后,马戛尔尼向乾隆帝展示了英王送给他的礼品。在六百件礼物中,包括代表当时先进科技和工业水平的舰船模型,却被清廷视为“奇枝淫巧”。
其中还有一台天体运行仪,意欲向“天朝上国”展示地球是圆的。
可在场的大臣们却说:“假如世界是圆的,那我们岂不是要倒立,难道不会掉下去,真是可笑之极!”
清政府认为觐见之礼已毕,英使可以走了。而马嘎尔尼则认为真正使命才刚刚开始。他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
乾隆帝得知马嘎尔尼此行真实目的后,当即表示“与天朝礼制不合,断不可行。”
不仅如此,乾隆还在回复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之后,英使要求举行谈判,结果被“劝离”。马戛尔尼使团只得“无功而返”,于10月7日离京回国。
使团经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南乘船到杭州,再从陆路到达广州。乾隆希望沿途以兵勇威慑来自英吉利的“蛮夷”,而在马戛尔尼看来却是不堪一击。甚至认为:
“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一百五十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
03.
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古老帝国,而清政府却固步自封,以“天朝上国”自居,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的良好机遇。
在此之后,英国多次借口前来“进贡”,都被清廷以各种理由拒绝。1816年,英国又派遣阿美士德来华,商讨中英贸易。然而这一次更糟糕。
使团因礼仪之争未能入京,滞留通州。嘉庆帝因英使来朝,从通州连夜赶往颐和园误了早朝,盛怒之下,诏令“嗣后毋庸遣使原来”,彻底断绝与英国的官方联系。直到1840年,英国的船坚炮利出现在广州的海面上。
来源:星海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