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十一届文博会22日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现场共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将交易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并落地22项促交易的措施。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22日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现场共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将交易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并落地22项促交易的措施。
今年文博会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吸引了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来参展。首发首秀产品十分密集,在展馆里可以看到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科技范儿十足的新品首发。展会期间,将有120场新品发布会。本届文博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展区,有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不仅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产业前沿发展,还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生活的模样。
在文创中国展区,全国知名、一物难求的各种文创产品、各类优秀的非遗技艺惊艳现身。
可以看到,AI和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充分融入了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文化+科技”感扑面而来,机器人矩阵就是最好的证明。机器人可以弹钢琴、打咏春拳、写书法。
机器人还能弹奏《梁祝》!这个诞生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机器人,依托于AI技术,可以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的水准。在自动识别乐谱,学习之后,它的机械臂和灵巧手可以根据指令输出任务。人类音乐家和机器人演奏的区别是,人类音乐家可以即兴演奏,而机器人只能实行指令操作。未来机器人可以实现和人类音乐家一样的艺术演绎能力和艺术创作灵感。
会打咏春拳的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分解出直拳、侧踢等各种力学模型,甚至可以自动优化发力角度,任意动作都可以实现模拟学习。厉害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功夫,还有我们的中国科技!
浙江四大板块精彩亮相
本次文博会,浙江展区共组织省内90家重点文化企业及特色展示项目参展。开馆当天,浙江展区便人气十足。典雅的宋韵舞蹈、“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让现场的观众们大饱眼福。而一进展区,最显眼的就是三块折叠大屏,满满的“良渚”元素,吸引了不少目光。
三折屏幕,寓意着振翅欲飞的良渚玉鸟,展示着今年我省核心展项《良渚·文明之光》,通过3D建模的场景,玉琮王从光影交织的虚空中拔地而起,向观众们近距离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
观众郑诗琪说:“视觉效果比较炫酷,同时内容也比较丰富。可以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和它的特点。”
浙江展区今年共设置“文化名片”“数字未来”“古韵今辉”“非遗文创”四大板块。现场,浙江不少企业带来了全链路的文化IP产品。
舟山的这家企业,深度挖掘打造了“东海龙族”IP,带来的VR体感游戏,让体验者与九大龙族进行互动,深度感受普陀的海洋文化。浙江广电集团重点展示“第一视点”栏目和“中国蓝新闻”“Z视介”“一体两翼”平台外,依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媒果AI大模型,带来了这款影像机,结合奔跑吧乐园等特色,用户站在屏幕前拍照,就可以获取一张联名海报。
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运营中心产品经理金毅介绍:“因为我们刚好也是属于跑男热播季,奔跑乐园海影城也刚开园,所以我们通过AI技术,助力文化传播。”
非遗文创展区里,温州鹿城区的这家企业,今年是在浙江省文化特派员的带领下首次参展,以当地南戏文化与欧塑、黄杨木雕等非遗为魂,推出首饰、摆件等系列文创,打响文化品牌。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董佳莺告诉记者:“作为浙江省的文化特派员,这次我来到深圳文博会,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来学习交流的过程,希望把我们的品牌可以推出去。”
今年深圳文博会共吸引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浙江企业还将参加一系列首发首秀产品发布、签约仪式等多项活动。
来源:中国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