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00:00 2

摘要:结合《课程标准》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相关要求,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使用概念图。介绍概念图的概念和作用,并从形式和用途上分析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理清文章结构、分析语篇内容、挖掘篇章内涵三个方面,探索概念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在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摘要:结合《课程标准》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相关要求,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使用概念图。介绍概念图的概念和作用,并从形式和用途上分析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理清文章结构、分析语篇内容、挖掘篇章内涵三个方面,探索概念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语篇,在把握文本细节的同时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促进深度思考,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概念图;阅读教学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方面,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教育部 2022)。阅读过程是一种思维过程。深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尝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概念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概念图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理清行文逻辑,同时更深入地探究语篇内涵。

一、概念图的概念和作用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诺瓦克(Novak)提出了一种构建思维可视化的有效工具——概念图(Concept Map)。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图主要由四个要素即命题、概念、交叉连接和层次结构组成。概念图的最大优点是使知识及其体系结构一目了然,以整体的方式来呈现、组织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理解、记忆和巩固。通过使用概念图,学生可以提升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归纳与构建、批判与创新等能力,契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从而大幅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不少研究者容易混淆概念图与思维导图。从形式上看,概念图大多是网状结构,其箭头反映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思维导图大多是树状结构,一个思维导图通常只有一个中心节点。从用途上看,概念图通过命题和交叉连接呈现出严谨的逻辑关系,使得人们可以快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思维导图呈现的是思维发散的过程,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它理清思路和回顾思维的脉络。

二、概念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概念图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理解阅读内容(陈静波、李金梅 2007),概念图富有逻辑性。构建概念图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以充分调动其阅读思维。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概念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清文章结构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梳理常见书面语篇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内容主次关系(教育部 2022)。概念图是整体思维方式的呈现,架构了文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清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大意。学生在阅读纯文字语篇,特别是段落多、篇幅长的阅读材料时,难以快速捋清文章的脉络,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在阅读中需要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快速阅读,总结出每个段落(或书写同一内容的连续几段)的核心概念(总结词),并通过命题(陈述)和交叉连接(逻辑连线)找到和展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完善概念图的同时,可以非常明了地看到文章的总体结构,清晰语篇的整体内容(边进华 2016)。

【案例】

外研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Module 5 Unit 2 If you ever go to London,make sure you visit the Science Museum的语篇是一篇介绍科学博物馆的说明文。语篇一共有五个段落,按照“博物馆的特点—博物馆各楼层的介绍—对博物馆的评价及参观建议”的顺序展开说明。语篇整体篇幅较长,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跳读找出有助于捋清文章结构的关键信息。通过细看每一段的首句,学生快速发现各段的关键信息:the most friendly museum,on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on the third floor,on the fourth and fifth floor和interesting for people of all ages。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将语篇分成三个部分,并在快速阅读之后总结出各部分的main idea。在学生总结的同时,教师构建出概念图的主体框架,至此,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晰而准确(见图 1)。在接下来的深入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各部分的细节,并思考科学博物馆受欢迎的原因。借助概念图,学生清晰地看出语篇“总—分—总”的整体结构,并在完善各个概念的命题时,理清段落内要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语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所读内容,还要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信息和知识的加工整理,使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以使用概念图对某一段或者就某个具体问题与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记叙类文本时,学生可以把人物作为概念图的中心,通过命题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与故事情节,并思考事物发展带来的变化和结果。在解析阅读重点部分时,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或关键内容构建概念图,在逐步完善概念图的同时,展示思考推理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难点。

【案例】

外研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Module 7 Unit 2 It is still read and loved的语篇A book review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一篇书评,分四段介绍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创作背景、主要故事情节、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和对这部名著的评价。作为一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语篇,学生只有理清故事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价值。

在总结主要情节时,教师以故事的主人公汤姆(Tom)和其他四个主要角色为概念图的中心,围绕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生的主要事件逐步构建出一幅概念图(见图 2),并在构建命题时挖去关键词,让学生阅读后自主完成,使其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主要情节。

在分析my favourite part时,教师再次利用概念图呈现故事的重点——人物情感的变化,并带领学生探究变化的原因(见图 3)。

在概念图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逻辑连接理解人物的特点,并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后面探讨这部著作的意义和价值作铺垫(赵国庆、陆志坚 2004)。

(三)挖掘篇章内涵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书面语篇中判断和归纳作者的观点及语篇的主旨要义,并建立语篇与语篇、语篇与个人、语篇与世界的关联,探究和发现语篇的现实意义(教育部 2022)。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把看懂篇章作为目的,往往忽略了文章的内涵。运用概念图可以构建语篇内容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在语篇中发掘文章的主旨,探究语篇的现实意义。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深入研读语篇并解读文本,明确语篇的教育意义,深挖主题的层级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围绕语篇主旨搭建解读篇章的“脚手架”,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挖掘,层层深入,让学生实现从看懂语篇到读懂语篇内涵的跨越。

【案例】

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5 Unit 2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的语篇Cartoon heroes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Nemo、Shrek、Monkey King、Tintin和Snoopy等五个卡通人物的创作背景、外貌、经历及人物特征等信息,语篇以并列式结构呈现。

在导入环节,教师设置猜人物游戏,通过提问展示部分卡通人物的特点,并总结出理解人物的APPLES框架:Appearance、Popularity、Personality、Life、Experience和Spirit六个维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上面六个维度构建概念图,对文中的卡通人物逐一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思考创作背景和目的,为后面总结文章主旨作铺垫。学生在分析卡通人物时进行小组讨论,依照概念图框架(见图4)对其他人物进行剖析,并探讨卡通人物的创作意义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分析完语篇中的人物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并把话题进一步延伸到对“追星”的思考,指引他们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凸显语篇的现实意义。

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概念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成为阅读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分享者,促进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其思维品质。从结构上讲,概念图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语篇的细节和脉络;从逻辑上讲,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整合重点信息之间的意义关系,从而协助他们推理文字背后的涵义,提升分析论证和推理判断的能力;从文化意识上讲,概念图能协助学生主动思考语篇的主题与价值,全面发展其思维。

引用文献

边进华. 2016.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D]. 陕西师范大学.

陈静波,李金梅. 2007. 概念图策略在英语阅读课上的运用 [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6):79-83.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国庆,陆志坚. 2004.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 [J]. 中国电化教育,(8):42-45.

注:本文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概念图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DET2021063)的研究成果。

来源:永大英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