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园开放日当天,深圳理工大学以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迎接八方来客。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走进学校,通过校园参观、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了深圳理工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信息,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超20万人还通过线上直播
5月18日
深圳理工大学迎来2025年首场开放日
这是一次沉浸式的探校体验
更是一场与未来的美好约定
今天
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精彩瞬间
在深圳理工,
遇见理想中的大学模样
校园开放日当天,深圳理工大学以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迎接八方来客。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走进学校,通过校园参观、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了深圳理工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信息,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超20万人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云游”深圳理工。
从智能化的科研实验室到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院社区,从现代化的教学展厅到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学生和家长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了深圳理工的教学设施和生活环境。
很多家长一边参观一边拍照,并表示,这种将前沿科研资源与人文关怀结合的教育生态,正是他们心目中理想大学的模样。
首届学子现身说法:
在深圳理工当创始学生是种什么体验?
除了让学生和家长亲身体验校园的优美环境和先进设施,本次开放日还设置了主题报告、学院推介会、招生咨询和招生政策解读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和家长从多角度深度了解深理工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招生细节。
在主题报告会上,深圳理工校长樊建平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未来规划。深圳理工大学是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模式,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理工校长樊建平
深圳理工教务长赵伟重点解读了“三院一体”培养体系:学院夯实专业基础,研究院强化科研创业能力,书院塑造人文素养。学校实施“4+1”培养模式(每周4天课程学习+1天科研轮转),由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授课。
深圳理工教务长赵伟
首届本科生江雨馨分享了她的就读体验。在填报志愿时,她被“重实践、强科研”的培养模式深深吸引。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她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体验了跨实验室轮转和企业参访,书院的文化生活也为她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她为2025年高考生送上祝福:“希望考生们在考场上超常发挥,期待未来在深圳理工大学相见!”
首届本科生江雨馨
8省区招生360人
顶尖高校组团助力
2025年,深圳理工面向广东、四川、内蒙古、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自治区开展本科招生,计划招收360人,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组合。学校首年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统一录取,大二开放所有专业自主选择,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
在“三院一体”展示区,学院、研究院和书院集中亮相,为来访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让大家对深圳理工的教育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文创打卡区,吸引学子与家长互动打卡,了解深圳理工科技硬实力背后的人文情怀。
今年,深圳理工校园参观环节还特别增设了兄弟高校展示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携前沿学科与科研成果亮相;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5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展示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融合的独特魅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国际化高校,带来多元教育体验;深圳技术大学聚焦应用技术特色,校企合作成果亮眼。现场招生政策解读、专业选择指导一站到位,助力学子探索未来学术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梦想枢纽”启未来
院士精神照征程
当天,深圳理工大学“梦想枢纽”打卡墙正式启用,由中科附高优秀学生代表赵靖轩、彭铭康与深圳理工党委书记朱迪俭共同揭幕,象征着贯通式育人生态的深度联动。
同期,“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拉开帷幕,展览通过19位百年诞辰院士的箴言语录、科学成就和人生故事,展现了邓稼先、闵恩泽等科学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报国情怀。朱迪俭为展览揭幕,号召青年学子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感受“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书写自己的科学人生。
这次开放日不仅是深圳理工的展示窗口
更是与未来学子的真诚对话
来源:升学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