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传上古时期,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伏羲氏根据龙马背上的图形画出了八卦,此图形即被后人称为“河图”。《尚书中候》记载:“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
一、河图洛书的来源
相传上古时期,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伏羲氏根据龙马背上的图形画出了八卦,此图形即被后人称为“河图”。《尚书中候》记载:“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
大禹治水时期,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神龟,大禹依据神龟背上的文字制定了治理天下的九章大法,后人称之为“洛书”。《尚书·洪范》记载:“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被认为与洛书相关。
这是《河图洛书》最早的来源,然而汉地从来只知传说,却不见真图。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河图洛书》又源于何处呢?南宋时期朱熹弟子蔡元定受朱熹所托前往四川,从隐秘道士陈伯敷手里得到了三张图。他把其中两张交给了朱熹,朱熹将这两张图分别当作“河图”和“洛书”。这便是汉区《河图洛书》的来源,并非是从上古时期的伏羲大禹手里传下来的,而是从四川道士陈伯敷手中得来。
那四川道士陈伯敷又从哪里得来呢?如果《河图洛书》本就在中原流传,朱熹又何须千里迢迢派人来四川寻找呢?四川有什么?四川有少数民族,准确的说,四川有彝族。虽说现在四川的彝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但在明朝之前,在四川川南的宜宾泸州一带便有彝族扯勒部在此生存。如果要问陈伯敷的河图洛书是从哪里得来的,那有极大的概率是从彝族扯勒部手中得来。
为何?因为这两幅神秘的古图同样出现在了彝文古籍《宇宙人文论》上。现有的《宇宙人文论》是清道光年间抄本,但其成书年代远早于此。书中主要记述了两位古代彝族先贤的对话,依据族谱推测,两位先贤生活于唐朝中叶,《宇宙人文论》一书也应成书于该时期,此后一代代传抄下来。由此可见,彝族的《河图洛书》早在唐时便有,而汉地的《河图洛书》是南宋时期才出现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汉地的《河图洛书》是从彝区传过去的。
五生十成图
十生五成图
在彝文古籍《宇宙人文论》一书里,《河图洛书》真正的名字分别叫《五生十成图》与《十生五成图》。这两幅图看似神秘复杂,如果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角度来讲解却也简单。我们很多读者之所以不解,皆因不知十月太阳历所故。本文便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角度来讲解这两幅图上的神秘天文学信息,读者观后自知。
二、彝族十月太阳历
彝族十月太阳历将一年分为十月,每月36天,一年五季,每季72天,分别以“木火土铁水”五种能量轮转运行。全年360天,余日5天不计入任何月份,单独用来过彝历年,每隔三年至第四年彝历年过年日多增加一天变为6天。我们了解彝族十月太阳历这些基础知识后,便可轻松解读《河图洛书》里的天文信息。
彝族十月太阳历历
三、《河图洛书》里的神秘数字
现在我们将《河图洛书》里的黑点白点抽象为数字。在《河图》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一组数字:1→6,2→7,3→8,4→9,5→10。
在《洛书》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一组数字:1↔9,2→8,3→7,4→6。
这些数字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规律?若不知彝族十月太阳历,这神秘规律自然神秘,若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神秘规律却也简单。《河图洛书》里的这些数字,实际是代表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十个月份的,其对应规律实为十月太阳历的天文运行规律。
四、十月太阳历的季节冷热规律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观察太阳运动规律而创制的历法,一年五季十月,其冷热规律如下图所示。我们需知,彝族十月太阳历将冬至日和夏至日定为了一年里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冬至日在彝族十月太阳历里的九月36日,夏至日在彝族十月太阳历里的4月36日。冬至日与夏至日虽是一年里太阳光照时长最短和最长的两天,但却不是最冷和最热的两天,这是由“季节滞后效应”决定的。
季节滞后效应指地表和大气温度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响应存在时间延迟的现象。 由于地球表面(尤其是海洋和陆地)的热惯性,热量吸收和释放需要时间,导致最热/最冷时段比太阳辐射极值(夏至/冬至)滞后数周至数月。
由此我们明白了十月太阳历里十月最冷,而五月最热。以此类推,我们可知,一月和九月次冷,四月和六月次热,二月、八月凉快,三月和七月是温暖季节。
五、太阳历解《河洛》数字密码
如果我们把河图洛书里的数字与十月太阳历里的季节月份一一对应起来,可发现河图洛书的数字对应规律就是十月太阳历里的季节冷热对应规律。
且看《河图》中:1→6,2→7,3→8,4→9,5→10。为何5对10?因为十月太阳历里五月最热,而十月最冷。为何1对6?因为一月次冷而六月次热。为何2对7?因为二月凉而七月暖。为何3对8?因为三月暖而八月凉……
我们发现,两两所对应的月份,其冷热绝对值相等。假设九月的冷值为-2,则四月的热值为+2,则其绝对值相等。其他两两对应的月份也遵循此理。
再看《洛书》中:1↔9,2→8,3→7,4→6。为何1对9?因为一月和九月一样冷。为何2对8?因为二月和八月一样凉。所有两两对应的月份,其冷热值相等。假设一月的冷值为-2,则九月的冷值也为-2。假设四月的热值为+2,则六月的热值也为+2。其他两两对应的月份也遵循此理。
最后,我们得出了结论:《河图洛书》所蕴含的数字规律,实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运转规律。本文里,我用冷热这样直接的符号替大家讲解其规律。然而这种规律,却不仅仅只是气候的冷热变化,更是宇宙能量的变化规律,阴阳五行八卦也由此理创制而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远古时候,还没有文字,可是古人却早已熟知宇宙能量的运动规律,便画了这些黑点白点作图来记录,这些黑点白点最开始很有可能是一些小石子,至今在农村彝区依旧可以见到很多儿童玩石子的场面,这是人类远古记忆的遗留。
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动与气候变化,发现了宇宙能量运转的规律,便用随手玩的石子在地上推演这种规律,而后将推演图画于纸张布匹上。等创造了文字时,再用这文字书写他们观察到的宇宙密码,于是便有了阴阳五行八卦的东方哲学理论知识。按照这理论推测,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历史必然和《河图洛书》一样古老,都是在上万年前人类还没有创造文字时产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和起源。
*想买书的同学私信我*
来源:彝族文化小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