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出首张伊那利塞片处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22:47 2

摘要:5月22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出了广州首张伊赫莱®(通用名:伊那利塞片)处方。该药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及突变体降解剂,填补了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空白,为众多家

5月22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出了广州首张伊赫莱®(通用名:伊那利塞片)处方。该药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及突变体降解剂,填补了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空白,为众多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仍有一半患者无法顺利抵达彼岸”

乳腺癌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HR+/HER2-亚型最为常见,约占乳腺癌总体的70%。目前,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是最新指南认可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优选方案。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案可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近50%,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然而,仍有近半数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这就像我们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却发现仍有一半人无法顺利抵达彼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汪颖教授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指出,临床中迫切需要解答“为何看似有效的标准治疗,仍会让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这一疑问,并解决帮助耐药患者获得更长生存期的难题。

经过长期探索,医学界发现30%-40%的耐药患者存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而PI3K正是驱动这条通路的“总开关”。只要精准抑制PI3K,就能阻断整个通路的活化,从而逆转耐药。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打开了全新思路,也让PIK3CA突变患者和医生对新一代PI3Kα抑制剂充满期待。

“这是他们对抗病魔路上的新希望”

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及突变体降解剂,伊那利塞片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从临床疗效来看,伊那利塞展现出显著优势。根据关键临床研究Ⅲ期数据,该药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治疗此类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5.0个月,相比对照组的7.3个月近乎翻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7%;同时,整体反应率达到58.4%,临床获益率为75.2%,意味着超过七成患者能从治疗中获得病情控制或缓解。此外,伊那利塞的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以高血糖为例,其≥3级高血糖发生率远低于同类药物,大大降低了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的风险,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伊那利塞的创新价值在于其‘双重打击’机制。”赵健丽教授解释道,作为国内首个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及突变体降解剂,伊那利塞对PI3Kα的选择性比其他亚型高出300倍以上,能够精准“掐断”肿瘤生长的关键信号通路;同时,还能特异性降解致病的突变型PI3Kα蛋白,从源头消除肿瘤细胞异常增殖的驱动因素,实现精准打击。这为内分泌耐药、PIK3CA突变的患者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5月22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出了伊那利塞的首张处方。赵健丽教授介绍,这位患者属于内分泌治疗耐药且携带PIK3CA突变的HR+/HER2-晚期乳腺癌人群。此前,患者接受过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但效果不理想,病情仍持续进展。在治疗耐药、选择有限的困境下,团队经过MDT讨论,结合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与身体状况,经综合评估,最终决定启用伊那利塞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的创新方案。当开出这张处方时,患者和家属激动地表示,这是他们对抗病魔路上的新希望。赵健丽教授也呼吁:“期待伊那利塞能尽快纳入医保,以更普惠的价格走进临床,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拥抱生命新希望。”

“建立标准化检测路径迫在眉睫”

如何能让更多乳腺癌患者从伊那利塞中获益?汪颖教授指出,在精准医疗时代,检测技术与治疗方案的协同是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核心。2024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已将PIK3CA基因检测列为常规项目。对于内分泌治疗耐药或复发的乳腺癌患者,这项检测能精准识别分子特征,为其争取更优的治疗机会和生存获益。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下一代测序技术是当前主流的检测手段。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快速灵敏,可高效识别热点突变;下一代测序技术则凭借高通量优势,全面覆盖突变位点并精准量化频率,二者结合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赵健丽教授强调,随着PIK3CA靶向新药的不断问世,建立标准化检测路径迫在眉睫。她建议,临床应进一步重视该检测,优化流程、统一标准,实现从基因检测到精准用药的全流程管理,助力患者获得更科学的个性化治疗。

汪颖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党总支书记

羊城好医生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乳腺癌专委会 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委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分会主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主持逸仙临床研究5010项目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lin Cancer Res、eLife等期刊发表SCI

赵健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乳腺内科副主任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整合治疗中心主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设计部常务副主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院区乳腺内科主任

广东省老年保健学会乳腺癌整合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项目,发起并主持多个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项目

2012年 IUPUI Simon Cancer Center访问学习

文|陈辉图|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免疫增强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