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首诗虽然写于作者落第之时,但它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轻松、自在与坦然,这种精神境界,与“小满”相得益彰,所以它对于读者来讲,并非仅仅是视觉享受,还有思想上的开拓与滋养。
小满,给予了我们养眼的风景,也给予了我们浪漫的光阴与丰富的人生理趣。
而当小满遇上古诗词,也便成就了另一种令人心动的美好。
读过了李昌祺的《小满日口号》,本期我们来分享一首何吾驺的《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这首诗虽然写于作者落第之时,但它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轻松、自在与坦然,这种精神境界,与“小满”相得益彰,所以它对于读者来讲,并非仅仅是视觉享受,还有思想上的开拓与滋养。
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明 ·何吾驺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
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
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何吾驺,字龙友,号象冈,初字瑞虎,晚号闲足道人,我国明朝诗人。
我国古代文人都渴望功成名就,都在仕途之路上经历了各种挫折,然而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被残酷的现实所磨平了棱角。
何吾驺也不例外,他怀揣着梦想去赶考,但事与愿违,榜上无名的结果最终让他不得不郁郁而归。
落第后的作者心情沉重,不过,谁曾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满时节的风景却治愈了他的内心,故而作者特意写下此诗。
诗以景语开篇,在第一时间就将读者带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中: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洒落在两边的山脉之间,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在天尽头,溪水荡漾,“我”将小舟停靠在沙岸边。
首联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美”字。作者选择的物象“山”“夕阳”“溪”“小船”都具备一种悠然且又静谧的魅力,它们相互搭配在一起,不但传递着大自然的饱满气息,而且还将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氛围也营造出来。
前一句放大空间,以“悠远”之感拓开了读者的心境与视野,与此同时,其中的“夕阳”还为画面晕染上温暖而又柔和的色彩,让整个世界都沉浸于一片浪漫与安逸之中。
后面一句点出作者所处地点,它以人物为中心,为画面注入生命气息,又以溪水为点缀,为画面增添以声音。
颔联写作者泊舟后的所见: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石壑中布满阴云,像是要下雨的样子,树木笼罩着茅檐,周围烟霭弥漫。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写作颔联的时候,是先从低处角度出发,勾勒出了一幅阴云添壑的画面,而后又从高处角度出发,勾勒出了一幅树笼屋檐的画面。
和首联相比,颔联中的光线瞬间就暗淡下来,而且整个诗句体现出来的气息也似乎比较紧促,似乎一场山雨随时就要袭来一样。
但又不得不说的是,颔联的画面依旧不乏美感,这种远离尘嚣的清冷,这种亲近自然的幽静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舒展了身体与情绪。
尤其是后面一句中的描写,它已然将宁静且朴实的烟火气息予以无声的呈现,从而使得我们初步看到了心中所向往的“田园”模样。
到了颈联中,作者笔下的安逸恬淡之韵味就显得更加鲜明了: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在清凉的天气中,田野中有牛犊们自由自在的身影,小满时节,农人们都在忙着割麦田。
“新凉”一词为我们送来了不尽的凉爽之意,随着这种凉爽之意的蔓延,我们心中的浮躁与焦虑也仿佛在瞬间就得以释放一样。
“牛犊归桑薄”五个字展开的是一幅生机饱满、被绿意填充的画面,也是“田园”景象的一处见证。
“小满人家割麦田”,此句一边点出时节,一边将人们割麦的忙碌画予以裁剪。那么在目睹这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除了能够看到田园生活的质朴繁忙和农人们的勤劳形象以外,还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丰收的喜悦。
“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什么什么能够在山中卜居而住?“我”在倦游的途中只能徒羡这样的生活了。
尾联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想法,也道出了他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从始至终,作者被眼前一幕幕的田园景象所感染和触动着,而在看风景的过程中,他低落的心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治愈而变得轻松愉悦。
所以在尾联中,作者才鲜明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这是对全诗内容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前文中风景的间接式的赞美。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尾联的情语中,既有作者心境之淡泊舒朗的一面,又有他因落第和被现实所束而落寞无奈的一面。
两种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当生活累及心灵的时候,田园与山水总会为我们留得一片净土,让我们安放那渴望自由的灵魂。纵然短暂的相逢、守候,甚至是想象,亦能使得我们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其实作者就是如此,他在落第后因一次晚泊而有幸在山水田园间徜徉身心,进而拥有了一次全身心的洗涤,看的是风景,收获的是享受,洞悟的是人生真谛。
夕阳半抹峰峦静,暂歇林泉浑忘身;读完一首,久久回味。
来源:文化综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