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人才辈出的秘密与传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20:44 2

摘要:我们当下所享有的一切幸福,追根溯源,皆来自先祖。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皆为祖先所创。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更为广泛的生活所需,诸如身上所穿的衣物、口中所饮的茶,无一不是先祖的馈赠。先祖不仅赋予我们衣食,更给予我们身体、姓名,为我们奠定健康与医疗的基础,乃

一个家族人才辈出的秘密与传承

李志峰讲解

张泽武整理

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氏宋祠中敦本堂内,有一副对联:

现在之福,得于祖宗,不可不享,享之必报;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不可不培,培之必昌。

这联对联不仅是毛氏家族的,更是全中国14亿人的。 这联对联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当下所享有的一切幸福,追根溯源,皆来自先祖。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皆为祖先所创。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更为广泛的生活所需,诸如身上所穿的衣物、口中所饮的茶,无一不是先祖的馈赠。先祖不仅赋予我们衣食,更给予我们身体、姓名,为我们奠定健康与医疗的基础,乃至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皆得益于他们。既然我们坦然享受着这份恩泽,便理应予以回报,正所谓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们该如何报答祖先呢?

首先,祭祀祖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次,传承祖先的家风亦是关键。祖先又是怎样为我们积累下这些福分的呢?祖先虽已逝去,但其家族精神却得以传承,这种精神深植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家族的精神,即所谓的家风;而国家的精神,则被称作文化。

因此,泰学所致力于的,便是传承文化,传承文化便是对祖宗最好的报答。

再者,拥有后代至关重要,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生命的延续不可或缺。祖宗孕育了我们,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进入宗祠,照片被悬挂起来。届时,谁又会走进来,将那对联念给后代听呢?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如此,未来之福,我们后代的福分,方能有所依托。

未来之福,将惠及子孙后代,故而不可不加以培植。子孙日后能否享福,端赖当下的培福之举,因此“培福”至关重要。那么,何为培福呢?这就如同培育植物,需精心挑选土地,进行犁地、松土,而后播种、浇水、施肥,如此悉心培育,方能积攒福分。

至于如何培福,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善恶,皆遵循一种类似记账的准则,皆被记录在案。这种记账准则,正如中国人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

所以,父母自身应当秉持正道,行事端正,积累厚德,此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如今,14亿中国人民吃得丰盛、住得舒适,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的福分自然要好好享受。然而,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绝不能过度开发,不能将地下的煤炭资源开采殆尽,不能把道路等基础设施消耗至尽,也不能把土地破坏得满目疮痍。我们必须深谋远虑,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着想。

其后还有四字——“培之必昌”。故而,不妨将这副对联置于自家大门两侧,时常观瞻。我们遵循祖宗的教诲行事,如此,家族方能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们中华民族亦能国富民强,屹立于世界前列。

本文根据泰学李志峰老师讲解整理而成。

附记:

毛泽东主席回乡祭祖

1956年初夏,65岁的毛泽东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冲。

这一天,他心情复杂,既有对家乡的怀念,也有对故人难掩的思念。

离开韶山已经32年,毛主席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到了为新中国奔波劳累的耄耋之年。此次回乡,他既是回来探亲,也是为了祭拜先人。

可当他步入毛氏宗祠时,看到的情景却让他顿时怒火中烧:“你们这样有得柴烧?”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踏入祠堂,怒斥焚毁祖宗牌位

当天,毛主席在随从的陪同下,来到了毛氏宗祠毛震公祠,他想向历代先人行礼,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念。

毛主席心里清楚,革命是破旧立新的事业,不能迷信,但家族的先祖是开创家业的根,理应敬重。

然而,他踏进祠堂的一瞬间,却发现里面没有一个祖宗牌位。见此情景,毛主席愣住了,随即他皱起眉头,转身问随行的族人:“祖宗牌位呢?”

族人犹犹豫豫地回答:“被烧掉了。”

“怎么烧了?”毛主席的声音带着一丝怒意。

陪同的人解释道:“那是前些年烧掉的,有人说那是旧的迷信,就都烧了。”

毛主席听完沉默了几秒,随即冷冷地吐出八个字:“你们这样有得柴烧?”

言辞间尽是无奈与不满。他再三强调,“菩萨是迷信,大家要打倒,但烈士墓和祖先牌位不一样,这是纪念和怀念。”

毛主席认为,对祖先的尊重,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家族传承和情感的延续。

虽说他一生反对迷信,但对先祖的敬仰仍深深根植在他的骨子里。

四、感叹身世,查阅族谱怀念先人

毛主席对祠堂内的情景久久不能释怀。

他在祠堂中徘徊许久,翻阅族谱,一页页细看着毛氏的历代先人,低声叹道:“我们毛家子孙数代辛苦,今天才有了这方天地。”

他心中明白,自己能走到今天,不只是依赖个人努力,也是靠祖祖辈辈的奋斗。家族是他精神的源头,而这一源头,一旦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毁掉,就像一棵大树失去了根基。

他意味深长地告诉族人:“大家不能因为迷信就连先人也不尊重。家庙的牌位是对先人的纪念,应该保留。”

以上摘录《65岁的毛主席回乡祭祖,发现祖宗牌位被烧光,他生气地说了8字》。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来源:洛宁城事电子商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