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启新章,绿映万象|二十四节气里的大美郑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16:41 2

摘要:“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说夏收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即将成熟。这是一年中最富含希望的节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说夏收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即将成熟。这是一年中最富含希望的节气,雨落时不凉,天晴时不燥,万物葱郁而不过于茂盛,一切都是将满未满的样子。

夏意初盈

麦风轻,新蝉鸣;梅雨细,小荷翻。田地里丰收在望,万物繁茂,夏日意浓,正是人间好时节。二十四节气中令人期盼丰收的节气——小满,在夏日的习风中款款而来,其风景和名字一样令人神往。随处听见的是夜莺啼,看见的是绿柳繁,夜晚皓月醒长空,白昼迎风笑落红。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田野中金黄的小麦在微风中摇曳,预示着小满节气即将到来。微风拂过,麦浪起伏,金黄色的田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值小满,气温升高,万物生长,瓜果渐熟,作物滋润丰盈。用收获的美好,去装满更美好的生活,让生活“小得盈满,恰得圆满”。

芳沁绿城

五月的郑州和风阵阵,嘉木清圆,树荫微凉。夏天沁人的芳香在小满时节里弥漫。各色的景观长廊、绿化长带和花卉小景无疑是郑州初夏最靓的风景,市民们闻香而至,满壶心醉,徜徉花海,每一朵都是礼献五月的凯歌。

如果城市是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那么,公园则是其中最好的留白。它带来自然,带来绿意,给步履匆忙的人们留一处闲暇与治愈的空间,让人们可以在公园的绿意中赏景、静心,与自己好好相处。

此时的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鲜花盛开,景色宜人。阳光温暖拂面,与黄河岸边、邙山深处的一丝凉意相互交融,调和出最适宜行走的温度。漫山遍野正随风摇曳的花枝,如白鸽展翅,欣欣然飞舞在林涛绿海,与清风绿叶和随处可见的河水潺潺共同奏响大自然的欢歌。母亲河此时温柔的流淌着,沿着河道走走停停,时间彷佛在这里静止。

薪火承韵

小满三候为“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这一时节,苦菜逐渐繁茂起来,民谚有“夏天吃苦,胜似进补”的说法,提醒我们夏天食用一些清苦的蔬菜。吃苦菜既能清热解毒也可以刺激食欲,是小满时节的重要习俗。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遍布全国,被誉为“红军菜”和“长征菜”。这种菜虽然口感稍苦,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胆碱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在医学上,苦菜常用于治疗热症,古人还利用它来醒酒。

郑州高新区红叶路小学在小满时节开展跨学科节气课程。科学课上,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苦菜维管束运输苦味素的生物机制;语文课上,同学们诵读《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从文字中溯源农耕记忆;劳动实践环节,同学们制作凉拌苦菜、苦菜书签,感受“苦尽甘来”的生命哲学。老师以红军长征途中“一把苦菜半袋粮”的真实故事,引导大家领悟“今日尝苦味,明日得甘甜”的深刻寓意。

当学生将自制的苦菜标本装入节气观察册时,校园外的麦田正随风翻涌,这跨越课堂与田野的教育实践,让二十四节气不再停留于古籍记载,而是化作可触摸、可品味的生活智慧,在少年心中播下奋斗不息的精神火种。

文脉启新

正如气象学者宋英杰所言:“小满的智慧在于‘将满而未满’,这既是自然的留白,也是生命的余韵。”小满以其独特的时令哲学诠释了东方文明的中庸之道既非锋芒毕露的张扬,亦非故步自封的停滞,而是在“未满”中蕴藏幸福和圆满。当麦浪与书声共振,古老农谚与现代教育交融,小满既是物候变迁的注脚,也是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在“不满”中孕育丰盈,于耕耘中抵达新篇。

“天地之中”郑州,正以二十四节气为经纬,编织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壮阔图景。当黄河水浸润的沃土泛出金色光芒,“黄帝故里”的基因密码在麦穗灌浆中悄然激活,向世界奉献来自郑州的“小满”启示:在永不止步地耕耘中抵达圆满,于生生不息地传承里孕育新章。

文/樊雅琪

来源:无恼人房产那点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