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知名朱姓女演员抗癌五年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全网痛惜。她曾主演《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经典作品,尤其在《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塑造的抗癌少年母亲形象,以温暖坚韧的角色力量激励了无数饱受癌痛折磨的观众。
近日,知名朱姓女演员抗癌五年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全网痛惜。她曾主演《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经典作品,尤其在《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塑造的抗癌少年母亲形象,以温暖坚韧的角色力量激励了无数饱受癌痛折磨的观众。
据悉,她于2020年6月,确诊卵巢癌三期,此后历经多次化疗。近五年抗癌历程中,她始终以乐观姿态与病魔抗争,却因病情恶化于2025年5月17日不幸离世,终年51岁。其住院期间的影像资料,不仅定格了病痛痕迹,更成为她坚韧生命的精神注脚——正如她在片中的台词“灾难来了,如果被打倒才是灾难”,她用整个抗癌历程诠释了“向死而生”的生命力量。
公众在震惊惋惜之余,不禁追问:为何“五年生存期”被视为癌症治疗的关键里程碑?当下有哪些医疗手段可帮助患者提升免疫力、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从而顺利跨越五年关卡、甚至迈向更长的生存期呢?
▲图源“澎湃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一、为什么说五年是癌症治疗的“分水岭”?
“五年生存期”是评估癌症预后的重要指标,它并非指所有患者只能存活五年,而是指经过规范治疗后,生存超过五年的患者比例。这一概念源于临床统计规律:多数癌症复发或转移发生在根治性治疗后的前3年,约占80%;少数发生在第4-5年,约占10%;5年后复发风险显著降低,可视为“临床治愈”。
以卵巢癌为例(如本文提及的朱姓女演员所患癌种),其五年生存率约为39%(III期患者更低),复发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70%~95%(Ⅰ期患者复发率为10%,Ⅱ期患者为30%,III期患者为70%~90%,IV期患者高达90%~95%)。
因此,“癌症五年生存期”的本质是肿瘤生物学特性与人体免疫博弈的时间节点——若能在五年内有效控制微小残留病灶(MRD)这一“隐形杀手”,患者有望进入长期稳定期。简言之,如果把癌症治疗比喻成“通关副本”,前三年是BOSS战,五年后才算“安全区”!
▼各类常见癌症的五年生存率统计
注:以上数据仅为各类癌症中某项研究的数据,不同研究统计的数据会有差异。每种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个体情况、癌症类别、分期、治疗方式、治疗后的康复、随访时间等因素均有关系,此数据仅作为参考。
二、导致癌症复发/转移的三大“罪魁祸首”
癌细胞擅长“休眠”及“隐藏”
PART 1
癌细胞极其狡猾且能隐藏较长时间,初期抗癌治疗后,部分癌细胞可能处于“休眠状态”,而且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这些“休眠”的癌细胞。
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或免疫功能紊乱时,这些幼年癌细胞,会从休眠状态复苏,从而造成癌症的复发或转移。
体内癌细胞未能被完全清除
PART 2
目前,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癌症治疗手段难以彻底清除体内癌细胞,残留的癌细胞可能潜伏下来,日后形成转移灶。具体来看:
①放化疗:虽能杀伤局部成熟癌细胞,但对低分化的幼年癌细胞效果欠佳;
②手术治疗:可切除可见的肿瘤原发病灶,却难以发现并清除所有“微转移” 癌细胞,也无法确保高危淋巴结完全清扫干净。
这一临床难题,也促使医学界大力研发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等新型抗癌技术。这些新型手段能在常规治疗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持续追杀残余癌细胞。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PART 3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胸腺/淋巴等免疫器官、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消灭癌细胞,并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
而肿瘤患者因癌细胞消耗人体资源,扰乱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造成免疫功能处于失常状态。加之,手术、放/化疗等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免疫功能显著下降。
因此,在临床治疗后,应尽快调整免疫功能,重建免疫防御系统,才能增强自身对抗肿瘤的能力,达到持久防护。
警惕!这四类检查帮你锁定癌症复发/转移的早期信号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
PART 1
循环肿瘤细胞(CTC)源自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是脱落后进入外周血循环的恶性肿瘤细胞,部分具备高活性与强转移性的CTC,能巧妙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捕”,堪称肿瘤转移的“种子”。
而肿瘤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查,作为先进的液体活检技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CTC,评估肿瘤的存在、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在于: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监测肿瘤复发与转移、评估预后、监测治疗反应、评估疗效等。阅读原文了解详情:一文速览!快速搞懂火爆癌友圈的肿瘤“吹哨人”——CTC检查
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
PART 2
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可以显著减少癌细胞数量,但极少量癌细胞还可能残留在体内,且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可能是癌症复发的根源。
而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癌症患者体内经过治疗后,残留的少量癌细胞或肿瘤相关异常细胞、分子等的技术手段,主要用作预后指标。其临床价值在于:预测复发、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指导药物假期等。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肿瘤患者必知:MRD检测是什么?是否必须要做?
ctDNA(循环肿瘤DNA)
PART 3
循环肿瘤DNA(ctDNA)是肿瘤细胞因坏死、凋亡或主动分泌而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通过检测ctDNA,能在肿瘤早期甚至癌前阶段,捕捉到基因层面的异常变化,实现在癌细胞尚未形成肿瘤组织前的精准筛查。这一技术有助于达成“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适用于临床指标疑似癌症但难以确诊的人群。
免疫功能33项监测
PART 4
免疫功能33项监测是通过采集血液,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系统评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该检测可全面反映机体当前的免疫状态与平衡水平,对恶性肿瘤、血液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的辅助诊断、发病机制分析、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三、五大关键策略助癌症患者重建免疫防线,恢复自身强大抗癌力
癌症患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免疫状况,在临床治疗后,尽快调整免疫功能,重建免疫防御系统,增强自身对抗肿瘤能力,达到持久防护。
1、积极调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和美国癌症协会(ACS)定期发布癌症预防建议,以降低癌症的风险,主要建议包括:合理饮食搭配(包括补充蛋白质,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等)、限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建议≤90g)、补充特定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提升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改善临床结局。
2、保持生活规律:癌症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日常建议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等。
3、保持健康的体重:癌症患者还应避免体重过轻或过重,还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加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降低复发风险。
4、积极调整心态:抑郁悲观的心态不仅对病情无济于事,还可能破坏体内内分泌平衡,降低自身免疫力,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与其整日郁郁寡欢,不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生活,勇敢地与癌症作斗争!
5、积极调整肠道菌群:人体约70% 的免疫细胞都集结在肠道之中,因此肠道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而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部生态的关键“守护者”,与癌症防治紧密交织,恰似为抗癌之战精心构筑的一道“隐形防线”。通过科学有效的调节举措,不仅能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筑牢根基、添砖加瓦,更能显著提升抗癌及免疫治疗的 “战斗力”,巧妙化解手术与放化疗带来的诸多副作用“难题”。
肠道菌群调节也称为了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之后的又一“抗癌新星”,其主要调节方式包括:
①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对改善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种的肾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②适当补充益生元、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饮食干预(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四、卵巢癌新曙光:五大前沿疗法点亮长期生存之路
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癌症患者系统了解如何提升免疫力、预防复发转移。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不断突破,众多前沿抗癌技术相继问世,为患者实现长期生存“保驾护航”!接下来,全球肿瘤医生网小编将以卵巢癌为例,简单介绍几项临床前沿疗法。希望这些新成果能为癌友们注入信心——抗癌之路虽难,但只要心怀希望,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生机!
GC203 TIL:我国自研首款无需清淋的TIL疗法,卵巢癌疾病控制率高达83.3%,1年总生存率达68.8%
PART 1
GC203是由上海君赛生物研发的全球首款采用非病毒载体基因修饰的TIL细胞疗法,并在2024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GC203的Ⅰ期临床研究(NCT05468307)数据。
结果显示:18例此前接受过平均2.5线化疗方案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33.3%(95%CI:16.3%~56.3%),疾病控制率(DCR)更是高达83.3%(95%CI:60.8%~94.2%)。其中,2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4例实现部分缓解(PR),9例病情稳定(SD)。12个月总生存(OS)率达到68.8%(范围:49.3%~95.9%)。
▲图源“JUN CELL官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此前接受过包括化疗、PARP抑制剂在内的5种全身治疗均不理想,入组接受GC203 TIL细胞回输后,影像学显示:肝脏及肺部转移病灶明显缩小,肿瘤靶病灶缩小66%(详见下图),最终达到部分缓解(PR)标准。
NK细胞+WT1-DC疫苗:卵巢癌患者全身肿瘤明显缩小、腹水退散
PART 2
《Cureus》报道了一位IV期子宫内膜癌、伴腹水的女性患者,在接受化疗(紫杉醇+卡铂AUC5)+WT1树突状细胞疫苗(WT1-DC)+NK细胞联合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腹水消退的惊艳案例。
1、全身肿瘤明显缩小:治疗前全身PET-CT显示,该患者不仅存在原发性卵巢癌病灶,同时在肝脏、肺部、腹膜等多处出现转移灶。联合治疗后,原发性肿瘤明显缩小,肺转移灶及腹膜播散灶已消失不见,肝转移灶也显著缩小。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腹水显著减少:治疗前,腹部CT检查可见该患者存在大量腹水。确诊后第56天,在接受NK细胞治疗后,患者腹水大幅减少,同时肝转移灶也有所缩小。
TCR-T:卵巢癌治疗反应率高达75%
PART3
ADP-A2M4CD8是一种靶向MAGE-A4的自体混合CD4+和CD8+的TCR-T细胞疗法,在多个MAGE-A4+实体肿瘤(包括铂耐药卵巢癌、头颈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中均有反应。该款TCR-T疗法在第一阶段SURPASS试验(ESMO 2023)显示出积极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单药治疗组46名可评估疗法的患者中,有16例出现临床反应,总体反应率为35%,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约为5个月。此外,既往接受过3种或更少系统疗法治疗的患者中,其反应率高达75%。
▲图源“BMJ”,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电场疗法+紫杉醇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1年总生存率达61%
PART 4
电场疗法(TTFields)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局部区域性抗有丝分裂治疗方法,通过覆盖在皮肤上的电极阵列,向肿瘤部位施加低强度、中频交变电场,最终达到抑制癌细胞扩散和转移的目的,且基本上不影响健康细胞。其核心优势在于使用方便,可在家中佩戴使用并完成治疗,避免了癌症患者频繁跑医院的困扰,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妇科肿瘤学》曾报道过电场疗法治疗卵巢癌2期INNOVATE研究(NCT02244502)的惊艳数据。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9个月(95%CI 4.3-未达到)。25%的患者报告有部分缓解,另外46%的患者病情稳定。6个月的中位总生存(OS)率高达90%,1年的中位总生存(OS)率为61%。
▲图源“Gynecologic oncolog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五、小编寄语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癌症早已不是“绝症”——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其定义为慢性病。许多早期癌症可以实现临床治愈,晚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也能跨越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期。
但小编也需特别提醒广大癌友,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且极度狡猾的疾病,,患者绝不能掉以轻心。术后除了严格遵循规范化治疗方案,还需从心态、运动、饮食等维度系统性提升机体抗病能力。有条件的患者,可尽早介入免疫细胞疗法(如CAR-T、TCR-T、TIL、NK、CAR-NK等)、癌症疫苗、硼中子俘获疗法、质子治疗、电场疗法等前沿技术,通过多手段联合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以延长生存周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六、参考资料
[1]Moore K,et al.24 A phase 2 study (GOG-3084) OF ADP-A2M4CD8 TCR T-cell therapy,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s[J]. 2023.
[2]Nagai H,et al.Late-Stage Ovarian Cancer With Systemic Multiple Metastases Shows Marked Shrinkag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Wilms' Tumor Antigen 1 (WT1) Dendritic Cell Vaccine, Natural Killer (NK) Cell Therapy, and Nivolumab[J]. Cureus, 2024, 16(3).
https://www.cureus.com/articles/239260-late-stage-ovarian-cancer-with-systemic-multiple-metastases-shows-marked-shrinkage-using-a-combination-of-wilms-tumor-antigen-1-wt1-dendritic-cell-vaccine-natural-killer-nk-cell-therapy-and-nivolumab#!/
[3]Vergote I,et al.Tumor Treating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paclitaxel in recurrent ovarian carcinoma: Results of the INNOVATE pilot study[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18, 150(3): 471-477.
https://www.gynecologiconcology-online.net/article/S0090-8258(18)31082-5/fulltext
[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852748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