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全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网络实验室数据显示,近期,我省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国新冠流行趋势一致。科学应对的关键在于“不恐慌、不松懈”。
/健康科普
根据全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网络实验室数据显示,近期,我省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国新冠流行趋势一致。科学应对的关键在于“不恐慌、不松懈”。
一
正确看待新冠病毒感染“再抬头”
这波“再抬头”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自然波动现象。随着全球人员流动增加,加上节假日人口流动、换季的到来以及人群抗体水平降低,让它“悄悄多起来”。
坚持科学防护,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平稳度过波动期。
无需过度担忧,也不能轻视,一方面影响自身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传染给家中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
二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被他人吸入。
接触传播
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后,再触碰到眼、口、鼻等黏膜部位。
气溶胶传播
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空间,病毒附着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气溶胶)上,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增加感染风险。
三
个人如何预防
01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1)常通风:室内常开窗,常通风,保持室内整洁。
(2)勤洗手:乘坐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需认真清洗双手,不要用不洁的双手揉眼睛。
(3)注意卫生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4)健康饮食:摄入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5)科学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乐观心态。
02
科学佩戴口罩
(1)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
(2)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前往电影院、超市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03
疫苗别落下
对于老年群体、免疫力低下者、多种严重基础病患者来说,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议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四
加强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监测
01
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开展症状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工作和学习。
02
加强教学区域、学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温馨提示
有症状,早就医。家中可适当储备常用药,注意药品使用禁忌、根据相关说明对症用药,密切监测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检查。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