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5 月,菲律宾在南海的非法基建闹剧迎来戏剧性转折:当菲方忙着为中业岛机场奠基时,中方淡定公布 1898 年《美西巴黎条约》等三份百年档案,用国际法铁证撕开其 "合法占有" 的伪装。这场看似平静的 "档案反击战",实则是对领土主权的硬核捍卫,更是对
2025 年 5 月,菲律宾在南海的非法基建闹剧迎来戏剧性转折:当菲方忙着为中业岛机场奠基时,中方淡定公布 1898 年《美西巴黎条约》等三份百年档案,用国际法铁证撕开其 "合法占有" 的伪装。这场看似平静的 "档案反击战",实则是对领土主权的硬核捍卫,更是对某些国家 "法律投机" 的精准打击。
三份条约砸穿菲方法理谎言
1898 年《美西巴黎条约》:菲律宾建国的 "领土天花板"
这份被菲律宾奉为 "立国根基" 的条约,反而成为最锋利的 "打脸工具"。条约划定菲律宾领土西界为东经 118 度,而南沙群岛全部位于东经 112 度至 117 度之间,如同被精准切割在外的拼图。时任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在国会辩论中明确表示:"菲律宾群岛不包含任何不属于西班牙殖民体系的岛屿。" 而南沙群岛自唐宋起就属中国管辖,从未纳入西班牙殖民范围。
1900 年《美菲华盛顿条约》:补刀式的 "二次排除"
菲律宾妄图用 "补充条款" 翻盘,却再次撞墙。该条约将菲律宾西界进一步东移至东经 119 度,南沙群岛反而离 "边界" 更远。更关键的是,条约附件明确列出菲律宾包含 "1107 个岛屿",而南沙岛礁从未出现在这份清单中。美国档案馆解密文件显示,时任谈判代表柔克义在笔记中写道:"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不在菲律宾主权范围内。"
1930 年《英美划界条约》:殖民列强的 "双重认证"
英国为避免与美国冲突,主动将马来西亚沙巴州北部边界划至东经 117 度,意味着菲律宾领土西界被限定在东经 118 度以东。英国外交部档案记载:"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中国,这是列强共识。" 时任英国驻马尼拉领事在报告中强调:"菲律宾对南沙的任何主张都是荒谬的。"
西方权威的 "反水":殖民档案里的 "中国证据链"
英国法学家的世纪翻案
伦敦大学教授安东尼・卡蒂耗时 5 年研究殖民档案,在《南海主权的法律真相》中揭示:
1921 年英国殖民部文件承认 "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设立庙宇、开凿水井,实施季节性管辖";
1931 年法国侵占南沙岛礁时,其外交部文件注明 "该岛礁原属中国";
1974 年英国外交部备忘录明确 "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并作为内阁决策依据。
这些被菲律宾选择性遗忘的 "敌对方证据",构成完整的国际法证据链。卡蒂尖锐指出:"2016 年仲裁案是美国操控的政治闹剧,其法律基础比马尼拉湾的海水还要浑浊。"
中国渔民的 "活档案":更路簿里的主权印记
海南渔民世代相传的《更路簿》,用毛笔标注着南沙群岛 108 个岛礁的渔民命名(如 "黄山马峙" 即中业岛,"西月岛" 称 "红草峙"),详细记录从文昌到南沙的 20 条航线、17 处补给点。这些形成于元代的航海手册,比菲律宾建国早 60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 年公开的清代《顺风得利》更路簿中,甚至画有中国水师在南沙群岛巡逻的路线图。
菲方的 "非法基建秀":用错误堆积更大的错误
3.8 亿预算的战略荒诞
菲律宾 2025 年预算案中,3.8 亿元人民币被用于扩建中业岛机场(跑道延长至 1500 米,可起降军用运输机)、马欢岛避风港(水深达 12 米,可停泊护卫舰)。这些基建项目看似 "提升民生",实则是为强化军事存在:
中业岛新建的雷达站,监测范围覆盖南海中部;司令礁的灯塔工程,实为海上监视哨;西月岛的 "旅游中心",地下掩体占比达 40%。法理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菲方每砌一块砖,都在加深非法性: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2 条,主权争议海域的单方面建设构成 "侵犯主权行为";中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 5 条明确禁止 "采取任何可能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国际法院在 1962 年 "隆端寺案" 中裁定:"非法占领不能通过持续占有变为合法。"中国海警 2024 年在黄岩岛海域实施的 127 次驱离行动、南海新增的 36 处浮标阵地,正是对非法基建的有力反制。国防部发言人明确表态:"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都动摇不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历史的启示:主权争议容不得半点投机
从 1956 年菲律宾首次侵占南沙岛礁,到 2025 年的 "立法 + 基建" 组合拳,其核心逻辑始终是 "将非法事实化,将事实合法化"。但历史早已证明:
1946 年中国收复南沙群岛时,菲律宾未提出异议;1958 年菲律宾《商报》明确承认 "南沙群岛属中国";1994 年菲律宾国家地图册未将南沙纳入版图。这些被菲方选择性失忆的历史细节,与三份条约、殖民档案、更路簿共同构成 "铁三角证据链"。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主权问题上,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也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胁迫。"
结语:档案柜里的主权捍卫战
当菲律宾政客在中业岛摆拍奠基仪式时,北京的国家档案馆正公布第 47 批南海问题档案。这些泛黄的条约文本、工整的航海日志、严谨的外交文件,比任何抗议都更有力量 —— 它们证明,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基于历史和法律的证明题。
这场看似 "文斗" 的档案战,实则是现代国际法秩序的捍卫战。中国用百年条约告诉世界:主权问题没有模糊空间,法律红线不容随意践踏。菲律宾的非法闹剧可以休矣,因为真相早已写在历史中,刻在档案里,更印在 14 亿中国人民的心中。
来源:心学z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