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半年太多的公众人物去世,所以总刷到一些笔记,大多数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文/图片:十月手绘
May. 22. 2025丨
上半年太多的公众人物去世,所以总刷到一些笔记,大多数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悲观一点的,觉得人活一世根本没有意义,只是时代的小炮灰,是单位的边角料,是家里不得不扛事的“顶梁柱”……
说实话,我也经常在这种迷茫里打转。
但王国维的那句“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点醒了我。
人生啊,必须要在“现实”和“超脱”之间找到平衡。
“出世”代表的是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入世”则强调投身现实,实现社会价值。
与其一直思考人生意义陷入矛盾的边缘,不如做好当下5件事,帮我们活得清醒又踏实!
1、先干好手里的“小事”,再谈理想
别总盯着远方的“人生意义”焦虑,先把手头的工作、家务、学习做到80分。
工作时不敷衍,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客户。做饭时不要糊弄,研究个新菜式,换个新花样。带孩子时也别应付,陪Ta讲完一本绘本,做一个有趣的妈妈。
王国维说“入世之心做事”,不是让我们功利地争名夺利,而是把每件小事当“修行”,只有干好了,我们才有底气去追求更大的价值。
记住,把小事当大事做,大事才会来找我们。
2、把自己当做“有用的人”,别当“工具人”
每天留5分钟想想:我还能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亲人朋友创造什么新价值?
比如主动给公司提一个新的方案,帮同事带一份早餐,给朋友提一个笔记优化小建议。
比如像这样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再比如,给家属一个拥抱,告诉Ta养家辛苦了,给孩子一个大大的亲吻告诉Ta,妈妈好爱你呀。
“出世之心”,是不被业绩绑架,不被他人影响,是不被社会规则完全支配和束缚的自由感。
把自己当“有用”的活人,生活则是我们修炼的道场。
3、给家人“高质量陪伴”,别只当“提款机”
很多人活成家庭顶梁柱,潜意识里觉得,家人无非就是把我当“提款机”,却忘了家人要的可能不是钱,而是“你在”。
下班后就关掉工作群,陪孩子玩个游戏,和伴侣聊聊日常废话,带父母去公园散步,一周给他们打个电话。
这些事看似琐碎的事儿,却是我们人生最抗摔的“安全垫”。
“出世”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提醒我们,亲情有时候比钱更加珍贵。
4、偷偷给自己留个“精神桃源”
再忙也要有个逃离现实的角落,可以是每天15分钟的冥想,也可以是学插花、写日记、追剧、画画。
王国维的“出世之心”不是让我们完全拥有出家人心态,而是要给心灵留个透气口。
当我们在这块自留地里滋养好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能量继续入世打拼下去。
只有会休息,会“讨好”自己的人,活得才不那么累。
5、别纠结“意义”,去创造“小确幸”
最后一件最重要,别再追问“人生意义”这种终极难题!
意义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你今天帮同事解决了一个难题,给陌生人指了路,给了外卖员一个好评,或者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这些微小的“成就”累积起来,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说到底,人生哪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们既要像战士一样奋斗—入世,也要像诗人一样清醒—出世。
做好眼前事,爱好身边人,养好自己心情,活成自己的主角——这就是最值得、最正确的人生解法。
最后,想分享李娟的这句话: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因为只有在无际的弯路中,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不停地靠近世界的种种真实之处,才会有强大生活的强大根基。
以上。
来源:书法小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