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的饮料在室外没一会就不凉了,自己买个冰杯DIY一下,能冰很久,而且比起茶饮店里的饮品还是要便宜不少的。”
还记得去年夏天
大火的冰杯吗?
随着气温升高,它又回来了!
全网爆卖!1元1杯
网友:到底怎么火起来的?
近日
某茶饮品牌推出了
新品“一杯冰水”
售价为1元/杯
该饮品一经推出后
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
网友们纷纷表示
“这是做得最成功的产品”
@是小樱纸
不少网友表示好奇
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冰块,有冰箱就能做
为啥会专门花钱去买杯冰水?
对此
厦门有买过的网友现身说法
1元能买杯500ml带冰的水
这性价比要比瓶装水更划算
也有网友表示
搭配一个0.8元的咖啡
倒进就是杯冰美式
还有人放个茶包,玩起了冷泡茶
@爱吃大米饭
@foever
虽然有一定的疑惑
但能与万般饮料相融的一杯冰水
确实是眼下的时尚单品
冰杯又杀回来了
厦门各大平台爆卖
除了某茶饮品牌
推出的“一杯冰水”火了
厦门各大平台售卖的冰杯
似乎随着上升的温度
又重新“杀”回来了
Yes君在朴朴
永辉生活APP上看到
食用冰杯已经上架售卖了
160g价格为2.9元/杯
虽然价格已经赶上了一瓶饮料
但还是有不少人购买
显示目前已爆卖超1.2万件
除了线上超市外
在外卖平台上冰杯的
销量也是一路走高
几乎每家店冰杯的销量
都达到大几百杯以上
且价格也是更加便宜
近几年
冰杯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大家都喜欢买来DIY饮品
与饮料、酒品与气泡水搭配
不仅能满足情绪价值也更有性价比
在各大社交平台
以冰杯为核心的
“DIY饮品攻略”成为
社交平台上的热议话题
越来越多的网友发帖
分享自己DIY饮品的内容
这份网友制作的
DIY清单也在网络热传
对此,不少网友都表示
“冰杯很方便,体验感绝了”
“夏天的饮料在室外没一会就不凉了,自己买个冰杯DIY一下,能冰很久,而且比起茶饮店里的饮品还是要便宜不少的。”
“喜欢DIY的感受,能用更少的钱喝到最合自己口味的特调冷饮。”
“夏天随时随地就能买到的冰杯很方便啊!比起在家用冰格制冰等这么长的时间,冰杯真的很方便!”
“虽然冰箱和制冰机也可以制冰,但是要从家里拿保温杯带冰块出来也不是天天能做到的,想喝的时候去便利店‘一站式配齐’,还能发挥创意调配方,体验感绝了~”
但Yes君
还是想提醒大家
夏天喝一杯冰水固然凉爽
但狂炫冰饮并非最解暑的方式
不仅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
甚至还会容易引发生命危险
夏天喝冰水
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夏天到来
各地气温居高不
一杯冰水或冰镇饮料
成为很多人的消暑法宝
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镇饮料
一饮而尽,便能浇灭一身暑气
然而随着温度攀升
我们不时能看到
类似这样的新闻:
“38岁的王先生,当天因为正午天气炎热难耐,买了一瓶冰饮料,之后一口气炫完了几乎一瓶,喝完后马上出现身体不适,随即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他自觉不对劲,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结果刚进大厅,还没放下手中的东西,突然就呕吐了大量鲜血,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那么
冰水真的如同洪水猛兽吗?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
夏天喝点冰水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饮用
为了大家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
Yes君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安全的冷饮:
购买正规产品,购买时要看好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就是注意看成分表,建议选择成分少的、添加剂少的冷饮。
冷饮别贪多:
夏天喝冰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凉爽,但贪多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牙齿敏感、体重增加、血糖波动甚至头痛等问题,因此适量食用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时间:
晨起空腹,饭前、饭后1小时等,最好不要喝冷饮,不然会影响消化、妨碍营养吸收。如果要喝冰,在中餐和晚餐之间,比如下午3点左右比较热的时候,是喝冷饮最适当的时机。
喝冷饮时别心急:
喝冷饮过快容易对内脏血管造成刺激,冰品入口可先含在靠近嘴唇的嘴巴前端,等冰融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不要以上颚来含,以免上颚腔附近的神经受到低温刺激而引发疼痛,甚至眩晕。
避免冷热交替:
冷热食物最好不要同时吃,建议间隔1小时以上。冷热交替着吃,会伤害牙齿、肠胃,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
以下这几类人群
还是要多加注意
1、本身胃肠道不好的人群
比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肠胃消化功能不好,或者有胃肠疾病的人群。冰水会刺激胃部血管出现短暂性的收缩以及肠道痉挛,导致胃痛、腹泻等。
2、有偏头痛史的人群
这些人群在进食一些冰冷食物时,会使口腔黏膜受刺激,进而导致头部以及面部血管收缩,影响神经中枢,引发头痛。虽然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十分不适。
3、刚结束运动的人
运动以后,胃肠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喝冰水会刺激胃肠道血管、黏膜,使胃肠道血管、黏膜急剧收缩,导致胃肠道痉挛,从而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最后
你会选择自己制冰
还是买现成的冰杯?
对于冰杯的价格,你怎么看?
一起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来源:活力守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