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宝清县特殊教育中心的走廊里,9岁的汤金昌总爱把耳朵贴紧玻璃窗,用指尖感受阳光的温度——他听不见春风拂过树梢的簌簌声,也听不见同学们追逐时的欢笑声。同样在这片蓝天下,马晶晶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发音,却不知道自己发出的音节是否准确。这两个被听力障碍困扰的孩子不会想到
建设银行双鸭山宝清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探访特殊教育中心听障学生
在宝清县特殊教育中心的走廊里,9岁的汤金昌总爱把耳朵贴紧玻璃窗,用指尖感受阳光的温度——他听不见春风拂过树梢的簌簌声,也听不见同学们追逐时的欢笑声。同样在这片蓝天下,马晶晶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发音,却不知道自己发出的音节是否准确。这两个被听力障碍困扰的孩子不会想到,一场跨越155万次点击的爱心接力,即将为他们推开有声世界的大门。
无声之墙:困在静默里的童年
特教中心康复教室里,午后的阳光在地板上投下菱形光斑。汤金昌和马晶晶的班主任王维轻轻擦拭着助听器模型教具,眼中满是心疼:“金昌总用铅笔在作文本上画满波浪线,他比划着说,这是风的声音。”而马晶晶的母亲也曾无奈地说:“我们不敢给孩子设定太高的目标,只盼着她能在这里快乐长大。”
2024年盛夏,建设银行宝清支行行长刘智在走访中发现,汤金昌与年迈的奶奶挤在十平米出租屋,靠微薄打工收入艰难度日;马晶晶的父母作为普通农民,为攒助听器费用日夜奔波。“他们的听力神经还保留着功能,我们能不能让声音重新唤醒它们?”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刘智心中生根发芽,“善建赋声”项目由此诞生。然而,筹措20万元的费用,对这个小县城的支行而言并非易事。
破茧行动:155万次指尖的托举
转机出现在建设银行发起的“善建者•益起来——相信爱 花会开”网络公益投票活动中。建设银行联合宝清县教育和体育局、宝清县残疾人联合会、宝清县特殊教育中心等单位,以“双子星”平台为阵地,展开全民公益动员。员工们化身“声音使者”:他们组建“张富清金融服队”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带着手绘海报走进集贸市场,在烟火气里讲述孩子的故事;在“劳动者港湾”手把手教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使用建行生活APP助力,让每一次扫码都成为传递希望的纽带。客户经理王荻记得,一位卖糖葫芦的大爷听完故事,硬是学会了智能手机操作:“给娃娃们积赞,值得!”
员工们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网络公益投票活动
这场爱心行动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微观宝清》平台上,员工自制的《爱心值攻略》短视频收获超百万播放;全行上下化身公益“小喇叭”,在朋友圈发起接力。最终,“善建赋声”项目以155万投票、87万爱心值成功锁定20万元公益资金。更令人动容的是,4500余条饱含祝福的留言中,有人写道:“每一票都是在为孩子们攒未来。”
线上线下的每一次助力都汇聚成爱的声波,让孩子们的期待一步步走进现实
花开有声:生命交响的初啼
5月15日下午,双鸭山市宝清县人民广场花团锦簇,人头攒动。伴随着激昂的歌声,“微光成炬 童梦同辉 共筑无碍新光”第35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拉开帷幕。宝清县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带来合唱《你的答案》,舞台上,孩子们身着整齐校服,眼神坚定明亮。“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的歌声里,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观众席间,建行工作人员注意到,刚刚加入合唱团的马晶晶虽然无法准确跟上节拍,但倔强昂起的下巴始终追随着旋律起伏。
合唱的余音仍在回荡,活动便进入了温馨感人的捐赠环节。当建设银行双鸭山分行副行长姜艳宏将定制助听器交到汤金昌和马晶晶手中时,现场爆发出雷鸣掌声。“现在,让我们共同见证奇迹。”主持人话音未落,老师已轻启设备开关。两声迟缓却坚定的“谢——谢”,从他们口中溢出。这穿越1006万次页面访问、凝聚无数人期待的感谢,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余音绕梁:永不消逝的声波计划
“这是我从教以来最幸福的时刻。”特教中心校长王卫东拭去眼角泪花,“项目资金一到位,建行的工作人员就陪着我们跑医院,精心挑选最适合的助听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戴和适应性训练,两个孩子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不仅可以听见声音,更学会了用声音表达爱。”
建设银行双鸭山分行副行长姜艳宏在致辞中动情说道:“当我们得知汤金昌同学已从特教中心转入普通学校,能够和健全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开启他新的人生之路;当我们看到马晶晶在特教中心合唱团绽放的笑容,就更确信每一份善意都能开出花朵。正如‘善建者·益起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155万次指尖传递的温度,是二十万元背后的千万颗真心。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合相关机构建立听力残疾学生档案库、开展手语公益课堂,联动医疗团队定期义诊,探索‘普特融合’教育模式。”
这场由网络公益点燃的温暖,正化作持续力量,让更多“无声之花”在阳光下绽放。当善意汇聚成河,当“善建赋声”与社会爱心共振,最动听的声音,终将是生命与生命共鸣的回响。(秦薏颜)
来源:黑龙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