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物共生大讲堂》是国家植物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以“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之美”为宗旨,通过邀请植物、动物、各类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跨界交流与植物科学文化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在
天与地之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之中,万物同源,众生一体。
泥土感受种子的脉搏,新芽感知空气的温度,鸟儿捕捉昆虫的韵律,昆虫嗅到花儿的气息……
在万物之中我们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感知生物多样之姿。
《万物共生大讲堂》是国家植物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以“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之美”为宗旨,通过邀请植物、动物、各类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跨界交流与植物科学文化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在专家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把“与自然共生、与万物共融”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传播好,把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好,推动全民生物多样性素养的提升,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5年第十一讲活动回顾
“万物共生大讲堂”2025年第十一讲,特邀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于晓南,以《一朵花引发的权力预言:聊一聊逆天改命芍药花》为主题开展讲座。芍药盛放在五月之中,层层叠叠的花瓣,色彩明艳动人,宛如优雅的花中仙子,又被称作“五月花神”。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芍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什么它能预言权力的更迭?北宋王安石等四位宰相的官运皆与芍药花有关吗?我们也能培育出自己的富贵花吗?于教授从文学、历史、植物科学等多个方面为大家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带领大家拨开了历史的迷雾,探寻了芍药千年前的风雅与神秘。
2025年第十二讲活动招募
活动主题
胡先骕-国家植物园的首倡者
活动时间
5月24日(周六)晚17:00-19:00,请于16:45前到达科普馆完成签到,17:00后将无法进入活动场地
活动地点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
招募对象
本次活动仅限18岁以上成年人参与,招募人数上限50人。限制时间内名额报满后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开放。
专家简介
马金双 博士、研究员,国家植物园(北园)首席科学家。种子植物分类学,包括分类学文献与历史;出版: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中国植物分类学纪事;主编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研究'活化石'植物水杉并建立水杉网站。
胡先骕先生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后赴美学习植物学。归国后,积极投身植物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他发现并命名了水杉,创立“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此外,他还创办多个科研机构,如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等,并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其贡献涵盖植物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影响深远。本讲座对先生一生进行梳理,旨在激励植物爱好者及植物学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报名系统将于5月22日15:00开启,5月23日12:00报名结束。
特别提示
1.报名时请准确填写各项信息,点击提交后系统会显示临时联络微信群二维码,请务必识别加入,便于获取活动相关详细通知信息;
2.活动现场仅限报名成功人员凭签到二维码签到入场,其余人员均不能进入场地,私自转让名额无效;
4.会场内不能饮食,不要随意走动,保持课堂安静,请按照场馆要求参与活动;
5.活动现场会录制课程视频,用于后期宣传、总结等工作,报名参与的公众默认同意该活动中的肖像使用权;
6.建议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请安排好时间,提早出门,避免迟到。
7.如活动时间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不可避免因素影响,活动有可能推迟或取消,请以群内信息为准,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国家植物园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