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人是聂鹤亭,四野的副参谋长,罗帅的老部下。但罗帅还是紧皱眉头看着他,他这样直接闯进自己的办公室,本就是不对的。
1955年,罗荣桓正在总政处理工作,谁知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来人是聂鹤亭,四野的副参谋长,罗帅的老部下。但罗帅还是紧皱眉头看着他,他这样直接闯进自己的办公室,本就是不对的。
但聂鹤亭似乎没察觉到罗帅的视线,他对罗帅说:“我要求授上将……”
其实在评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中央就知道这是一份很难做的工作。有人对军衔毫不在意,也就有人看重身为战士的荣誉。
不管怎么样,中央总是无法做到两全其美,总是没办法顾及每个人的。中央制定的条例,只能说尽可能保证了相对公平。
从中央制定的条例来看,此次授衔不看单一时期的战功,而是综合革命经历、资历、战功等多方面比较,评选出的军衔相对公平。
总政秉承着犯过错的要降衔,立过功的要升衔,一一评选出了此次授衔的将帅军衔。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总政忙得不可开交。
等到一切工作都差不多的时候,罗帅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但他没想到,他这口气还没喘出来呢,他的得力属下,四野的副参谋长聂鹤亭就找上门来了。
聂鹤亭来势汹汹,一副自己受了委屈的样子。罗帅见状赶忙问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工作上出什么问题了?
谁知聂鹤亭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聂鹤亭说,他要求将自己的军衔晋升为上将,他觉得给自己评中将太低了。
这让罗荣桓非常不高兴,他觉得自己军衔太低,不就是说自己这个老领导做事不公平吗?但军衔评定都有标准,自己可都是按照标准来的。
不过聂鹤亭是什么样的人,罗帅还是非常了解的。这个人耿直,有时候做事不过脑子,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可能没有其他的意思。
罗帅压下了心中的怒火问:“你凭什么觉得,你自己可以被授上将,你不知道这评衔都是有标准的吗?”
看出老首长生气了,聂鹤亭却依旧不依不饶。他问罗帅,为什么和自己职位差不多的人都被拟授上将,只有自己被拟授中将了?
聂鹤亭本来对自己拟授中将没什么不满的,他觉得中将已经很好了。但得知其他的军衔后,他才感到了不满。
要是大家都是中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但一些不如他的人,或者和他差不多的人被授予上将,但他却只是中将,这就让他很不满了。
所以他才找到罗帅,直接要求给自己升军衔。但军衔评定都是有流程的,哪能他说升就升,罗帅对此很不高兴。
聂鹤亭是个革命资历非常老的将领,按理说他不应该犯这种错。他开始了解革命,是在1921年,他从阜阳来到安庆,报考了皖江师专体育系。
当时安庆的革命思想已经开始传播,王步文、蔡晓舟等人创建了社会主义共青团,学校里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进步书刊。
那年他才16岁,他七岁开始读书启蒙,12岁因为生活所迫被迫务农。四年过去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一直希望重返校园。
这次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他的内心非常激动,感觉看什么都是新鲜的。来到学校之后,他更加努力读书,孜孜不倦汲取书中的知识。
当时学校的进步书籍中,不仅有我党创办的报刊和马克思主义的书,还有国民党左派的报刊和文章。
他不管是什么样的书,基本上都是来者不拒。在各种思想的滋养下,他的眼界大大开拓,开始思考起国家的未来和革命的出路。
但此时的他还不算接触革命,他真正开始接触革命,还是在结识了许继慎之后。
许继慎是安庆地区最早开始接触我党的,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担任过红一军的军长。结识许继慎之后,他对我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许继慎的带领下,他开始参加一些革命运动。
他曾奢望过读书救国,也曾寄希望于体育救国。然而现实将他的希望打得粉碎,上级一句扩充经费,他们的教育经费就要被缩减。
他们正当争取教育经费的行为,却被当官的曲解污蔑,对手无寸铁的学生施以棍棒、刺刀相向。
学生被害,家人悲痛欲绝,那些幕后黑手却依旧高高在上,不受任何惩罚。
从那时起,聂鹤亭就知道,救国唯有革命一条路可以走。只有将尸位素餐的政府推翻,换上真正由人民主政的政府,我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踏上革命的道路。
1926年,聂鹤亭加入我党,成为叶挺独立团的一员。当时正值北伐,在进军河南之后,聂鹤亭带着部队冲入奉系阵地,将敌人打了个七零八落。
也正是因此,他被晋升为中尉排长。随着蒋汪二人相继发动政变,大革命也以失败落幕了,聂鹤亭参加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受到了敌人的追击。朱老总率兵在三河坝地区阻击敌人,最终因敌强我弱不得不提前撤离。
当时我军的处境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朱老总率兵转战湘南。湘南有朱老总的老战友范石生,朱老总就想将部队编入范石生的军队中。
在达成“政治上保持独立”的条件之后,朱老总的部队被编入范石生的部队中。但年少气盛的聂鹤亭对此颇为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打着国民党军的旗号。
哪怕知道这是暂时的,但他一点都不想和国民党扯上联系。所以他就想离开部队,去上海找党中央。
当时上海的局势非常危险,朱老总并不乐意让他自己去上海,怕他在路上出什么意外。
但聂鹤亭铁了心,就是不乐意在挂着国民党旗号的部队里待着。没办法,朱老总最后只能同意了他离队的请求,放他去了上海。
虽然两年后,他上了井冈山,但朱老总待他一如往昔。
后来他参加了几次反围剿,在部队屡立战功,成了人人称赞的军中新星。长征的时候,他担任红一师参谋长,在这一路上立下了赫赫功劳。
抗战爆发之后,他在敌后战场一直坚持战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他就一直留在四野,后来更是成了四野的副参谋长。辽沈战役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件让上级头疼的事情。
那就是在解放沈阳的时候,国民党得到暂编53师联系了他要起义,他同意了。但按照这种情况,他们只能算是投诚。
聂鹤亭这一决定,让四野首长非常不满。因为这让战后整编工作变得棘手,给所有人都带来了麻烦。
不过首长们了解他,知道他耿直的脾气,所以并未对他过多苛责。
不过因为他这脾气,他在战争年代犯过不少错误,所以评衔的时候就成了中将。
他得知和自己资历差不多的人被授予上将之后,觉得给自己中将太低了,所以找到了罗帅争取。
但这可把罗帅气得不轻,罗帅当场把他训斥了一顿,告诉他,那些牺牲的同志连军衔都等不到,他居然还在这里计较。
罗帅的一番话,让聂鹤亭沉默了。最终他没有参加授衔仪式,是在1956年的时候,罗帅提议军委为他补授军衔,他才被授予中将的。
聂鹤亭,中国政府网,2023-11-13
来源:玲珑说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