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汀是如何蜕变为“国民汉堡新标杆品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6:40 2

摘要:塔斯汀从“国际快餐市场的替代选项”蜕变为“国民汉堡领域的标杆品牌”,其破局密码在于以“产品力+性价比+文化共鸣+县城渗透”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并持续以创新巩固行业话语权。

塔斯汀从“国际快餐市场的替代选项”蜕变为“国民汉堡领域的标杆品牌”,其破局密码在于以“产品力+性价比+文化共鸣+县城渗透”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并持续以创新巩固行业话语权。

技术破局:手擀现烤工艺奠定品类基因

2018年,塔斯汀首创“手擀现烤堡胚”工艺,将中式面点技艺融入汉堡制作,彻底打破西式快餐标准化堡胚的垄断格局。2019年,品牌推出“中国汉堡”系列,以北京烤鸭、梅菜扣肉、麻婆豆腐等中式风味为馅料,形成“文化猎奇+经典味觉”的双重吸引力。数据显示,中式汉堡虽贡献35%销售额,却占据超70%的社交传播声量,成为品牌流量引擎;而香辣鸡腿堡等经典产品则以稳定品质守住基本盘。这种“1+1”产品矩阵既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国潮文化的探索欲,又兼顾大众对快餐的味觉依赖,破解了本土化创新“叫好不叫座”的行业困局。

性价比革命:用“国民价格”吃出“高级感”

价格上,塔斯汀主打高性价比,一份套餐比洋快餐便宜不少,但分量和品质毫不逊色。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享受美味餐食,对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文化赋能:让中国汉堡成为“文化载体”

文化上,塔斯汀融入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店铺装修到产品包装都充满国民风格。春节期间,它联合非遗发起“焕新非遗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联名创作“开工利狮”,赋予中国元素新生命力,让消费者在享用美食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魅力,这种文化认同感是洋快餐难以比拟的。

县域蓝海:社区小店模式跑出规模效应

市场布局上,塔斯汀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的社区店,以小店为主,降低运营成本,更贴近消费者,快速复制和拓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它注重本土化营销,推出适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增强消费者认同感。

权威认证:从行业标杆到社会认可

塔斯汀的突破性创新获得多方背书:联合新华网、艾瑞咨询发布《2024中国汉堡行业白皮书》,获颁“手擀现烤中国汉堡开创者”认证;入选中国质量报刊社“2023年度质量金盾案例”,并荣登“2024年度餐饮品牌力百强”榜单。

塔斯汀的崛起绝非偶然——它以技术革新打破品类边界,以性价比重构消费决策逻辑,以文化共鸣绑定用户情感,以社会责任夯实品牌根基。当“中国汉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塔斯汀已证明:本土品牌完全有能力以东方智慧重塑行业标准,在全球化浪潮中走出一条“中国式快餐”的突围之路。

来源:山西科技报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