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通过社交媒体公开表态,称愿与前总统杜特尔特家族和解。这一“求和”信号,正值杜特尔特家族在中期选举中强势崛起、马科斯阵营遭遇政治挫败的微妙时刻。
据环球网综合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通过社交媒体公开表态,称愿与前总统杜特尔特家族和解。这一“求和”信号,正值杜特尔特家族在中期选举中强势崛起、马科斯阵营遭遇政治挫败的微妙时刻。
2022年,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之女莎拉搭档竞选总统,以58%的得票率横扫对手,被舆论称为“天作之合”。彼时,马科斯家族掌控北方票仓,杜特尔特家族深耕南方棉兰老岛,双方通过利益交换结成看似稳固的联盟。莎拉放弃总统竞选、转任副总统的决定,更是被视为两大家族权力共享的象征。
莎拉资料图
然而,政治蜜月仅维持不足一年。马科斯上任后迅速打破平衡:他拒绝兑现内阁席位分配的承诺,将莎拉排除在国防部长职位之外,仅任命其担任教育部长。此后,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马科斯表弟)主导罢免了莎拉的盟友、前总统阿罗约的副议长职务,并削减莎拉部门的机密资金预算。杜特尔特家族则通过地方选举巩固势力,形成南北对峙。
矛盾在2024年彻底爆发。莎拉因涉嫌威胁总统生命安全遭众议院弹劾,杜特尔特本人则因国际刑事法院(ICC)对其禁毒战争的调查被捕,两大家族的对抗从暗斗转向明争。
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打击步步为营。众议院以“违宪、背叛公众信任”等罪名弹劾莎拉,并推动ICC重启对杜特尔特禁毒战的调查——这场导致超6200人死亡的行动,曾被马科斯称为“无需国际介入的国内事务”。杜特尔特则以“分裂棉兰老岛”的威胁回应,其子更公开要求马科斯辞职,称其为“瘾君子”。
杜特尔特资料图
中期选举成为博弈的转折点。杜特尔特以超80%得票率第八次当选达沃市长,其家族成员包揽该市副市长、国会议员等关键职位。参议院改选中,马科斯阵营仅获6席,杜特尔特阵营则拿下5席,且双方均宣称一名“摇摆席位”归属己方。菲智库分析指出,杜特尔特家族仍掌控地方政权、参议院话语权及民间支持,足以对马科斯形成掣肘。
马科斯的“求和”姿态,被广泛解读为权力失衡下的被动选择。他在播客中坦言:“需要朋友而非敌人”,并承认政府未能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承诺调整施政重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杨丹志指出,马科斯若继续强硬打压杜特尔特家族,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政治反弹,甚至危及2028年总统选举布局。
从深层看,两大家族的分歧已超出个人恩怨。马科斯推行亲美路线,重启美军基地使用权,并在南海问题上对华示强;杜特尔特家族则主张平衡外交,批评对美依赖是“战略失误”。这种路线差异,叠加权力分配矛盾,使得和解难以触及核心利益。即便双方暂时休战,博弈仍可能以其他形式延续。
杜特尔特资料图
菲律宾政治生态长期由家族势力主导,但此次危机暴露出传统联盟模式的脆弱性。马科斯虽释放和解信号,却未提出具体让步措施;杜特尔特家族则保持沉默,莎拉的支持者更扬言将在弹劾审判中发起“血洗”。参议院7月对弹劾案的表决,将成为检验和解诚意的试金石。
对菲律宾民众而言,这场权斗已衍生出高昂的社会成本。民生改善停滞、基础设施项目拖延,民意调查显示超六成民众对政治内耗感到厌倦。若两大家族无法真正弥合裂痕,第三方势力或借机崛起,进一步冲击菲律宾的传统权力结构。
马科斯的“低头”能否换来政局稳定?答案或许藏在他未说出口的潜台词中:和解不是目的,而是延续权力的手段。在菲律宾的家族政治棋盘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来源:凌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