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爆发,陈云积极投入运动,之后又领导工人罢工,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五卅运动,陈云也日益成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26年8月,陈云同商务印书馆职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前排左三为陈云。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爆发,陈云积极投入运动,之后又领导工人罢工,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五卅运动,陈云也日益成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深重。1905年6月13日,陈云出生于上海青浦县陈塘镇下塘街西首靠河的闵家小屋。母亲廖氏每天都给孩子们讲“孟母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幼小的陈云心中就此埋下了“勤学”和“爱国”的种子。上过新式学堂的陈云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径,心里深感愤懑不平。他和许多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一样,心中的民族自强情感日益强烈。
五四洪流中萌发爱国之情
1914年,9岁的陈云上了新式小学。课堂上,老师们不仅讲授传统文化,也传播各种新思想,这对陈云积累文化知识和磨砺思想品格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陈云所在的小学也积极投入爱国主义的洪流。这时的陈云已是高年级学生,他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很好的口才,也成为学校声援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和一些老师、同学组成了童子军和宣传队奔赴街头,发表演讲、表演短剧,用稚嫩的声音向群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罪行,号召大家抵制日货。孩子们慷慨激昂的言辞让群众情不自禁地高呼“打倒袁世凯卖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辱国公约”。陈云和同学们把自己攒的铜板捐献出来买纸张、做小旗,还到街头募捐,为反日宣传活动筹措资金。随着活动日益声势浩大,上塘街卖时兴新货的铺子里摆放的洋布洋服不见了,日本食用品也悄悄地退出了柜台。1919年5月底,陈云从高小部毕业。此时的他虽然年少,但已初露非凡的能力、胆识和拳拳的爱国之情,五四运动时期形成的坚定的报国之志,引领他进入下一个新的阶段。从此,陈云经常以“有志者事竟成”勉励自己更加刻苦地求学。
五卅风云中明晰救国之路
五四运动的洗礼让陈云意识到,仅靠学生力量是远远不够的。1919年初冬,陈云告别家乡,来到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发行所当店员。虽然发行所的事情很繁杂,但是他仍坚持自学,且内容十分广泛,各类书籍都有涉猎。在商务印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陈云的头脑中产生了许多民主主义的思想。在参加了上海通讯图书馆这个读书团体后,他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确立了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1922年,在董亦湘和恽雨棠的介绍下,陈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在一次次工人运动中,陈云的觉悟不断提高,能力也飞速增长。1925年5月30日上午,五卅运动爆发。5月31日,示威学生和工人“罢市!罢工!罢岗!罢课!”的口号声在上海大地上回响,陈云与商务印书馆的工友们带着传单,在南京路进进出出,不断将一沓沓传单抛向人群。英国巡捕的水龙头冲散了人群,陈云的衣衫湿透了,他仍紧握传单,高喊“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工友们手挽手组成人墙,保护宣传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卅运动席卷全国。陈云后来发表文章说:“震动全世界的五卅运动,将中国民族运动升至高潮,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动摇了。”参加运动的是全国各阶级民众,尤其是全国各地几十万工人,他们勇敢当先、不屈不挠地奋斗。
陈云意识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五卅运动的结果证明,资产阶级是靠不住的,他们是机会主义者。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未被推翻,怎样补救以往的失败和准备应对将来的策略,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切身问题。陈云感到自己作为“已经觉悟的青年,应该担负起这种责任”。
罢工斗争中淬炼革命品格
1925年年中,商务印书馆召开了工会成立大会,从此职工有了自己的组织。当时,商务印书馆的职工和上海其他工人一样,待遇很低,日子过得清苦。因此,改善生活待遇已成为广大职工的强烈要求。陈云觉得应组织商务运输局的工人为改善生活而开展罢工运动。当得知商务印书馆正在准备罢工,中共中央委派徐梅坤与沈雁冰、杨贤江、陈云等十余人组成临时党团,还派上海印刷工会秘书长进馆加强领导罢工的力量。经陈云和其他共产党员广泛而深入的动员,1925年8月20日晚,罢工临时党团以五卅宣传队的名义秘密召集开会,在第二天晚上商定了罢工决议,草拟了罢工宣言和复工条件,确定了罢工领导机构。陈云提出,“以教科书销售旺季为时机”,迫使资本家无法承受停工损失;同时组织工人纠察队防止破坏,确保罢工有序进行。为了减少损失,资本家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时,陈云也对罢工的细节做了分析,确定首先发动发行所职工罢工。会上还提出此次罢工的要求:增加薪金,减少工作时间,公平分配。会上散发了许多传单,通过了要求馆方承认工会和改善待遇的12项复工条件,并宣布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成立职工工会,陈云被选为发行所职工会委员。发行所罢工后,宝山路印刷所及总务处的职工也开始罢工,并和发行所、印刷所的代表商定统一的复工条件。8月22日晚上,联合罢工的三个工会在俱乐部开会,会上成立罢工执行委员会,陈云被推选为委员长。此时他年方二十。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商务印书馆的这次大罢工,每天都听取罢工情况的汇报,并及时作出指示。加上陈云等一批共产党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次罢工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8月27日,馆方同意劳资双方举行谈判并签下协议,基本上满足了职工要求的复工条件。至此,罢工取得胜利。9月1日,发行所职工召开职工会成立大会,由于陈云在罢工中威信大增,他被选为执行委员。罢工后,他在商务发行所职工会编辑的地下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陈云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工人要解放,当先从事政治革命的工作。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举行。陈云与商务印书馆的工人纠察队参与了这次起义。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指挥下,全市的工人阶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上海的解放,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取得胜利。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为了保存力量,中共中央决定让共产党员迅速撤离上海。陈云在撤离时留下了掷地有声的16个字:“铁窗风味,家常便饭,枪毙杀头,告老还乡。”唤起工农千百万,再度同心干,陈云与工友们一一握手告别,奔赴新的战场。五卅运动与工人罢工的锤炼,让陈云从爱国青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他日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奠定了实践与思想基础。
(钟晟 张乔娜)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