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结婚”北京理工女大学生语出惊人:穷人生孩子是不负责任

B站影视 2024-12-21 06:12 7

摘要:“穷人就不该生孩子。”这句戳心窝的话,是从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女大学生口中说出来的。听着刺耳吧?可惜,这句话一出口,竟在网上掀起了滔天大浪。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怒火中烧。到底怎么回事?来,咱们把话聊开。

本文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抄袭!

“穷人就不该生孩子。”这句戳心窝的话,是从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女大学生口中说出来的。听着刺耳吧?可惜,这句话一出口,竟在网上掀起了滔天大浪。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怒火中烧。到底怎么回事?来,咱们把话聊开。

这事儿得从北京街头的一次随机采访说起。采访对象是位学识不凡的女生,正读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本来记者问的都是些关于年轻人婚恋观的问题,她倒也认真作答。直到问到“结婚生子”的看法,她突然冒出了一句:“我最讨厌的就是穷人还要去生育。”这一锤定音,彻底点燃了舆论场。

不少人听完第一反应是愤怒。怎么着,没钱还不能生孩子了?你这不是经济歧视吗?但细想之下,也有人不得不点头同意。毕竟,现如今,孩子的奶粉、教育、兴趣班,哪一样不要钱?没个稳定的收入,生孩子到底是爱还是害?

其实,这话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咱们看看数据就明白了:2017年到2022年,咱们国家的育龄女性每年减少500万。特别是20到29岁这个最能生的年纪,每年少了440万。到2022年,人口增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结婚率呢?更是创了历史新低,今年全国只有400多万人登记结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背后有啥原因?

答案显而易见。高房价、低工资、卷到飞起的职场,年轻人苦得喘不过气来。有人调侃说,现在结婚得满足“三大件”:房、车、票子。可现实是,许多人连“零件”都没凑齐。别说多余的钱养孩子,连自己吃顿饱饭都是问题。

再看看上一辈,那会儿经济也不宽裕,怎么就生了那么多孩子呢?说到底,是时代不一样了。过去农村一家七八个孩子,靠种地维生。孩子大了接着下地干活,父母少操心。可现在,养一个孩子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让他学这学那。动不动就是几千块一个兴趣班,养孩子真的是“烧钱大赛”。

所以,年轻人索性躺平。不结婚、不生子,省钱又自在。有人说这“消极”,但也不能忽略,选择不婚不育,其实是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一种表现。毕竟,生孩子不只是“生”,更是“养”,要养得起、养得好。

“穷人不能生孩子”这种话,终究还是太绝对了。没有钱的家庭,也能有温暖。那些从山村走出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2017年高考状元庞众望,出身贫寒,一度靠捡垃圾维生,最终却考上了清华大学。他们的故事,让人看到希望。

争论归争论,咱们得承认,生活对每个人是不公平的。有钱人能给孩子锦衣玉食,没钱人只能提供简简单单的爱。但这种爱,并不低人一等。对大多数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不管多难,他们都愿意倾尽所有去守护孩子的成长。

所以,“生还是不生”,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有人爱自由,选择单身;有人重视家庭,愿意生儿育女。每种选择都值得尊重。只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社会问题的另一面——当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婚不育,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长远来看,这不是个小事儿。

面对这些难题,咱们不能只把责任推给年轻人。高房价、教育成本这些社会问题,应该有人站出来想办法。改善就业环境,降低生活成本,让年轻人觉得结婚生子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值得期待的事情。只有这样,未来才可能有更多的生机。

至于这场争论,或许没有输赢。它揭开了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现实,也暴露了许多深层次问题。至于怎么选,终究还是看自己。只希望无论结婚与否,生娃与否,大家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幸福的定义,从来不该只有一种答案。

注: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

来源:诗意青山z1oea9J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