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好男友,她残忍杀害自己12岁的女儿,抛尸荒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14:59 4

摘要:2008 年 1 月 27 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里奇沃特小镇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12岁的卡丽莎・布德罗跟母亲彭妮坐在车里,车窗上凝结的冰花映出母女俩略显僵硬的侧脸。

2008 年 1 月 27 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里奇沃特小镇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12岁的卡丽莎・布德罗跟母亲彭妮坐在车里,车窗上凝结的冰花映出母女俩略显僵硬的侧脸。

自从搬进母亲男友弗农的家,两人的关系就像这个寒冬一样冰冷。彭妮本想借这次独处的机会缓和与女儿的矛盾,却在停车买果汁和培根的短短几分钟后,发现女儿消失在了风雪中。

卡丽莎

布里奇沃特是个人口仅8500人的小镇,居民们习惯傍晚在街头闲聊,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但当晚8点30分,彭妮冲进警察局时,小镇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她哭着告诉警察,下午在索贝超市停车场,她和卡丽莎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中途她去超市买完东西回来后,女儿连同她的粉色洞洞鞋、黑色连帽衫一起消失了。

此时正值隆冬,气温低至- 15℃,暴风雪即将来临。卡丽莎没带手机,身上只有单薄的T恤和牛仔裤,连手套都没戴。

警方立刻启动紧急寻人机制,全镇志愿者举着荧光棒在雪地中搜寻,直升机在空中盘旋,探照灯仔细搜索每一片灌木丛。

彭妮在新闻发布会上哽咽的举着女儿的照片:“她左手上有两颗星星纹身,肩膀上有只小狮子,求你们帮我找到她。”

3天后的1月29日,一名司机在赫布维尔的威廉・赫布路上发现了异常:雪地里露出一抹粉色。那是一只卡骆驰洞洞鞋,鞋码和卡丽莎的一致,鞋带上还沾着少量血迹。

警方检测后确认,这正是卡丽莎失踪当晚穿的鞋子。消息传开后,小镇居民们心头一紧。那个总是在披萨店帮忙的活泼女孩,很可能已经遭遇了不测。

卡丽莎

2月9日上午,一位母亲带着九岁儿子在乡村公路停车。男孩翻过路边小坡找地方方便时,突然尖叫着跑了回来:“妈妈,雪地里有脚趾!”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了毛骨悚然的一幕:卡丽莎的尸体半埋在雪堆里,腰部以下赤裸,小熊维尼内裤被拉到膝盖,衬衫向上撩起,露出苍白的腹部。

法医初步判断,她是被勒颈致死,死亡时间在失踪当晚,尸体的姿势疑似遭到了侵犯,但身上并没有发现侵犯的痕迹。她的手在雪地里抠出了深深的刮痕,指甲缝里全是积雪。

卡丽莎的生父保罗崩溃地捶打着墙壁:“谁能对一个孩子下这样的毒手?”

葬礼那天,小镇居民们自发组织烛光守夜,教堂的钟声连续敲响了12下,纪念这个没满13岁生日的女孩。

卡丽莎

随着调查深入,警方发现了越来越多可疑的地方:索贝超市的监控显示,彭妮自己一个人进入超市,并未带女儿。超市员工证实,彭妮在收银台曾自言自语 “这下清净了”。

但真正的转折来自楼下邻居的爆料:“1月27日晚上,我们听到楼上有摔东西的声音,弗农大喊‘佩恩,你怎么能杀了她?我不会帮你掩盖的!’”

这段证词让警方立刻锁定了嫌疑人,彭妮和她的男友弗农。虽然弗农坚称自己只是争吵时情绪激动,但彭妮先前表现出来的悲伤形象已经完全站不住了。

调查人员发现,彭妮在失踪当晚曾多次拨打弗农电话,留言内容从 “卡丽莎不见了” 逐渐变为 “你必须帮我”。

弗农

为了找到更多证据,警方采用非常规手段:在弗农的牢房里安排一名卧底警察,假扮成蒙特利尔黑帮成员接近两人,取得信任。卧底告诉他们,黑帮正在计划要除掉一个人,希望他们能帮忙,事成之后,黑帮可以帮他们销毁掉警方掌握的所有证据。

卧底的计划果然成功了,被保释的彭妮和弗农竟主动联系卧底,表示愿意合作。2008年月,两人与卧底约在在一家偏僻的咖啡馆见面。为了向“黑帮“证明他们有过作案经验,彭妮向卧底竹说出了杀害女儿的真相:

“弗农说要么送走卡丽莎,要么分手。我不能失去他。” 彭妮咬着吸管,

2008年1月27日那个周日,一场家庭矛盾把母女两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弗农也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选我,要么送走卡丽莎。” 这话像刺一样扎在彭妮心里,但她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

那天下午三四点,彭妮载着卡丽莎开车去卢嫩堡,又原路返回。一路上母女两一直不停的争吵,都窝着一肚子火。彭妮后来说,那一刻她觉得 “不得不做点什么”。

下午5点半,她们到了Sobeys停车场。彭妮进店买果汁和培根,留卡丽莎在车里。她甚至在店里就给弗农打电话留言,说等自己出来,卡丽莎已经不见了。

回到车上,她把买的杂货放进后备箱,顺手抓起一根米色麻绳塞进口袋,心里计划着:“必须把她弄死。”

卡丽莎一路上吵着要下车,彭妮只好把车开到威廉・赫布路,一直到天黑才停车。她跟女儿说:“想下就下吧。”

彭妮后来承认,她不能让卡丽莎回去告诉别人,自己是个多么失败的妈妈。

两人一下车,彭妮突然扑了上去。天色昏暗,地上全是雪,卡丽莎一个没站稳,仰面滑倒在地。她只来得及喊出一句:“妈妈,别这样。” 但这句话没能让彭妮心软。彭妮直接压在女儿身上,膝盖死死抵住卡丽莎胸口,用全身重量把她按在地上,卡丽莎双手被压在身下,根本动弹不得。

彭妮和女儿四目相对,她抓起麻绳,先缠在自己手上,再狠狠勒住卡丽莎的脖子。她咬紧牙,使出全身力气来回拉扯绳子,耳朵里听到女儿急促又绝望的呼吸声。卡丽莎挣扎着,双手在雪地里乱抓,渐渐没了动静。等确定女儿没了呼吸,彭妮把尸体拖回车里,扔在副驾驶地板上。

之后,彭妮开车去了布里奇沃特,一边开车一边想下一步怎么办。她把作案的绳子塞进空咖啡杯,扔进垃圾桶,又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卡丽莎的尸体拖到路边坡下。她脱掉女儿的裤子和袜子,故意把尸体摆成遭侵犯过的样子,以为暴风雪能盖住一切罪证。

接着,她又把卡丽莎的连帽衫、背心和鞋子,全部扔在附近游泳池。晚上七点多,她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家,跟弗农说卡丽莎失踪了。转头又给家人、朋友、老师挨个打电话寻找女儿,装出一副焦急的样子。

到最后,彭妮才告诉警方:为了留住弗农,她什么都愿意做,在她心里,失去弗农的痛苦,比失去女儿还要强烈。这份畸形的爱,最终让一个母亲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孩子,也毁掉了两个家庭。

2008年6月14日,彭妮因二级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20年内不得假释。宣判当天,法庭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当法官斯图尔特说出 “你永远不配做母亲” 时,旁听席爆发怒吼:“杀人犯!”

卡丽莎的同学举着标语:“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叫妈妈,而你却杀了她。”

检察官在陈词中说:彭妮为了讨好男友,精心策划了这场谋杀。她在超市买完东西后,故意将麻绳藏在口袋里。杀害女儿后,还冷静地开车去游泳池丢弃衣物,甚至在回家后给卡丽莎的老师发消息询问作业,营造正常母” 形象。“这不是激情犯罪,而是有预谋的冷血杀戮。”

2025年初,一则消息让布里奇沃特小镇的居民陷入恐慌:彭妮可能申请无人陪同临时离狱。加拿大假释委员会文件中显示,她自2018年起已获准37次陪同离开监狱,参加教堂活动和家庭聚会。

法院心理评估认为,她再犯罪的风险极低。但卡丽莎的家人和居民们不能接受,他们抗议:“一个为男人杀死女儿的人,怎么可能改好?”

在抗议集会上,卡丽莎的表姐举着她的照片哽咽着说:“你们知道她尸体被发现时有多惨吗?彭妮连死都要让她受辱。”

网友发起联署,超10万人签名反对假释。虽然假释委员还没批准她无人陪同离狱,但每次听证会都会引发小镇居民的集体抗议。街头的挂着卡丽莎的照片,每年忌日都会有人放上粉色洞洞鞋和小熊维尼玩偶。

简单对这个案件谈谈自己的三个看法:

首先,这起案件暴露了家庭关系的脆弱。一个母亲为了讨好男友,竟能残忍杀害自己的亲生女儿,这种畸形的爱情让人不寒而栗。彭妮的行为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母爱的认知,也警示我们要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案件反映出社会救助体系的缺失。从彭妮和男友弗农的相处模式可以看出,这很可能是一个长期存在问题的家庭。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干预这种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社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家庭暴力预警机制。

最后,司法系统的后续处理值得商榷。彭妮获得37次陪同离狱的机会,甚至可能申请无人陪同离狱,这对受害者家属和公众情感都是一种伤害。在惩治犯罪的同时,司法系统也需要考虑社会影响和受害者家属的感受。

正如法官在判决时所言:“你永远不配做母亲”,有些罪行的恶劣程度已超出 “改造” 的范畴,需在法律框架内体现对生命的敬畏。

来源:好故事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