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只能选择海外云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13:55 2

摘要:国际环境变化所提供的机遇,以及国内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共同构成了这股浪潮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军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自身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最近这几年,国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企业出海浪潮。

国际环境变化所提供的机遇,以及国内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共同构成了这股浪潮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军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自身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进军海外,只派人肯定是不行的,业务系统也要跟上。

在当前时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数字化系统,例如ERP、CRM、SCM等。这些系统目前基本都部署在云上,支撑着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运作。

企业数字化上云

此外,本轮出海浪潮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除了传统的线上娱乐、社交和电商等互联网企业,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及家电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企业的业务,更加依赖于云基础设施,对云服务的要求更苛刻。

对于所有出海企业来说,都面临一个难题:云服务的大厂只有美国公司和中国公司,如何选一个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至关重要。这一决策,将直接影响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和运营效率,甚至可能决定其国际化战略的成败。

那么,企业出海,究竟该如何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又有哪些合适的选项?

接下来,小枣君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解读。

█出海选云,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企业在海外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和在国内有很大的区别。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选择的难度也更大。

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

根据Gartner的报告,超过30%的用户会因为网络体验差而放弃使用某项服务。而云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和覆盖密度、范围,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的时延,对于用户体验有很大的影响。

并不是说基础设施数量越大、服务节点越多越好。在一个地区服务节点的密度、可用区是否具有双活能力,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业务。

目前美国云主要是AWS、Azure等,在国外如果要想继续使用中国的云厂商,阿里云的数据中心覆盖是相对更广的。

阿里云数据中心

产品类别和生态支撑

云服务商的产品类别,也是选择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优秀的云服务商,往往能够提供齐套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开展多样化业务的需求。

生态支撑,是指云服务商拥有强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与丰富的API。这不仅能够加速产品开发周期,还能帮助出海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服务专业能力

买云不仅是买产品,也是买服务。

云服务提供商技术团队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出海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时,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支持,从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优秀的云服务商往往拥有非常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响应速度更快,问题解决效率更高。

技术支持团队的专业能力,还体现在其对云计算服务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上,能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尽可能优化成本和提升性能。

其他能力

目前国内外的云计算大厂几乎都提供AI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出海企业未来很可能有AI方面的需求,因此,选一个既能提供云服务又有AI产品实力的云服务商也至关重要。

考虑到美国大厂除了Llama基本都是闭源的AI产品。这块使用国内的AI模型更有性价比,像阿里云的千问3大模型是完全免费开源的。它支持119种全球的各地区语言,可以满足出海企业的本地化需求。

千问3大模型在性能上也有出色表现,成功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排行榜。目前,衍生的千问模型数量已经超过10万个。在开源社区,这个模型也很活跃。

█出海选云,哪家最合适?

说到这里,其实,小枣君个人并不推荐使用海外云品牌,反而更建议使用国内品牌。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生态方面的考量。

出海企业,在国内都有成熟的业务体系和数字化系统。这些系统已经部署在国内的云上。

近年来,国内的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众多国内云服务商,无论在技术实力上,还是服务支撑上,都已经做到了极致。他们的产品和国外品牌不相上下,甚至还更强。

所以,在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中,阿里巴巴占了26.1%,华为13.2%,中国电信13.1%,中国移动9.3%,腾讯8.1%。五家加在一起,就占了69.8%。

数据来源:IDC中国

企业出海上云,考虑到系统的兼容性,肯定优先使用和国内业务一样的云平台。

这样不仅减少了兼容性的风险,也大幅降低了系统的迁移和部署难度,缩短了业务上线的周期。

其次,操作界面和使用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云品牌的操作界面都是针对国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进行设计,使用起来更熟悉,也更顺手,体验也更好。

小枣君以前为了薅羊毛,曾经使用过国外多个品牌的云,尽管界面也有中文汉化,但在操作习惯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果断放弃了。

出海使用国内云服务商的云,很多人肯定会关心:在基础设施、技术团队实力和服务支持能力等方面,国内云服务商是否能满足要求?

其实,这个完全不需要担心。

国内的云服务商,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出海了。他们的全球化步伐,远比大家想象中更快。

以阿里云为例。截至目前,阿里云的云服务节点已遍布全球,覆盖了29个公共云地域、87个公共云可用区、3200+边缘节点,且数据中心还在持续扩容。在东南亚等地,阿里云是服务节点最密集的厂商,基本一个国家一个节点,很卷。

不久前,阿里吴泳铭就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380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


这些基础设施采用的是和阿里云国内一样的架构,国内企业出海可以无缝衔接。真正做到把全球云计算连成一张网。

在技术方面,国内云服务商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还是以阿里云为例。阿里云诞生至今已有26年,经过长期的摸爬滚打,早已成为世界级的云服务商,在技术方面拥有雄厚实力。

阿里云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项均获得Gartner最高分,能力获得全球评测机构的一致认可,完全可以满足出海企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阿里云的行业解决方案经验也非常丰富,能够针对出海企业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例如跨境数据传输、全球运维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在服务方面,阿里云提供的是7x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企业遇到任何问题,阿里云都能够迅速响应,提供专业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这样的服务,对于出海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最后的话

中国企业出海,已经从传统的单一消费类行业(鞋帽服饰)出海,走向了面向泛娱乐、电商、医药、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等多领域的全行业出海。如今,我们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技术、管理和经验。

出海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强国的必经之路,充满了未知挑战和潜在风险。但我相信,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条路一定会走向成功。更多的优秀国内企业将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鲜枣课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