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然而,对于许多非英语母语的科学家来说,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又是谁站在了这场变革的最前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然而,对于许多非英语母语的科学家来说,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又是谁站在了这场变革的最前沿?
带着这些问题,丁香园专程拜访了 MPS 大中华区兼 AJE 中国区总经理田浩女士。作为一名在科技及医学出版行业拥有超过 17 年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她将为我们揭示 MPS/AJE 是如何通过专业的编辑服务帮助研究人员跨越语言障碍,以及她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科研论文服务行业带来的影响。
田浩 Helen Tian,MPS 大中华区总经理
丁香园:从爱思唯尔到 MPS 大中华区总经理,您在科技及医学出版行业拥有超过 17 年经验。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在过去这些年里的变化和发展的?有哪些影响行业整体发展的瞬间或片段?
田浩女士:过去的 17 年间,科技及医学出版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其中开放获取的兴起无疑是影响最深远的变化之一。我初次踏入这个行业时,开放获取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大约从 2000 年开始逐渐浮现,但真正引起广泛注意的是施普林格·自然等领先出版社的早期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当一些出版社在中国设立专门的开放获取期刊出版部门时,这一模式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并逐步发展为重要的商业模式。
大型传统出版社如爱思唯尔起初对开放获取持观望态度,但随着开放获取模式迅速崛起,爱思唯尔也加快了内部资源的整合,以追赶市场潮流。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学术出版的面貌,还促使许多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出版社,推出自己的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势头之迅猛,让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为主流出版模式之一,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潜力,并且得到了众多资助机构的支持。
另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是预印本的出现。预印本作为一种未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发布形式,挑战了传统的出版流程。虽然预印本的概念早已存在,但在疫情暴发前它并未得到广泛关注。疫情加速了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流需求,从而大大推动了预印本平台的发展。
人工智能(AI)的引入同样对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使得 AI 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甚至在某些专业领域超越人类的能力。早在 2016 至 2018 年,我们公司就已经开始了 AI 模型的训练工作,这为后来推出的 AI 产品奠定了基础。然而,直到生成式 AI 如 GPT 系列问世,才真正激发了科研人员对 AI 工具的兴趣和使用意愿。
丁香园:AJE 自 2004 年成立以来,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研究人员克服语言障碍,成功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请问,在这一过程中,AJE 是如何持之以恒始终保证论文编辑的质量,并确保它能够满足不同 SCI 期刊的要求的?
田浩女士:对 AJE 而言,保证论文编辑质量是一个严格考验公司运营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关键点,以下是 AJE 确保实现这一目标的五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的人才团队。编辑团队是公司最核心的资产。与其他润色服务提供商不同,AJE 是少数几家真正雇佣全职美国专业人士进行编辑工作的公司之一。我们的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这里汇聚了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顶尖学府的科研人才。我们能够吸引到拥有深厚学科背景和丰富编辑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在美国本土工作,为稿件提供专业的处理。
其次是严格的培训体系。作为行业内的资深参与者,我们深知优秀的编辑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因此,我们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编辑培训体系,确保每一位编辑都能在特定领域达到一定的编辑和修改标准,使稿件最终达到可发表的水平。这套培训体系不仅适用于全职编辑,也延伸到了兼职编辑。我们的全职编辑不仅是稿件处理的主力,还担任兼职编辑的培训师,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培养了超过 2,000 名兼职编辑,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标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是严谨的质量控制流程。为了保证每一项编辑工作的产出都能符合我们的高标准,我们设有一套立体的质量控制机制。除了编辑自身的修改和润色外,我们还有专门的质量控制编辑对稿件进行二次审查,确保没有遗漏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如果必要,我们会邀请其他编辑重新处理稿件,直到满足所有质量要求。此外,我们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一体系,以确保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我们的服务质量始终处于高水平。
第四是重视客户反馈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完成编辑后,我们会将稿件返回给作者。作者可以检查任何不理解或不满意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提供免费的修订服务,直至作者满意为止。如果稿件提交给期刊后,期刊编辑提出了语言相关的问题,我们同样会免费进行修订,直到满足期刊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追求达到一般性的润色标准,更致力于满足每位作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以及期刊编辑的具体语言要求。
最后是专业的客户服务支持。我们拥有一支由资深编辑组成的客户服务团队,他们专门为作者解答编辑过程中的疑问,并协助作者完成交稿过程中的一切问询和服务。这种手把手的帮助确保了作者不仅能理解编辑的改动,还能感受到我们提供的增值服务,从而真正为科研人员带来价值。
通过上述措施,AJE 不仅能够保证编辑质量,还能灵活应对不同的期刊要求,确保每一篇经过我们处理的论文都能以最佳状态呈现给学术界。
丁香园:2024 年是 AJE 成立 20 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 20 年间,AJE 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和转型?未来五年内,您对 AJE 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景?公司将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实现这一愿景?
田浩女士:过去的 20 年里,AJE 经历了一段非凡的成长与转型历程。自 2004 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创立以来,我们汇聚了一批卓越的人才,迅速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JE 在成立仅四年后便得到了Nature 的认可,并与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Nature 作为学术出版界的翘楚,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我们的专业水平,也为我们后续与全球各大出版集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服务了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获得了全球范围内 3,000 多本期刊和机构的推荐,以及中国 800 多家高校及科研团队的信赖。
随着公司的发展,AJE 也不断扩展服务范围,从最初的论文润色逐步引入了翻译、期刊选择、图表制作等一系列与文稿准备相关的产品。2018 年,我们发布了Research Square 预印本平台,这不仅是 AJE 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推动开放科学的重要一步。同年,AJE 办事处在北京成立,这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 AI 技术的应用。我们虽然预见到 AI 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但其爆发的速度仍然远超预期。所幸的是,我们早已做好准备并提前布局。早在 2018 年前后,我们就开始了机器学习模型的研发,并在随后几年内推出了AI 写作助手三件套,涵盖 AI 润色、AI 翻译和语法检查工具。
这些产品的推出标志着 AJE 从依赖人类专家的服务模式向 AI 的专业服务模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我们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利用 AI 技术解决科研人员的痛点,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2022 年,AJE 成为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品牌,今年年初又被 MPS 收购,成为其一员。这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展望未来五年,AJE 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满足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将加大在 AI 领域的投入,探索更多可能性,如开发更智能的写作工具、提升用户体验等。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应对 AI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成为科研服务领域的引领者。
丁香园: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改变多个行业的工作方式,包括科研论文服务领域。请问,根据您的观察,AI 对 AJE 的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此外,您如何看待 AI 在未来几年内带给 AJE 以及整个科研论文服务行业的变革?
田浩女士: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科研论文服务领域也不例外。对于 AJE 而言,AI 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带来了显著的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AI 已经在我们的业务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开始自主研发机器学习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日常运营中,以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这些模型能够辅助编辑进行基本的文本修改和调整,从而提升文稿的质量。此外,我们还开发了 AI 客服机器人,它能更快、更准确地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即时帮助。通过引入成本效益更高的 AI 工具,我们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AI 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满足用户的简单需求,但并非所有客户都适用。对于那些对语言润色有较高要求的研究人员来说,他们仍然倾向于依赖专业编辑的服务,因为 AI 目前尚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专业判断和细致入微的编辑能力。特别是科研论文这类高度专业化且严肃的内容,需要针对特定领域的知识进行处理,而不仅仅是基于公开数据的大规模模型所能提供的通用服务。因此,尽管 AI 技术不断进步,但在涉及科研诚信和保密性的场合,许多研究人员还是更愿意选择由专业人士提供的定制化服务。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AI 给科研界带来的新问题,比如所谓的「论文工厂」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生成式 AI 技术快速生产大量虚假或低质量的学术论文,这对科研诚信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科研服务提供商,我们有责任与学术出版界合作,共同对抗这种不良行为。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上的较量,也是全行业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研发更加先进的识别技术和防范措施,确保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丁香园:作为 MPS 大中华区的总经理,您如何看待 MPS 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这次收购对 MPS 大中华区业务扩展和增长有哪些战略意义?双方的整合将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田浩女士:MPS 起源于学术出版服务领域,最初为学术出版社提供专业的排版和编辑服务。随着业务的发展,还扩展到了教育出版及企业在线培训两大重要领域。在教育出版方面,MPS 为从 K-12 到高等教育的众多出版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教育培训平台;而在企业在线培训领域,全球 500 强中约有 300 家企业选择了 MPS 开发的在线培训平台,以支持其员工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自 2012 年从麦克米伦控股集团独立以来,MPS 通过一系列战略性收购,在短短 12 年内迅速成长为覆盖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及企业在线培训三大核心领域的多元化内容和服务供应商。我们不仅提供各类出版平台,如学术出版平台、教育出版平台和在线培训平台,还涵盖了这些平台上流动的所有内容——从学术期刊和图书,到教育教材、动画视频,再到商业模拟游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体验等丰富的在线培训资源。
谈及此次收购 AJE 战略意义,首先表现在延伸价值链上。AJE 的业务位于学术出版价值链的最上游,直接面向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服务。通过这次收购,MPS 实现了对整个学术出版流程的全面覆盖,从稿件构思到最终发表,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服务链条。
其次有助于强化 AI 能力,MPS 内部设有专门的产品孵化器——MPS Lab,致力于利用 AI 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发创新的平台和内容产品。AJE 拥有强大的 AI 产品 Curie 和相应的研发实力,这将进一步丰富 MPS Lab 的技术储备,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附加值。
第三有利于深化中国市场。AJE 在中国市场拥有一个高度本土化的优秀团队,这使得 MPS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并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收购 AJE 不仅让 MPS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还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本地运营经验。未来,我们将依托这一团队,逐步引入 MPS 全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和企业在线培训,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MPS 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出版技术领导者,通过技术创新助力全球用户实现智慧学习与科研。尽管 MPS 之前在中国没有设立办事机构,但我们的技术和内容已经以不同形式支持了中国的科研工作和出版行业。现在,借助 AJE 的本土团队,MPS 将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和企业在线培训等领域,为中国的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员工带来更大的价值和服务。
结语
从开放获取的兴起、预印本的发展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学术出版行业在过去二十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浩女士领导下的 AJE 不仅见证了这些变革,更是积极地参与到其中,通过不断优化编辑服务、拓展业务领域以及引入 AI 技术,帮助全球科研人员克服语言障碍,加速了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
田浩女士最后强调,随着 MPS 对 AJE 的成功收购,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推动学术出版行业的创新与进步,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支持。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AJE 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继续为科研人员提供卓越的支持,促进全球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流。
内容策划:王丹琦
内容审核:朱卿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小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