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稻香湖水域,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在海淀北部徐徐铺展。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湖面已泛起粼粼波光。这里,即将迎来一场融合生态之美、科技之力与文化之韵的龙舟赛事——2025海淀区大学生龙舟赛暨第三届端午龙舟邀请赛。
夏日的稻香湖水域,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在海淀北部徐徐铺展。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湖面已泛起粼粼波光。这里,即将迎来一场融合生态之美、科技之力与文化之韵的龙舟赛事——2025海淀区大学生龙舟赛暨第三届端午龙舟邀请赛。
生态画卷中的竞技场
18米宽的赛道如利剑般切开翡翠般的湖面,两岸垂柳轻拂,在晨风中划出优美的弧线。5米深的湖水清澈见底,阳光穿透水面,在湖底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能看见鱼群在荇藻间穿梭。还有工作人员正驾着小艇清理水草,确保赛道畅通。采用环保材料制成的红黄浮标点缀其间,与远处训练龙舟激起的浪花相映成趣。远处桥梁的轮廓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将竞技的激情与自然的静谧完美融合。
这片水域不仅承载着龙舟竞渡的激情,更以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据悉,赛事设置高校、公开、企业、女子四个组别,采用电子计时撞线系统确保比赛公平。每组3个赛道,目前已有参赛队伍开始适应性训练,河道维护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赛事采用12人制标准龙舟竞技。相比22人龙舟,12人龙舟转向更灵活;较之6人小龙舟,其团队协作难度更高,竞技性和观赏性俱佳,完美体现了“人舟合一”的龙舟精神。
千桨竞发备战忙
“注意腰部发力!”“保持节奏!”训练区传来一阵阵的口号声。记者看到,稻发巾帼光速队的队员们正挥汗如雨地进行赛前集训,桨叶翻飞,水花四溅,呐喊声与欢笑声交织,构成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队长鲁伟一边调整队员的划桨节奏,一边信心满满地说:“去年我们最好的成绩是一分十几秒,拿到了第四名。今年我们调整了训练方式,增加了力量训练,也优化了队员配置,希望能冲进前三!”
谈及龙舟运动的魅力,还有参赛队员深有感触:“龙舟对全身协调性要求很高,特别锻炼心肺、手臂和腰腹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大家一起拼搏,那种成就感让人特别愉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龙舟赛事不仅规模扩大,还特别聚焦大学生群体。海淀区龙舟运动协会副会长樊星介绍:“此次龙舟选拔赛计划招募近百支队伍报名参赛。5月24日至25日将进行预赛、决赛,我们希望通过赛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这项传统运动。”
文化市集融合古今
作为本次龙舟赛的配套活动,与赛事同步亮相的还有“三山五园文化市集”升级版,将带来一场传统与潮流交织的端午盛宴。预计招募60余家优质品牌汇聚于此,从非遗技艺到创意设计,从民俗体验到美食盛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在“非遗新演绎”板块,扎染、葫芦烙画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出创意火花;“原创设计力”区域则集结了独立设计师的服饰、饰品等手作工艺品,展现年轻化创意表达。市集特别推出端午限定款手作香囊、五彩绳等节令文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互动体验将是本次市集的亮点之一。游客可参与戳戳羊毛毡、手绘涂鸦等DIY工坊,还能体验免费面部彩绘,或通过打卡活动领取限量纪念品。美食区提供造型蛋仔、创意汉堡等高颜值小吃,搭配特色饮品,为夏日增添清凉甜蜜。
现场氛围营造同样别具匠心:巨型粽子气模、龙舟元素装置打造节日打卡点,延续“三山五园文化市集”慢生活理念,为市民提供一处诗意休憩空间。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意的市集,将让游客在龙舟赛的热烈氛围中,慢享独特的端午时光。
此次,文化展示、非遗体验和体育竞技的融合,将助力海淀区打造更高质量的龙舟赛事品牌。“龙舟运动背后是深厚的运河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带动文化传播,让市民在观赛之余,也能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这项运动焕发新的生机。”樊星说道。
这场即将开幕的龙舟盛会,既有千桨竞发的激昂,也有文化传承的厚重。从非遗传承人到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选手,从传统木桨到碳纤维科技桨叶,从单纯的体育竞赛到融合生态、文化、科技的综合性盛会,海淀龙舟赛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篇章。正如海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说:“龙舟赛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个展示区域形象、凝聚城市精神的文化平台。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城市生活美起来,让全民健身热起来。”
记者 阚丽丽
来源: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