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一节我们说到,陈冲经历过动荡的情感与婚姻,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那么,在本节中我们来看看,陈冲到了美国之后,是如何跨过重重阻碍进入电影圈,并创造属于她的影视传奇的?
《猫鱼》作者:陈冲
在上一节我们说到,陈冲经历过动荡的情感与婚姻,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那么,在本节中我们来看看,陈冲到了美国之后,是如何跨过重重阻碍进入电影圈,并创造属于她的影视传奇的?
出演好莱坞女主角
陈冲在国内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后,勇敢地放下荣誉,前往美国留学。
那时候,陈冲对好莱坞的文化一无所知。她有个同班同学在好莱坞当特技替身演员,帮她打听到好莱坞唯一一家代理亚裔演员的公司,并协助她通过了面试,顺利签约。
在20世纪80年代的好莱坞,亚裔演员的机会很少,为了获得一个小角色,她们要面临剧烈的竞争。陈冲知道,她也必须这样为自己争取。然而,在第一次尝试时,陈冲却退缩了。
当时,一家炸鸡连锁店要找演员拍广告,陈冲坐公交车去参加面试,不小心早下了一站。
她走在没有树荫的人行道上,头上热辣的阳光几乎要把她晒化,脚后跟也被廉价的新皮鞋磨出了泡。
终于,她到达了目的地,看见马路对面的小楼外,站着一群肤色各异的美丽女孩,正兴高采烈地等待面试。
陈冲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被拒绝,为此感到恐惧不已。她年少入行,成名很早,在过往的演艺事业中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因此,强烈的自尊心让她无法坦然接受可能到来的失败。她放弃了面试,直接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经纪公司问她为什么没有去面试,她无法说出自己的理由,只是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22岁时,陈冲去面试一场选美戏里“台湾小姐”的角色,她一走进办公室,副导演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陈冲得到了这个角色,在成为“百花奖”最佳女主角三年后,她终于在好莱坞迈出了第一步。
这种没有台词的小配角,陈冲演了不少。后来,她参演了一部美国电视剧,得到了她的第一句英语台词:“你要喝点茶吗,海默先生?”
这句台词毫不出彩,陈冲却永远无法忘记。
1985年,好莱坞要拍摄一部名为《龙年》的影片,女主角需要一名来自东方的演员,这在当时的好莱坞剧本里是很少见的,陈冲希望得到那个角色。
然而,女主角的形象是娴熟时尚的电视台主播,陈冲的英语不够好,整体气质也不符合要求。
但她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找了专业的台词老师,学习播音员的发音和语气。台词老师每小时收费一百美元,她在餐馆打工,每小时只挣五美元。
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陈冲去面试了很多次。每一次,她都比前一次表现得更好,选角导演琼安娜对她十分欣赏,愿意帮着她排练。但是最终,陈冲还是被拒绝了。
不过,陈冲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她某次去好莱坞面试时,在地下停车场里遇见了制片人劳伦提斯。
劳伦提斯是欧美电影界的泰斗人物,也是电影《龙年》的总制片人。陈冲为《龙年》试镜期间,并没有见过劳伦提斯。那次偶遇却让她被劳伦提斯看中,成为了电影《大班》的女主角。
那是陈冲第一次在好莱坞影片中担任女主角,不过,电影上映后口碑不好,陈冲也遭受了许多批判。
出演《末代皇帝》
陈冲在好莱坞的巨大转机,来自电影《末代皇帝》。
《龙年》的选角导演琼安娜,一直关注着陈冲的发展,愿意给她提供帮助。
因此,当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要去中国拍摄《末代皇帝》,撒下“天罗地网”寻找出演皇后婉容的演员时,琼安娜直接告诉他不用找了,把陈冲推荐给了他。
婉容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妻子,她出身贵族,容貌端庄,气质典雅,却在朝代更迭中尝尽人世冷暖。琼安娜认为,陈冲是最适合出演婉容的人,简直天衣无缝。
那个时候贝托鲁奇正迷恋中国文化,他跟陈冲见面时,说他喜欢鲁迅,还熟读《老子》和《庄子》。他认为陈冲的形象、气质与婉容非常符合,决定将这个关键角色交给她。
在故宫拍摄《末代皇帝》的八个月,是陈冲演艺生涯中极为愉快的记忆。导演贝托鲁奇很有审美追求,每一个场景都要精心安排。与陈冲合作的演员,是专业而出色的尊龙、邬君梅等人。
在这个剧组,陈冲的潜力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她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拍摄婉容在长春伪满皇宫里吃兰花。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被日本人扶持,成为东北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婉容不得不跟随他到了东北,居住在伪满皇宫里,受到日本人的严密监视。
婉容和溥仪结婚后,一直遭到冷落,内心孤独而压抑。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覆灭,婉容作为溥仪的附庸,跟着他颠沛流离,精神逐渐崩溃,还染上了鸦片瘾。
在伪满皇宫热闹的庆典中,婉容与周围格格不入,绝望之下,她吃起了作为摆设的兰花。
在拍摄那个经典场景时,贝托鲁奇没有给陈冲讲规定的情境或人物的内心活动,只是告诉她:“你把花塞到嘴里去,用力嚼。”
“塞”和“嚼”这两个动词,展现了一种疯狂而绝望的宣泄。陈冲坐在角落里,看着整个大厅的人欢乐地跳舞转圈,随后抓起大把兰花塞进嘴里,眼泪滚滚落下。
这个场景拍完,贝托鲁奇忍不住为她欢呼。陈冲看到他眼睛里的赞赏,感到幸福的电流击中她的身心。她觉得,自己之所以这么喜欢拍电影,就是为了偶尔在某个完全无法预料的时刻,能到达这样欣喜若狂的巅峰。
《末代皇帝》上映后在全球好评如潮,获得了九项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
贝托鲁奇获得了最佳导演奖,上台领奖时,他特意表达了对陈冲的感谢。
打破固有印象
《末代皇帝》之后,陈冲的国际知名度得到了巨大提升,美国的许多时尚杂志都要求采访她,刊登她的照片,她的人气十分高涨。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好莱坞完全不知道怎么为一名中国女演员创作故事。陈冲很难接到合适的角色,还是无法避免在异国电影里当“花瓶”。
陈冲对此感到厌倦,到27岁时还在考虑转行。正当她查看法律学院的招生资料时,收到了一只黄色的信封,里面装着《壮士血》的电影剧本。
那是一个关于末日世界的故事:在蛮荒的地球,资源枯竭,人类苟延残喘,一群勇猛的角斗士,以在不同部落巡回比赛为生。他们在角斗场要拼个你死我活,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四肢残损。
陈冲的经纪人给她争取的角色,是女主洁达。洁达是个沉默寡言、满身伤痕的战士,依靠速度与智慧在残酷的擂台中生存。
陈冲无法想象,导演和制片会在看了《末代皇帝》中忧郁而悲伤的婉容之后,愿意选她演这样一个角色。
陈冲去了制片人查尔斯·罗文的办公室与他见面,编剧皮普尔斯和男主角哈尔都在。
皮普尔斯是成功的好莱坞编剧,《银翼杀手》和《鹰狼传奇》都是他的作品,哈尔则是那两部电影的主演。
《壮士血》是皮普尔斯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哈尔将出演男主角,那天见面,他们想看看陈冲和哈尔同框的感觉。
陈冲跟哈尔握手时,发现自己只到他的胸口。她觉得,这一定不是他们原来想象的组合。她迅速稳住情绪,胸有成竹地讲起自己对洁达这个角色的理解。
电影剧本中,洁达是个高个子女孩,气势很足。但陈冲觉得,在一群男性角斗士中,洁达的优势不在于她的身高和力量,而是速度和柔韧,以及她为了争取胜利而视死如归的劲头,这是她和洁达最相似的地方。
为了增强说服力,陈冲讲起了她小时候和同桌男生打架的故事。当男生用皮带抽打她放在桌上的手时,她丝毫没有躲避,只是死死盯着对方。这让男生害怕了,呆呆地站在原地。
接着,陈冲举起椅子砸向男生,男生被砸的头破血流,上衣都被鲜血染红了。因为用力过猛,之后的整个礼拜,陈冲都无法握住铅笔,但她赢了。
陈冲绘声绘色地讲着这个故事,自己都觉得是完全真实的了,其实,这里面有她夸大的部分。男生用皮带抽她是真的,她不松手也是真的,但她并没有用椅子砸对方的头。
听完之后,皮普尔斯笑着说:“洁达就是这股永不服输的劲。”
陈冲为自己争取到了这个角色。在拍摄电影时,她需要剪去长发,在脸上贴伤疤,还要参加高强度的动作训练,以符合角斗士的特征。
在训练过程中,陈冲发现,自己远比象中的敏捷,爆发力也很强。她相信,自己的确具备洁达的潜质和精神。
《壮士血》上映后票房不高,许多人为陈冲婉惜,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末代皇帝》中那个美丽而忧伤的中国皇后,而不是一个浑身血污、遍体鳞伤的女战士。
不过陈冲并不感到遗憾,相反,她喜欢这种全新的尝试,也愿意挣脱固有角色的束缚,不断突破自己的演技。
来源:鹰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