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鬓的白发、眼角的皱纹,掩不住济南市长清区58岁、38年教龄支教教师刘宝文对广河县小学教育事业的热心,他以旺盛的工作精力、精湛的教学艺术,树立起广大教师学习看齐的标杆。
两鬓的白发、眼角的皱纹,掩不住济南市长清区58岁、38年教龄支教教师刘宝文对广河县小学教育事业的热心,他以旺盛的工作精力、精湛的教学艺术,树立起广大教师学习看齐的标杆。
告别故乡 情定广河
2024年8月的一个早晨,57岁的刘宝文告别刚做完白内障手术的82岁母亲,踏上前往广河县开展为期半年支教工作的路。
携带着简单的行囊,8月22日傍晚,刘宝文来到支教的广河县城关第二小学,很快投入工作。
一段时间后,刘宝文发现城关第二小学教师很敬业,大家也很喜欢和他探讨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一堂公开课上,他精心准备的“倒数的认识”课程,让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学生们眼前一亮;几位广河县资深教师也感到惊讶,他们说这正是从教育发达的山东带来的好方法,要推广。那一夜,刘宝文感受到需要和认可的踏实感,更加坚定了完成支教使命的信心与决心。
不负重任 传播理念
学校安排刘宝文担任分管教研副校长、五年级数学课教师。
校长马树安告诉记者,学校迫切需要刘宝文将山东的教育教学理念传达给学校教师,目前学校引进的50多名新教师最需要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随后,学校启动“青蓝”工程,刘宝文怀揣学校的信任和嘱托,成了该工程的一名主心骨。
刘宝文将“山东组团式帮扶临夏州教师比赛优质课”课例,向该校所有数学教师展示。一石激起千层浪,他通过理论与教学生动结合,引起不小震动——
“听了刘老师的分析报告,我恍然大悟;如何将课堂设计与核心素养有效结合,若不是刘老师的分析,我们可能还要摸索很久。”
“原来只知道转化思想,却不知道数学题解答是如何体现转化思想的。”
“数学既是提炼生活的元素,又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点,听了刘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听课教师们纷纷发表看法。
“我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赢得教师们的信任和尊重而高兴。这是我最大的成功,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刘宝文向济南在广河县挂职副县长的李金荣汇报工作时,李金荣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负重任,传播理念,为济临协作作出了榜样!”
教育教学 树起标杆
刘宝文的教学体现着“科学+汗水”,他精心研究课程、研究学生,备好每一堂课;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上好每一堂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
如今,马虎和周晓霞等学生这样评价刘宝文的数学课——“我原来不喜欢数学课,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现在,我对数学课很感兴趣,数学成绩也提升了!”“原来我们都说数学难,如今觉得数学并不难……”
马树安总结说,每一位教师优异的成绩,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与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分不开,更离不开刘宝文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热情帮助。
真情育得桃李红,不辞长做广河人。2025年初,刘宝文圆满完成支教任务,面对广河这片充满深情的热土,依然申请延期支教时间,得到两地教育部门同意。如今,刘宝文在广河县更多的学校传授教学经验,书写着东西部协作支教帮扶的精彩篇章。(记者 赵怀斌 麻红梅)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