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真把AI应用做成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0:42 1

摘要: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引得外资机构集体转向,唱多中国资产。其中尤以常被市场冠以“港股十杰”的百度集团、中芯国际、美团、比亚迪等科技龙头股为代表标的。

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引得外资机构集体转向,唱多中国资产。其中尤以常被市场冠以“港股十杰”的百度集团、中芯国际、美团、比亚迪等科技龙头股为代表标的。

但此前外资“点赞”尚停留在研究层面,重回中国股市,仍需基本面的支撑。因此,今年各家尤其是科技公司一季报的业绩成了资本市场重点锚定的变量。刚刚,百度集团一季报的发布或为观望中的资金提振了情绪。

一季度报显示,报告期内,百度总营收325亿元,百度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48%至76.3亿元。

同时,百度云业务表现抢眼,增速达42%。此外,萝卜快跑先后进入迪拜、阿布扎比,截至5月已累计在全球提供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

这显示,百度在AI应用上设定的“云+无人驾驶”双引擎效果已经显现。

受年初“DeepSeek行情”影响,科技股迎来爆发式上涨,眼下“红利期”已过,聚集了多数科技公司的港股市场实际已经出现分化。再往后能否续涨,则要看公司基本面能否符合或者有超出预期的可能。

看基本面,核心要看业绩。结合一季度业绩来看,百度云业务已经连续数个季度增长。

伴随国内如社交APP等生态接入大模型以及AI交互场景的增加,算力需求激增,市场一致预测AI相关云服务需求有望上升。

而百度云业务的发展,正是市场对于“AI需求带动云增长”这一预期的印证。

业绩达成市场预期,依赖技术驱动。要想获得用户和开发者认可,不外乎能力更强,成本更低。

今年3-4月,百度连发四款大模型。其中,文心大模型4.5Turbo多模态能力表现优异,平均得分超过GPT-4o,且价格更低,每百万token输入价格仅为0.8元,输出价格3.2元;文心X1 Turbo为首个自主运用工具的深度思考模型,价格仅为DeepSeek-R1的25%,每百万toke输入价格1元,输出价格4元,性价比更高。

同时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接入上百个主流大模型,调用价格更低;宣布兼容MCP协议,帮助开发者和企业灵活选择工具,高效接入智能体。

另一方面,在框架层飞桨框架3.0具备自动并行、神经网络编译器、高阶自动微分等多项技术突破,显著优化了大模型训练效率。此外,百度点亮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保障了训练任务的稳定性与能效。

端到端的优化,帮助百度进一步扩大用户基础和应用场景。而市场对百度全栈人工智能能力的认可体现在项目招标中。

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Q1大模型招投标市场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以19个中标项目、4.5亿元中标金额领跑行业,两项核心指标在通用大模型厂商中均位列第一。合作方集中于招商局、“天工机器人”等头部企业。

除云业务持续走强之外,身为百度AI应用“双引擎”之一的无人驾驶也在这一季度延续此前亮眼表现。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萝卜快跑在全球提供了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而截至5月,萝卜快跑已在全球累计提供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

无人驾驶是最被看好的AI应用场景之一,在今年围绕AI应用展开的投资主题中,无人驾驶亦是其中一大重点赛道。机构研究者认为,2025年有可能是汽车智能化跨过临界点的一年,AI技术突破和“智驾平权”则有望驱动行业渗透率高速增长。

这一背景下,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布局与成果落地恰逢其时。

首先,2024年萝卜快跑率先发布全球首个L4级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至目前安全测试里程累计已超过1.3亿公里,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十四分之一,安全性领跑全行业,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全球知名投资机构ARK Invest创始人“木头姐”凯茜·伍德不久前也表示“全球无人驾驶顶峰玩家为美国Waymo、特斯拉和百度。与此同时ARK Invest旗下基金进一步增持了百度股票。

其次,与Apollo ADFM同步上新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搭载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量产成本已下降到每台20.46万元,仅为Waymo运营成本的1/7。单车成本大幅下降,意味着萝卜快跑具备较强的规模化能力。而解决了成本、规模难题,就离清晰可见的盈利模式更近了一步。

放眼国际市场,萝卜快跑也正将在国内各城市积累的数据、经验输出海外。

今年3月,萝卜快跑先后宣布在迪拜和阿布扎比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和服务。据市场消息,瑞士、土耳其也将紧随其后。

此前进入香港时,萝卜快跑就是第一家获准在开放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的公司,今年4月,其在香港的测试区域进一步扩大。如今加足马力驶向中东市场,萝卜快跑有望巩固这一先发优势。

而在国产供应链集体出海的大背景下,海外物流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多国政府又陆续对无人驾驶亮起绿灯,萝卜快跑的海外征程可算顺势而为。

近期,Apollo又与神州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这一动作似乎预告着百度无人驾驶业务商业化的更多可能性。

坚定增持百度的“木头姐”凯茜·伍德曾预测,“2025年将成为无人驾驶关键之年”。与之类似,多份研报也曾提出“2025年有望成为AI应用元年”这样的观点。机构投资者更是纷纷将更多AI应用相关标的纳入投资策略中。

产品与资本的预判均期待着AI应用在今年出现爆发。

而“面向应用发展”,正是百度AI战略坚持已久的方向。

实际上,透过文心大模型和云平台的开源及迭代就可看出,百度的出发点均是着眼于解决应用层需求。

如最新发布的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具备多模态、强推理的特性之外,均强调性价比。在发布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即表示,成本降低后,开发者和创业者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开发,企业才能够低成本地部署大模型,最终推动各行各业应用的爆发。

今年一季度,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再次升级,增加扩展的模型库和更全面的工具链,支持多模态模型和深度思考模型的训练、精调,进一步促进AI应用的开发。

对于云业务的市场认可度,42%的单季度增速则证明了百度“面向应用发展”路径的正确性。

同时,萝卜快跑在全国多个城市和海外多地的试验成果以及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业绩表现,也成为百度将大模型能力成功落地到AI应用的一个有力注脚。

云业务持续走强,萝卜快跑加速驶向海外,共同支撑起百度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而多年锤炼的AI能力也在重构百度的其他应用。

如作为基本盘的百度搜索,在今年一季度继续聚焦AI内容质量提升,通过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融合联网搜索功能,应对高并发与高带宽挑战。2025年3月,百度APP MAU同比增长7%至7.24亿。

此外,截至一季度末,百度文库AI功能MAU达9700万,是全球付费用户最多的AI产品之一。百度网盘AI MAU超8000万,AI化转型初见成效。

4月的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又一口气发布了高说服力数字人、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APP、内容操作系统沧舟OS等多款AI应用。去年11月发布的无代码编程工具秒哒也在今年3月面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秒哒,一句话生成应用。

AI技术改善用户体验,直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用户粘性。随着上述各应用AI功能的增强,其用户增长,用户付费率也将提升,有望驱动百度收入增长。

近年百度云业务的持续增长,已经侧面反映出AI应用的爆发力。而面对AI应用落地元年的观点,机构预测从今年四季度开始AI应用收入有望在各公司业绩上显现。

资本提前布局,已经加仓龙头科技股。估值修复论调下,外资审慎回流,率先投向了回报相对更具确定性的资产标的上。

如今年一季度,桥水基金增持百度股票超过十倍,富达投资也增持百度股票将近十倍。

进入2025年,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资产的估值修复是权益市场的核心逻辑,AI需求是整个投资的主线驱动力。AI算力与大模型相关标的、AI应用相关企业频繁出现在机构的投资策略中,而优质企业出海又被认为是长期具有高成长性的赛道。

这一逻辑下,百度几乎完全切中靶心。

来源:36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