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的问题却让这位科学家犯了难:卫星上那一枚枚象征着时代热情的毛主席像章,竟成了让它“上不去”的关键。
一颗卫星的重量难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卫星超重了。”1970年的春天,这句话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孙家栋的心头。
他
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设计师,肩负着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的重任。
眼下的问题却让这位科学家犯了难:卫星上那一枚枚象征着时代热情的毛主席像章,竟成了让它“上不去”的关键。
一、从“热血梦想”到“现实困境”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全世界为之震动。
紧接着,美国也不甘示弱,迅速加入太空竞赛。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废墟,工业基础薄弱,但一颗“太空梦”的种子却在悄悄发芽。
1958年,在中科院的一间破旧小楼里,一个代号“581”的科研小组成立。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搞卫星!大家热情高涨,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没有技术资料,没有设备,甚至连实验室都是用改造的旱厕凑合出来的。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依然咬牙坚持。钱学森的一句话鼓舞了所有人:“靠别人靠不住,要靠自己!”
卫星研发并非一蹴而就。由于经济困难和技术瓶颈,这个项目被迫搁置了一段时间。直到1965年,周恩来总理再次把卫星提上日程,并给予新的代号“651”。
从此,中国的太空梦正式进入倒计时。
二、一次“重量级”的挑战
1969年,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颗卫星不仅要上天,还要“看得见、听得见”。
所谓“看得见”,指的是卫星在轨飞行时,地面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听得见”,则是要通过卫星广播《东方红》乐曲。
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对当时的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
先是“看得见”的问题。
科学家们发现,卫星的亮度相当于7等星,而人眼只能看到6等星。怎么办?有人提出,在火箭末级上加一个能反射光的“围裙”。这个“土办法”居然奏效了,为卫星增添了一抹耀眼的光芒。
接着是“听得见”的难题。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直接用卫星播放音乐会导致设备超重。于是,孙家栋团队决定采用地面转播的方式,把卫星信号传到全国的广播电台,让每一台收音机都能播放《东方红》。
当这些技术问题逐一解决后,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又冒了出来——卫星超重了。
按照计算,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只允许173公斤,而卫星的实际重量却超标了不少。团队一查,发现问题的根源竟出在卫星内部那些精密设备上镶嵌的毛主席像章。
三、“像章风波”背后的抉择
在那个年代,毛主席像章不仅仅是装饰品,而是一种象征。科研单位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把像章嵌在了自己负责的设备上。这一做法原本是出于情感,但累积起来却让卫星超重,直接影响到发射的成败。
孙家栋深知,去掉像章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他一夜未眠,思考着如何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第二天,他带着图纸来到人民大会堂,把卫星的设计细节铺在地毯上,蹲在地上向总理解释。
当他提到像章的问题时,心里紧张得要命。
让人意外的是,周总理听完后,不仅没有责备,反而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年轻人对毛主席的热爱可以理解,但卫星是科学的事情,不能因为情感影响发射成功。回去告诉大家,把这个道理讲清楚。”总理的这一番话,不仅化解了孙家栋的压力,也为团队指明了方向。
最终,东方红一号的设计被重新调整,像章被移除,卫星重新达标。
四、“点火”的那一刻
1970年4月24日,酒泉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静静地躺在长征一号火箭的顶部,等待着被送入太空的那一刻。晚上9点35分,指挥员一声令下:“点火!”火箭喷出橘红色火焰,拖着巨大的噪声,一步步冲向夜空。
短短几分钟后,地面传来消息:卫星进入轨道,两分钟后,《东方红》的旋律清晰响起。
那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激动和自豪中。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自主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几十年过去,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从东方红一号的起点,发展到如今的长征、嫦娥、天宫,甚至火星探测器。每一步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梦想。
有人说,东方红一号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的起步,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代表了那个年代中国人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见证了科学与现实、情感与理性的微妙平衡。
今天,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不妨想一想,那些为梦想蹲在地上画图纸、为减重绞尽脑汁的科研人,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来源:趣说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