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你越这样,越能在工作中吸引 “贵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5:24 1

摘要:《资治通鉴》有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司马光以史为镜,照见千载兴衰,其间成败得失,皆藏于君臣相处之道。职场如朝堂,贵人非天赐,乃自修得。古往今来,能得贵人扶持者,必先以德立身、以智谋事、以诚待人。今借《通鉴》之典,剖解四法,助你于纷繁世事中,修得贵人青眼

《资治通鉴》有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司马光以史为镜,照见千载兴衰,其间成败得失,皆藏于君臣相处之道。职场如朝堂,贵人非天赐,乃自修得。古往今来,能得贵人扶持者,必先以德立身、以智谋事、以诚待人。今借《通鉴》之典,剖解四法,助你于纷繁世事中,修得贵人青眼。

《资治通鉴·汉纪》载:“夫为将者,当以谦退为本。”东汉初年,名将冯异随光武帝刘秀征战四方,功勋卓著。然每逢论功行赏,冯异必避坐树下,不与人争,军中呼为“大树将军”。光武帝赞其“谦光自牧,不伐其功”,遂委以重任,终成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反观西晋石崇,恃财傲物,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碎珊瑚炫富,一时风光无两。然其骄矜之态,终招权贵忌恨,后被孙秀构陷,身死族灭。《通鉴》评曰:“矜己凌人者,虽得势于一时,必败亡于顷刻。”

职场之中,贵人多为慧眼识珠之辈。若处处争锋,锋芒毕露,反令上位者心生戒备。昔唐太宗李世民曾问魏徵:“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宗从谏如流,终成贞观盛世。今日职场,何尝不需此心?遇事虚心请教,功成推让同僚,方能显格局之阔,引贵人侧目。

《通鉴》有训:“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谦逊非示弱,乃蓄势待发之机。昔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汉室栋梁;张良圯桥进履,得太公兵法。职场之路,唯有低头修己,抬头方见贵人提携。

《资治通鉴·唐纪》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武则天执政时,狄仁杰任宰相,面对酷吏来俊臣构陷,他佯装认罪,暗中藏血书诉冤,终得女皇赦免。后武则天欲立武氏子侄为储,群臣噤声,唯狄仁杰以“姑侄与母子孰亲”之问,点醒女皇还政李氏。其谋略之深、胆识之巨,令武则天叹服:“真宰相才也!”

对比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虽勤政爱民,却优柔寡断。北伐北魏时,他遥控指挥,屡改军令,致檀道济“自毁长城”,终使北伐功败垂成。《通鉴》讥其“谋事不密,败事有余”,可谓一针见血。

职场如战场,贵人往往青睐善谋者。北宋名相吕蒙正初入仕时,因出身寒微遭同僚轻视。某日朝会,有人故意指其帘外言:“此子亦参政耶?”蒙正佯装不闻,同行欲追究,他却笑答:“若知其名,终生难忘,不如不知。”此事传至太宗耳中,赞其“器量宏深”,后屡加重用。

《通鉴》警示:“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今日职场,若仅埋头苦干,不谙局势,终难脱颖而出。唯有洞察先机、布局长远,方能在贵人眼中成“可托大事”之人。

《资治通鉴·周纪》有言:“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战国时,商鞅变法,徙木立信。彼时秦国积弱,法令废弛,民不信官。商鞅于城南立木,告民:“能徙至北门者,赏十金。”民疑之,无人应。商鞅复增赏至五十金,终有一人试之,果得厚赏。自此秦人知法必行、令出必践,变法遂成,秦国崛起。《通鉴》评曰:“信立则威行,威行则政通。”

反观五代十国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初以骁勇善战、赏罚分明得将士效死,灭梁称帝。然其称帝后沉溺享乐,轻诺寡信,曾许诺将士“平分天下”,后竟食言,致军心涣散。最终,伶人郭从谦叛乱,庄宗身死国灭。司马光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职场之中,贵人首重诚信。北宋名臣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推行“庆历新政”。某日,他拟罢免一名庸吏,幕僚劝其勿得罪权贵。范仲淹正色道:“吾以诚事君,以信待同僚,若因私废公,何颜立朝?”其刚正之名为仁宗所重,虽新政未竟全功,却为后世改革立范。

《通鉴》警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昔东汉名士陈寔,任太丘长时,有盗夜入其室,寔呼子侄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耳。”盗闻言愧悔,自投于地。陈寔以诚感化,赠绢两匹,劝其改过。后盗终成良民,乡里称颂。职场亦然,以信待人,人必以信报之;以诈谋私,纵得小利,终失大势。

《资治通鉴·唐纪》云:“治天下者,用人如积薪,后来居上。”唐太宗李世民深谙此道。初定天下时,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房善谋、杜善断,时称“房谋杜断”;又纳魏徵为谏臣,容其直谏,君臣同心,开贞观之治。太宗尝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用人之明,千古罕有。

反观南朝梁武帝萧衍,晚年昏聩,宠信佞臣朱异。侯景叛乱时,朱异隐瞒军情,谎报战功,致建康陷落,武帝饿死台城。《通鉴》痛斥:“亲小人,远贤臣,此梁所以倾颓也。”

职场欲得贵人,须先成他人之贵。晚清名臣左宗棠初为幕僚时,曾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平定叛乱。张亮基问策,左宗棠直言:“用兵如医病,须对症下药。”遂献“稳内攘外”之策,一举安定湖湘。张亮基感其才,竭力举荐,左宗棠自此步入仕途,终成封疆大吏。司马光评此类事曰:“贤者之为功,必借众人之力;圣主之成业,必待群才之辅。”

《通鉴》有训:“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汉武帝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唐玄宗任姚崇、宋璟,开元盛世。然玄宗晚年用李林甫、杨国忠,终致安史之乱。可见贵人非独指上位者,亦包括同道、下属。今日职场,若善识人长处,容人短处,助人难处,则众人皆可为贵人。

《资治通鉴》以千年史笔,道破一个真相:贵人非天降,乃自修得。谦逊蓄德,如冯异避功树下;谋略深远,如狄仁杰智安唐室;诚信立身,如商鞅徙木为信;知人善任,如太宗房杜并重。职场浮沉,与其求贵人提携,不如修己以待之。

司马光言:“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今日立世,若能以史为鉴,藏锋守拙、谋定后动、言出必践、众智成城,则贵人自来,风云际会。毕竟,世间从无不遇伯乐的千里马,只有未修成千里马之能的凡驹。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